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训练——《碗勺筷》教学案例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259140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训练——《碗勺筷》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训练——《碗勺筷》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训练——《碗勺筷》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训练——《碗勺筷》教学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训练——《碗勺筷》教学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训练——《碗勺筷》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训练——《碗勺筷》教学案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穿插在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语言训练碗 勺 筷教学案例一、背景我们班级现有学生 15 人,男生 6 人,女生 9 人。其中 4 名是自闭症孩子,1 名脑瘫儿,1 名唐氏综合症孩子和 1 名*孩子。经过韦氏量表的测试他们的智商大多数都在 50 以下,属于中重度智力落后。十五个孩子各有各的不同,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他们之间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有的孩子能说较完整的句子,但是口齿不清楚,无法读准平翘舌音;有的孩子只能说简单的字、词,要求将句子讲完整对他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还有一些孩子根本不开口说话。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也就成了教学上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虽然我们班级的这群孩

2、子已经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但是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最多也就是正常幼儿园中班孩子的水平,有些甚至还不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尝试,发现对于这些中重度智力落后儿童来说选择他们生活中常见的、能遇到的事物作为教学内容相对来说他们更容易接受。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我所用的是由卢湾辅读学校编写的实用语文第一、二册,我将这两册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个整合,将相关内容定为一个主题,尝试以主题的形式开展教学,帮助学生有系统的学习相关的内容。在教学时,通常采用游戏激趣、实物感知、图文配对、生活体验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学习语文知识,并在各个环节中适当的增加一些语言训练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二、活动设

3、计碗、勺、筷子是我们每天都会接触、使用的用餐工具,对我们的学生来说这三样东西并不陌生。因此在教学主题单元好好吃中的碗勺 筷一课时,除了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语文知识讲授之外,还将“谁用什么干什么”作为语言训练中的一个重要句式,帮助学生学习用规范的句子把话说完整。本堂课在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部分采用了游戏激趣、生活体验、实物感知的方法,将训练内容穿插在每一个环节中,并根据班级里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能力展开语言训练。三、活动实践及效果1、游戏激趣,大声说。教学开始的引入部分,通过让学生从百宝箱中摸一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用所学过的句式面向全班同学说说自己所摸到的东西,鼓励他们要大声说。师:今天老师带来

4、了一个百宝盒,里面装了几样我们小朋友都很熟悉的东西,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谁 愿意上来摸一摸,把你摸到的东西告诉大家?生:个别学生上台摸一摸。师:你摸到的是什么?给大家看看,大声的告诉大家,这是什么?生 1:这是碗。生 2:这是筷子。生 3:这是调羹。出示百宝箱,告诉学生里面装了他们很熟悉的东西,这已经将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了,他们都希望知道百宝箱中所装的是什么。当他们摸到的是平时一直都使用的餐具后,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生活体验,都能较好的根据要求用相应的句式大声回答。2、生活体验,人人说。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宣称:“生活即教育!”英国哲学家罗素也认为:

5、“教育要使儿童过美好生活!”专家们精辟地论述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当语文教学能够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想要掌握这项知识、本领就相应的会降低很多难度。本堂课在对学生进行新授教学时,既要保证能将这一课中的语文知识点讲解给学生听,让他们能听明白,又要将句式“谁用什么干什么”这一语言训练贯彻始终,我采用了以下的三种方法,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点的同时,又能人人开口用固定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生活体验。(1)图文观察说【出示带图生字卡片】师:大家看,这是什么?生:这是碗。师:这就是“碗 ”字。生:齐读开火车师:谁能替“碗 ”这个字找找好朋友? 【媒体出示图片 进行提示】生 1:饭碗。生 2:

6、汤碗。生 3:大碗、小碗。生 4:菜碗。师:你能说说碗有什么用处吗?生 1:我们用碗盛饭。生 2:我们用碗盛菜。生 3:我们用碗盛汤。利用教学时的媒体、图片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用相应的句式练习说话。在这一环节中,既达到了语文知识点认识生字“碗”,并能组词的学习目标,又利用前面帮助学生组词时留下的图片,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开展了“我们用碗干什么”的句式训练。这样不仅充分利用了教学资源,还为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降低了难度。(2)承上启下说说到语言训练,多数的训练方法时在学习某些知识点时遇到了,然后进行集中的语言训练。在这堂课中,除了有集中的语言训练之外,我还将语言训练设计在承上启下的过渡语中。师:平时我

