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5.3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2566 上传时间:2016-12-05 格式:PPTX 页数:65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5.3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5.3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5.3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5.3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5.3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5.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五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5.3(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机械能 第 3课时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考纲解读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考纲解读 握重力的功、弹力的功、合力的功与对应的能量转化关系 . 解能量守恒定律,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考点 一 功能关系 的应用 功 能量的变化 合外力做正功 _增加 重力做正功 _减少 弹簧弹力做正功 _减少 电场力做正功 _减少 其他力 (除重力、弹力外 )做正功 _增加 动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电势能 机械能 力学中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考点 一 功能关系 的应用 例 1如图所示,在升降机内固定一光滑的斜面体,一轻弹簧的一端连在位于斜面体上方的固定木板 一端与质量为 相连,

2、弹簧与斜面平行整个系统由静止开始加速上升高度 ) A物块 物块 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C物块 的代数和 D物块 力和 考点 一 功能关系 的应用 例 1如图所示,在升降机内固定一光滑的斜面体,一轻弹簧的一端连在位于斜面体上方的固定木板 一端与质量为 相连,弹簧与斜面平行整个系统由静止开始加速上升高度 ) A物块 物块 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弹簧伸长量增加 物体上升的高度小于 h N =弹 考点 一 功能关系 的应用 C物块 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D物块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和 对物块 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 其他力 (除重力、弹力外 )做功等于物体或系统机械能的变化 对 物块

3、受重力和弹簧弹力外 还受 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和 考点 一 功能关系 的应用 变式题组 体 m,置于水平地面上, 长为 L,劲度系数为 缓慢地竖直向上提起,使 ,此时物体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提弹簧的力对系统做功为 物体 系统增加的机械能小于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弹簧被拉伸 L 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离地之前 ,选项 第一阶段 选项 第二阶段 0 机械能 仍然增加 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量 大于 全过程物体与传送带间的摩擦生热 ,选项 考点 二 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应用 4如图所示,木块 的左端,用恒力 拉至 一次将 1,生热为 二次让 将 的右端,这次 2,生热为 ) A B

4、 D 定 不固定 W , l:物体对地的位移 , 所以 E Q 所以 考点 二 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应用 (1)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做好受力分析 (2)利用运动学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的速度关系及位移关系 (3)公式 Q Ff 两接触物体间的相对位移,若物体在传送带上做往复运动时,则 总的相对路程 求解相对滑动物体的能量问题的方法 规律总结 考点 三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1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 _,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_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 _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_ 2表达式 _ 3基本思路 (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

5、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产生 转化 转移 保持不变 考点 三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例 3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 m 2 倾角为 37 的斜面上的3 m/的距离 4 m当物体到达 点,最大压缩量 0.2 m,然后物体又被弹簧弹上去,弹到的最高位置为 点 3 m挡板及弹簧质量不计, 0 m/7 7 :(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 (2)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考点 三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考点 三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考点 三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变式题组 长木板 物体

6、 后 , 由于摩擦力作用 , 最后停止在木板 则从 上到相对木板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 B 物体 C 物体 获得的动能与 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之和 D 摩擦力对物体 做的功的总和等于系统内能的 增加量 考点 三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Ff N 对物体 B: 只有 系统内能 系统机械能的减少 答案 点 三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光滑坡道顶端距水平面高度为 h, 质量为 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 , 进入水平面上的滑道时无机械能损失 , 为使 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滑道延长线 另一端恰位于坡道的底端 此时弹簧处于自然长度 已知在 物块 , 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 , 重力加速度为 g. (1)求

7、物块滑到 (2)求弹簧最大压缩量为 (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 (3)当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 若物块 则它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考点 三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考点 三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1)分清有多少形式的能 如动能 、 势能 (包括重力势能 、 弹性势能 、电势能 )、 内能等 在变化 (2)明确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 , 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 , 并且列出减少的能量 增加的能量 表达式 (3)列出能量守恒关系式: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规律总结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1 传送带模型是高中物理中比较成熟的模型 , 典型的有水平和倾斜两种情况 一般设

8、问的角度有两个: (1)动力学角度:首先要正确分析物体的运动过程 , 做好受力分析 ,然后利用运动学公式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物体及传送带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 , 找出物体和传送带之间的位移关系 (2)能量角度:求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 、 物体和传送带由于相对滑动而产生的热量 、 因放上物体而使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等 , 常依据功能关系或能量守恒定律求解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2 传送带模型问题中的功能关系分析 (1)功能关系分析: W Q. (2)对 的理解: 传送带做的功: W 产生的内能 Q 传送带模型问题的分析流程 相对运动方向 摩擦力方向 加速度方向 速度变化情况 向

9、 向 是否返回加速 共速 匀速或变速 滑离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例 4如图所示 , 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 30 , 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 , 始终保持 2 m/ 现把一质量为 m 10 可看做质点 )轻轻放在传送带的底端 , 经过时间 t 1.9 s, 工件被传送到 h 1.5 取 g 10 m/ (1)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 初速度为 0 审题指导 工件在传送带上 先加速到共速后匀速 一直加速 多消耗的电能转化为:工件的机械能 系统摩擦生热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

10、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变式题组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电动机多做的功 物体的动能 系统产生的 热量 物体加速过程中: 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也就是电动机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 案 D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8 如图所示 , 一质量为 m 1 放在光滑的水平平台上 , 平台的左端与水平传送带相接 , 传送带以 v 2 m/传送带不打滑 ), 现将滑块缓慢向右压缩轻弹簧 , 轻弹簧的原长小于平台的长度 , 滑块静止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 若突然释放滑块 , 滑块向左滑上传送带 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传送带足够长 , g 10 m/ (1)滑块第一次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 所经历的时间; (2)滑块第一次滑上传送带到离开传送带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审题指导 a g 2 m/s2 t/s 2 1 0 2 3 4 5 6 滑块反向加速达到与传送带共速后匀速 滑块在传送带上总位移为 0, 即正负面积刚好抵消 考点 四 传送带模型中的动力学和能量转化问题 考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