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265897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659.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 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题,每小题 2 分,总分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翻倒,翻倒,喝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这首调笑令 描述的图示农业工具是 A翻车 B曲辕犁 C筒车 D坎儿井【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筒车【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灌溉工具,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桔槔,即是竖于井边的提水器械。随着社会的发展,提水工具的使用越来越被重视,先后又出现了戽斗、汲筒、龙骨车(又名翻车)和筒车。戽斗是用粗绳缚

2、于木桶或笆斗的两边,两人对立各执一绳,将河水汲入田间。汲筒是用打通竹节之粗大竹杆,相互连接,随地势高下,用木石支架,跨越涧谷,引水入田。龙骨车是用连串的活节木板装入水槽中,上面辅以横轴利用人力踏转或利用牛力旋转,沟溪河水随板导入田中。筒车是利用水力运转的原理,让竹筒取水,流水自转导灌入田,不用人力。2.右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与其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A女性对棉纺织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B宋元以来中国丝织业衰落C棉纺织业发展致官营手工业衰落 D王祯的农书 成书于唐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图片可知,这是木棉纺车,

3、体现了女性对棉纺织技术进步做出贡献,故 A正确。图片无法说明宋元以来中国丝织业衰落,故 B 排除。材料未涉及官营手工业衰落,故C 排除。王祯的农书 成书于元朝,故 D 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棉纺织业3.宋太宗时期,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该建议遭到太宗的拒绝:“徒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反映了宋朝A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B市分散于街巷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城市规模有限【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宋代商业【名师点睛】宋代商业繁荣。城市突破了市坊的界限。与此同时,宋代还出现了

4、四大商业名镇。商业的繁荣由城市扩展到了农村:形成了草市市镇城市的市场网络体系,形成了三级市场网络体系。在货币领域里,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而且货币流通具有区域特色。最后,两宋时期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4.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青草滩上的一个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沿海港口城市繁荣 B工商业市镇兴起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C县城以下开始设市 D政府不再监管市【答案】B

5、【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每日中为市,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兴起,故 B 正确。工商业市镇不等于沿海港口城市,故 A 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县城以下开始设市,故 C 排除。材料也未涉及政府不再监管市的问题,故 D 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明清商业5.明朝隆庆元年(1567 年),进士蒋以化记载:“我吴市民,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

6、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由此可知雇佣关系出现官营手工业兴盛资本主义萌芽租佃关系的繁荣A B C D 【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名师点睛】在一些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要进行生产,这种现象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中国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于明朝中后期,但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社会主导地位,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6.清朝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货,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人物饰像等。这一现象反映出 中国传统制瓷业技艺先进“闭关”政策并未禁绝

7、中外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亚经济贸易联系增强中国自然经济瓦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 B C D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清朝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货,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制瓷业技艺先进,“闭关”政策并未禁绝中外贸易,新航路开辟后欧、亚经济贸易联系增强,故正确,故 A 正确。中国自然经济瓦解,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鸦片战争后,故错误,故组合错误,故 B 排除。组合错误,故 C 排除。组合错误,故 D 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制瓷业7.据时人(1

8、846 年)记载:“松(松江)、太(太仓)利在梭布,较稻田倍蓗。 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消减大半。”由此可知松太布市衰败的主要原因是 A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B纺织业原料的匮乏C外国向中国倾销商品 D小农经济开始解体【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商品输出【名师点睛】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西方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了开始解体,客观上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外商企业开始在通商口岸建立。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发展迅速。8.晚

9、清时期有人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 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由此可知此人主张A反对引进机器生产 B. 发展近代民族工业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D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答案】B【解析】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试题分析:据材料“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 徒使洋货流行”、“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发展近代民族工业的主张,故 B 正确。材料主张引进机器生产,故 A 排除。材料未涉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故 C 排除。材料也没有反映学习西方思想文化,故 D 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

10、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表现9火花是火柴的商标,贴在火柴盒上。下面火花图案反映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动力是之一 A清政府的鼓励 B爱国精神的推动C西方国家支持 D生产技术的进步【答案】B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原因【名师点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发展道路:产生于两次鸦片战争后的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初步发展于甲午战争后;进一步发展于 20 世纪初;短暂繁荣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无暇东顾的间隙;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10.下图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

11、折发展示意图是,其中“C ”和“F ”两个位置合理的年份应该是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A. 1895 、1927 B. 1895 、1921 C. 1900 、1921 D. 1900 、1927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示意图可知,C 点是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在1895 年;F 点是民族工业的较快发展,在 1927 年到 1936 年,故 A 正确。1921 年不符合较快发展的时间,故 B 排除。1900年不符合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的时间,故 C 排除,D 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

12、主义的曲折发展表现11.“火柴大王”刘鸿生回忆说:“我在重庆办的中国毛纺织厂、火柴原料厂及在兰州办的西北毛纺织厂,都有官僚资本的投资。我原来在上海是大老板,到重庆却成了大老板的伙计。”此种变化是因为 A侵华日军对沦陷区的经济掠夺 B外国资本的卷土重来C官僚资本以入股形式的渗透 D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原因【名师点睛】民族资本主义日益萎缩于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新中国成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7 -方向,但由于封建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压迫和排挤,它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