7、们用碗盛饭、盛菜、盛汤。那么,我们用什么来喝汤呢?生:调羹。师:对,请你把话说完整“我们用什么干什么。”生:我们用调羹喝汤。师:调羹也叫做“ 勺”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字。课堂教学过渡语除了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外,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刚才所学知识,对不足的、不清楚的地方重温一遍,同时提醒学生下环节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提高学生注意力。而将语言训练作为承上启下的过渡语,不仅达到了以上所说的两点,更重要的是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得到更多的语言训练。(3)生活体验说【出示图片用筷子吃饭学生的照片】师:看一看,这是谁啊?生:某某某。师:她在干什么?生:她在吃饭。师:她用

8、什么工具吃饭?生:她用筷子吃饭。师:谁能用“谁 用什么干什么 ”来说说这幅图?生 1:某某某用筷子吃饭。生 2:她用筷子吃饭。生 3:我用筷子吃饭。这一环节我用了班级里面一位学生的用餐照片,由于是学生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当看到照片的时候非常兴奋,调动了课堂的教学气氛,而她所使用的用餐工具也是我们学生一直看到的,因此他们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并不陌生,很好的开展了语言训练,也为后面的语文知识点的教学做了一个好的铺垫。在这一环节的语言训练中,我增加了难度,让学生自己直接用“谁用什么干什么”说话,而没有任何的提示,同时对一些能力强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转换了人称后再进行说话训练。3、实物感知,个别说。师:接下

9、来我们进行一个找字找词的游戏,先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找一找碗。生(该名学生为 C 组):从实物中找出碗。师:这是生:碗。师:我们用碗盛生:饭。在课堂上的 35 分钟,应该尽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语言训练对辅读学校的学生来说人人都需要。一堂课中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不能只重视能开口的,会说较连贯句子的学生,同时还应该重视那些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让他们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语言训练中。在本堂课的教学时,我采用实物让那些表达能力差的孩子用手感知,有我说句让他们进行填空式的说简单的词,或是由我说让他听,用手指出听到的实物,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些较差的学生展开训练。四、活动反思语言训练是一种

10、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一方面,语言训练必须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另一方面,语言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说话的能力,有效地进行社会交际。在活动中开展语言正是顺应了这种要求。言语的发展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高语言的材料,从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因此,说话教学要选择直观、形象的内容,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地观察、思考、想像。在教学的开始导入部分,采用摸一摸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的驱使下投入到学习中,激发他们说的兴趣。同时这里的说又是对先前所学句式“这是什么”的复习与巩固。使课一开始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讲究的是科学性,让学生学会基本

11、的说话方法。人要说清一件事,或介绍一种物,或表达一种情,都必须为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展开构思、立意乃至遣词造句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遵循语文学科本身的认知规律,突出语言本身的特点。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及语言发展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一步一步地展开说话训练。在这样堂课中,我的语言训练的句式是“谁用什么干什么”,在教学时,我由扶到放,从看图让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说“我们用碗干什么”到“我们用什么干什么”到最后的 A 类学生自己说出“谁用什么干什么”B 类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尝试说“某某某用什么干什么”进行说话练习。这样的层层递进让班级里的每一为学生都有了训练的机会,使学生们在课堂上都能开口说话,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发展。智力落后儿童的有意注意保持时间很短,要让他们体验到更多的说话乐趣,使他们的有意注意保持更长的时间,对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就格外重要。这堂课使用的教材是实用语文,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上学生看到自己熟悉的物品碗、勺、筷子就显得格外兴奋,设计的问题又是他们生活中都遇到过的,看到的图片也是自己身边的小伙伴,因此,学生说话的积极性比较高,使得这堂的课语言训练能够较好的落实,让他们在生活体验中进行了语言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