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章 恒定电流》实验8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2538 上传时间:2016-12-05 格式:PPTX 页数:40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章 恒定电流》实验8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章 恒定电流》实验8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章 恒定电流》实验8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章 恒定电流》实验8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章 恒定电流》实验8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章 恒定电流》实验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6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七章 恒定电流》实验8(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恒定电流 实验八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考纲解读 考 点 一 考 点 二 考 点 三 基本实验要求 规律方法总结 考纲解读 基本实验要求 1 实验原理 (1)测多组小电珠的 U、 并绘出 I (2)由图线的斜率反映电流与电压和温度的关系 2 实验器材 小电珠 “, ”、 电压表 “0 3 V 15 V”、 电流表 “0 3 A”、 滑动变阻器 、 学生电源 、 开关 、 导线若干 、 坐标纸 、 铅笔 基本实验要求 3 实验步骤 (1)画出电路图 (如实验原理图甲 ) (2)将小电珠 、 电流表 、 电压表 、 滑动变阻器 、 学生电源 、 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 (3)测

2、量与记录 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 , 测出 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 ,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基本实验要求 (4)数据处理 在坐标纸上以 建立直角坐标系 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 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 就得到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基本实验要求 规律方法总结 1 滑动变阻器的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比较 两种接法的电路图 负载 0 U E 负载 规律方法总结 (1)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小的电阻 (跟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相比相差不多或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还小 ) (2)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 (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要大 ) 规律方法总结 3 注意

3、事项 (1)电路的连接方式: 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为小电珠 (, )的电阻很小 , 与量程为 的电流表串联时 , 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 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目的是使小电珠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2)闭合开关 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移到使小电珠分得电压为零的一端 , 使开关闭合时小电珠的电压能从零开始变化 , 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因小电珠两端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 (3)I 0 左右将发生明显弯曲 , 故在 U 左右绘点要密 , 以防出现较大误差 规律方法总结 4 误差分析 (1)由于电压表不是理想电表 , 内阻并非无穷大 , 会带来误差 , 电流表外接 ,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

4、, 使测得的电流值大于真实值 (2)测量时读数带来误差 (3)在坐标纸上描点 、 作图带来误差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计 例 1(2013天津 9(3)要测绘一个标有 “3 V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 灯泡两端的电压需要由零逐渐增加到 3 V, 并便于操作 乙选用的器材有: 电池组 (电动势为 , 内阻约 1 ); 电流表 (量程为 0 250 内阻约 5 ); 电压表 (量程为 0 3 V, 内阻约 3 电键一个 、 导线若干 实验中所用的滑动变阻器应选下列中的 _(填字母代号 ) A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 20 , 额定电流 1 A) B 滑动变阻器 (最大阻值 1 750

5、, 额定电流 ) 分压式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计 实验的电路图应选用下列的图 _(填字母代号 )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计 实验得到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 如果将这个小灯泡接到电动势为 、 内阻为 5 的电源两端 , 小灯泡消耗的功率是_W. 在灯泡的 I 交点坐标即为这个电源给这个灯泡供电时的 电压和电流 , 此时 1 W .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计 变式题组 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中 ,除有一标有 “6 V ”的小 电珠 、 导线和开关外 , 还有: A 直流电源 6 V(内阻不计 ) B 直流电流表 0 3 A(内阻 以下 ) C 直流电流表

6、0 300 阻约为 5 ) D 直流电压表 0 10 V(内阻约为 15 E 滑动变阻器 10 , 2 A F 滑动变阻器 1 实验要求小电珠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 _,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_ C 分压式 E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计 (2)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试将图 2所示器材连成实验电路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计 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校实验室中发现一电学元件,该电学元件上标有 “最大电流不超过 6 大电压不超过 7 V”,同学们想通过实验描绘出该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他们设计的一部分电路如图所示,图中定值电阻 R 1

7、 于限流;电流表量程为 10 阻约为 5 ;电压表 (未画出 )量程为 10 V,内阻约为 10 源电动势 2 V,内阻不计 (1)实验时有两个滑动变阻器可供选择: A阻值 0 200 ,额定电流 B阻值 0 20 ,额定电流 应选择的滑动变阻器是 _ (填 “A”或“B”) B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计 正确接线后,测得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U/V (2)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电压表并联在 _之间 (填 “O”或“P”) 解析 从表中数据看,由于被测元件的 电阻大约为 1 应用电流表内接法,电压表应并联在 之间 P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

8、计 (3)将电路图在虚线框中补充完整 (4)从表中数据可知,该电学元件的电阻特点是: _ _ _. 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U/V ,元件的电阻非常大 ,不导电;当元件两端的电压大于 6 V 时,随着电压的升高元件的电阻变小 当元件两端的电压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计 电学实验电路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规律总结 考 点 一 实验原理 和电路设计 3控制电路分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和限流式两种接法,两种接法的选择方法如下: (1)采用限流式接法时不能控制电流 (或电压 )满足实验要求,即滑动变阻器阻值调到最大,待测电阻上的电流 (或电压 )仍超过电流表 (或电压表 )的量

9、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 (或额定电压 ),则必须选用分压式接法 (2)若待测电阻的阻值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大得多,以致在限流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一端滑到另一端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变化范围不够大,此时,应改用分压式接法 (3)若实验中要求测量电路中电压从零开始变化 ,则必须采用分压式接法 (4)两种电路均可使用的情况下,应优先采用限流式接法,因为限流式接法电路简单、耗能低 考 点 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考 点 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A电压表 V(量程 3 V,内阻约 3 B电流表 程 150 阻约 2 ) C电流表 程 500 阻约 ) D滑动变阻器 20 ) E滑动变阻

10、器 100 ) F电源 E(电动势 ,内阻不计 ) G开关 H待测小灯泡 L(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未知 ) (1)在下面所给的虚线框中画出他们进行实验的电路原理图,指出上述器材中,电流表选择 _(填 “ “;滑动变阻器选择_(填 “ “ 1 考 点 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在实验过程中,该同学将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缓慢地增加,当电压达到 时,发现小灯泡亮度很暗,当达到 时,发现小灯泡已过亮,便立即断开开关,并将所测数据记录在下边表格中 . 次数 1 2 3 4 5 6 7 U/V (3)由图象得出该灯泡的额定电压应为_V;这一结果大于 ,其原因是 _ _ P=灯泡的冷态电阻小于正常工作时

11、 的电阻 考 点 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变式题组 3为了测量一个标有 “12 V 5 W”的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材: 电源: 12 V,电阻不计; 电流表: 0 ,0 3 A,内阻可忽略; 电压表: 0 3 V,0 15 V,内阻很大; 滑动变阻器:阻值范围 0 20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 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实验时要求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可从 0调到 12 V. 分压式 内接 考 点 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1)将图甲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考 点 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2)某位同学测得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某次测量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小为 ,则此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为 _V,此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_ W.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P 6 考 点 二 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在 “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中,要测量一个标有 “3 V ”的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