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4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4.2平抛运动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2492 上传时间:2016-12-05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2014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4.2平抛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步步高2014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4.2平抛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步步高2014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4.2平抛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步步高2014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4.2平抛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步步高2014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4.2平抛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2014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4.2平抛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2014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4.2平抛运动(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物理 人教版 浙江专用 第四章 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 第 2课时 平抛运动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题组扣点 深度思考 1 平抛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对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平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 B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的增量都是相等的 C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 落地时间和落地时的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其竖直方向位移增量 y ,水平方向位移不变,故 B 项错误 础知识题组

2、 解析 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故 A 项正确;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且落地时间 t 2 地速度为 v v 2x v 2y v 20 2 所以 C 项正确, D 项错误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2 对平抛运动性质的理解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平抛运动是一种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 B 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 C 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是时刻变化的 D 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一定越来越小 G 由 v v 20 2 知合速度 v 在增大,故 C 正

3、确 t a n v 0v 0因 t 一直增大,所以 t a n 变小, 变小故D 正确 平抛运动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故 A 正确 题组扣点 深度思考 B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3 利用分解思想处理平抛运动 质点从同一高度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质量越大,水平位移越大 B 初速度越大,落地时竖直方向速度越大 C 初速度越大,空中运动时间越长 D 初速度越大,落地速度越大 由 v y 2 故 B 错误 D 题组扣点 深度思考 解析 物体做平抛运动时, h 12x v 0 t, 则 t 2 以 x v 0 2 A 、 C 错误 由 v v

4、20 v 2y v 20 2 则 v 0 越大,落地速度越大,故 D 正确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4 斜抛运动的特点 做斜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时 ( ) A 速度为零,加速度向下 B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零 C 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和竖直向下的加速度 D 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和加速度 C 题组扣点 深度思考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一、平抛运动 1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 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 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 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 g 的 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 基本规律: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 ( 初

5、速度 为 x 轴,竖直向下方向为 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 1) 水平方向:做 运动,速度 ,位移 x . ( 2) 竖直方向:做 运动,速度 ,位移 y . ( 3) 合速度: v v 2x v 2y,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则 t a n . ( 4) 合位移: s 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t . 水平方向 匀变速曲线 匀速直线 自由落体 题组扣点 深度思考 重力 12点梳理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二、斜抛运动 1 斜抛运动的定义 将物体以速度 v 0 斜向上方或斜向下方抛出,物体只在 作用下的运动 2 运动性质 加速度为 g 的 ,轨迹为抛

6、物线 3 基本规律 ( 以斜向上抛为例说明,如图 1 所示 ) (1 ) 水平方向: v 0 x , F 合 x 0. (2 ) 竖直方向: v 0 y , F 合 y 图 1 重力 题组扣点 深度思考 匀变速曲线运动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5 用分解思想处理平抛运动问题 某同学前后两次从同一位置水平投出飞镖1 和飞镖 2 到靶盘上,飞镖落到靶盘上的位置如图 2 所示,忽略空气阻力,则两支飞镖在飞行过程中 ( ) A 加速度 a 1 a 2 B 飞行时间 t 1 2 图 2 组扣点 深度思考 规律方法题组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6

7、 用分解思想处理类平抛运动问题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 m 1 k 10 m / s 沿 x 轴正方向运动,经过原点后受一沿 y 轴正方向向上的水平恒力 F 15 N 作用,直线 x 轴成 37 ,如图 3 所示,曲线为质点的轨迹图 ( g 取 10 m / si n 37 0. 6 , c 7 ,求: ( 1) 如果质点的运动轨迹与直线 交于 P 点,那么质点从 O 点到 P 点所经历的时间以及 P 点的坐标; ( 2) 质点经过 P 点的速度大小 图 3 题组扣点 深度思考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解析 ( 1 ) 质点在 x 轴方向无外力作用做匀速直线运动

8、,在 y 轴方向受恒力 F 作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51m /15 m/ 设质点从 O 点到 P 点经历的时间为 t , P 点坐标为 ( ,则 2 t a n 立解得: t 1 s , 1 0 m , 7 . 5 m . 题组扣点 深度思考 ( 2 ) 质点经过 P 点时沿 y 轴方向的速度 v y 1 5 m /s 故 P 点的速度大小 v P v 20 v 2y 5 13 m /s .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方法提炼 1 对于类平抛、平抛运动问题,一般采用把曲线运动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的方法处理,即先求分速度、分位移,再求合速度

9、、合位移 2 分解平抛运动的末速度往往成为解题的关键 题组扣点 深度思考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考点一 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理解 1 飞行时间: 由 t 2 ,时间取决于下落高度 h ,与初速度 v 0 无关 2 水平射程: x v 0 t v 0 2 即水平射程由初速度 v 0 和下落高度 h 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 落地速度: v 2x v 2y v 20 2 以 表示落地速度与 x 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 v yv x 2 ,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 v 0 和下落高度 h 有关 课堂探究 考点突破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10、4 速度改变量: 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 g ,所以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 t 内的速度改变量 v g 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 4 所示 5 两个重要推论 (1 ) 做平抛 ( 或类平抛 ) 运动的物体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 5 中 A 点和 B 点所示 (2 ) 做平抛 ( 或类平抛 ) 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则 t 2 . 图 4 图 5 课堂探究 考点突破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例 1 】 如图 6 ,

11、从半径为 R 1 m 的半圆 的 A 点水平抛出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经 t 0 .4 s 小球落到半圆上,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10 m / 小球的初速度 v 0 可能为 ( ) A 1 m / s B 2 m / s C 3 m / s D 4 m / s 析 由于小球经 0. 4 s 落到半圆上,下落的高度 h 12 0. 8 m ,位置可能有两处,如图所示 第一种可能:小球落在半圆左侧, v 0 t R 0 . 4 m , v 0 1 m / s 第二种可能:小球落在半圆右侧, v 0 t R v 0 4 m / s ,选项 A 、 D 正确 堂探究 考点突破 图 6 题组扣点 课

12、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 突破训练 1 】 一演员表演飞刀绝技,由 O 点先后抛出完全相同的三把 飞刀,分别垂直打在竖直木板上 M 、 N 、 P 三点,如图 7 所示假设不考虑飞刀的转动,并可将其看做质点,已知 O 、 M 、 N 、 P 四点距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 h 、 4 h 、 3 h 、 2 h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三把刀在击中木板时动能相同 B 三次飞行时间之比为 1 2 3 C 三次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之比为 3 2 1 D 设三次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 1、 2、 3,则有 1 2 3图 7 D 课堂探究 考点突破 技巧点拨 竖直半圆对平抛运动的制约关系 在竖直半圆内进行平抛是,圆的半径和半圆轨道对平抛运动形成制约 用几何关系和平抛运动规律求解 . 题组扣点 课堂探究 学科素养培养 高考模拟 练出高分 考点二 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 【 例 2 】 如图 8 所示,一名跳台滑雪运动员经过一段加速滑行后从 O 点水平飞出,经过 3 s 落到斜坡上的 A 点已知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