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课件10-2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2687 上传时间:2016-12-0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2.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课件10-2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课件10-2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课件10-2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课件10-2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课件10-2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课件10-2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学教程2015高三物理一轮课件10-2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第二节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一 、 变压器及其原理 问题导引 一台理想变压器 , 其原线圈 2 200匝 , 副线圈 440匝 ,并接一个 100 的负载电阻 , 如图 10 2 1所示 图 10 2 1 基础要点整合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1)当原线圈接在 44 电压表 、 电流表的示数分别

2、为多少 ? (2)当原线圈接在 220 电压表 、 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 答案 (1)原线圈接在直流电源上时 , 由于原线圈中的电流恒定 , 所以穿过原 、 副线圈的磁通量不发生变化 , 副线圈两端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 故电压表示数为零 , 电流表示数也为零 (2) 由U 2U 1n 2n 1得 U 2 U 1n 2n 1 220 4402 200V 4 4 V( 电压表示数 ) I 2 U 2R44100A ( 电流表示数 )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知识梳理 1 变压器的构造: 如图 10 2 2所示

3、:变压器是由_和绕在铁芯上的 组成的 (1)原线圈:与 连接的线圈 , 也叫初级线圈 (2)副线圈:与 连接的线圈 , 也叫次级线圈 两个线圈 交流电源 负载 闭合铁芯 图 10 2 2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2 变压器的原理: 电流通过原线圈时在铁芯中激发_, 由于电流的大小 、 方向在不断变化 , 铁芯中的磁场也在不断变化 变化的磁场在副线圈中产生_, 所以尽管两个线圈之间没有导线相连 ,副线圈也能够输出电流 现象是变压器工作的基础 3 理想变压器: 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 , 即输入功率 输出功率 磁场

4、感应电动势 互感 等于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4 基本关系 (1) 电压关系: (2) 功率关系: P 入 (3) 电流关系: 只有一个副线圈时: 有多个副线圈时: 5 几种常用的变压器 (1) 自耦变压器 调压变压器 (2 ) 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用来把 _ _ 电压变成 电压 来把 电流变成 电流 出 1 高 低 大 小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自主检测 1 如图 10 2 3所示 , 原 、 副线圈匝数比为 2 1的理想变

5、压器正常工作时 图 10 2 3 A 原 、 副线圈磁通量之比为 2 1 B 原 、 副线圈电流之比为 1 2 C 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比为 1 1 D 原 、 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 1 1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答案 析 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磁通量总相等 ( 无漏磁 ) , A 错、 D 对;输入 功率总等于输出功率, C 对;电流与匝数满足n 1n 2I 2I 1, B 对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二 、 电能的输送

6、 问题导引 在远距离输电中 , 当输电线的电阻和输送的电功率不变时 , 那么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与输送电流成正比 B 输电的电压越高 ,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电压越大 C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送电压的平方成反比 D 输电线路上损失的功率跟输电线上的电流成正比 答案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知识梳理 1 降低输电损耗的两个途径 由 P 损 可知,减小输电线上 的电能损耗 的途径有: ( 1) 减小输电线的电阻:由电阻定律 R 输电距离一定的情况下,为减小电阻,应采用电阻率 _的材料,也可

7、以 导线的横截面积 (2) 减小输电导线中的输电电流:由 P 知,当输送功率一定时, 输电电压,可以减小输电电流 小 增加 提高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2 输电线路中的电能损失 输电线路如图 10 2 4所示 图 10 2 4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输电电流: I _ ; 电压损失: U U U ; 功率 损失: P P P R 线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8、 基础要点整合 3 远距离输电线路原理图 (如图 10 2 5) 图 10 2 5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自主检测 2 (2014武汉调研 )如图所示 , 某变电站用 10 0 输送的电功率为 200 下列不同规格的输电线中 , 符合要求的是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选项 型号 千米电阻 (/A 1 B 析 由 P 得输电电流 I 20 A ,输电线路上损耗的功率不超过 P 线 200 2% 4 k W ,由 解得 R 10

9、,由于输电线长度需要 20 所以可选择千米电阻 0. 5 /k m 以下的型号 100/Y ,符合要求的是选项 C 、 D. 答案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考点核心突破 考点一 理想变压器基本关系的理解及应用 理想变压器 没有能量损失 (铜损、铁损 ) 没有磁通量损失 (磁通量全部集中在铁芯中 ) 基本关系 功率关系 电压关系 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与负载情况、副线圈个数的多少无关 电流关系 只有一个副线圈时,电流和匝数成反比;有多个副线圈时,由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确定电流关系 频率关系 原、副线圈中

10、电流的频率相等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制约关系 电压 副线圈电压 1和匝数比决定 功率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 2决定 电流 原线圈电流 2和匝数比决定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2014济南模拟 )如图 10 2 6甲所示 , 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匝数 350匝 , 副线圈匝数 70匝 ,电阻 R 20 , 是交流电压表 , 原线圈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 10 2 6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11、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A 加在原线圈上交流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 u 20 2 5 t ) V B 原线圈电流的有效值为 C 在 t s 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0 D 电阻 R 上消耗的电功率为 0. 8 W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该交流电的峰值 20 2 V ,周期 T 0. 02 s ,结合正弦交流电瞬时值的一般表达式 U 2 得该交流电的瞬时值表达式应是 u 20 2 100 t ) V 项错 因为变压器是理想变 压器,则有 220 V ,所以 U20350 20 V 4 V ,变压器的输出功率 22R4220W D 选项对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交变电流 传感器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菜 单 考点核心突破 基础要点整合 答案 理想变压器有 P 1 P 2 ,又 P 1 U 1 I 1 ,所以原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 I 1 P 1U 1P 2U 10 B 选项对 因交流电压表测量的是交流电的有效值,故电压表的示数等于 U 2 是 4 V C 选项错 解题素能培养 训练高效提能 第十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