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九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242439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7.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安九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永安九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永安九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永安九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永安九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永安九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安九中2010——2011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安九中 20102011 学年下学期 3 月月考试卷高一语文完成试卷时间 15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基础知识(6 分,每小题 2 分)1、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盥洗(un) 纨绔(wn k) 马嵬(wi) 间或一轮(jin)B.执拗(ni) 悚然(sn) 暮砧(zhn) 少不更事(gng)C.炮烙(po lu) 敛(lin)容 桌帏(wi) 陈抟老祖(tun)D.忖度(cn d) 歆享(xn) 监生(jin) 轻拢慢捻(nin)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我很 ,一见她的眼睛钉着我,背上也就遭了芒刺一般。(2) “怎么死的?还不

2、是穷死的?”他 的回答,仍然没有抬头向我看,出去了。(3)晚饭摆出来了,四叔 的陪着。(4)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 的去拿酒杯和筷子。A. 淡然 俨然 坦然 悚然B. 悚然 淡然 俨然 坦然C. 坦然 悚然 淡然 俨然 D. 俨然 坦然 悚然 淡然3、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字太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蜀道难就是体现李白浪漫主义风格的杰作之一。 B.杜甫,字子美,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诗三首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时之作,或感叹时事,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感情深沉,韵律精美。 C.白居

3、易,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的琵琶行是一首感人至深、脍炙人口的长篇抒情诗。 D.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诗人。他与杜牧齐名,并称“李杜” ,为了与李白、杜甫并称的“李杜”区别开来,又称“小李杜” 。他一生大约创作了六百多首诗,有李义山诗集 。二、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 (18 分,每小题 2 分)(一)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 。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 ,一部近思录集注

4、和一部四书衬 。4、 四书衬是清代骆培解说“四书”的一部书, “四书”包括( )A 大学 、 礼记 、 论语 、 荀子 B 礼记 、 孟子 、 庄子 、 诗经C 论语 、 诗经 、 尚书 、 中庸 D 大学 、 孟子 、 中庸 、 论语5、案上的几本书点明了( )A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爱好和兴趣 B鲁四这个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保守和无能C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迂腐和顽固 D鲁四这个封建礼教卫道士的思想和修养(二)无故寻愁覓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_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哪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_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

5、无能第一,古今不_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行状!6、文中横线处应填的一组是( )A. 事 奈 肖 B.事 奈 孝 C.世 耐 肖 D.世 耐 孝7、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偏僻古怪,不和群。B. 乖张偏执,不驯顺,与众不同。C. 皮囊作皮袋,指人的躯壳。D. 辜负本义是背负、对不起,这里有浪费的意思。8、对两首词中某些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纵然生得草莽”一句中, “草莽”指丛生的杂草,比喻没有学问,这里的学问当然是借统治阶级的眼光来看的。B.“行为偏僻性乖张”是指宝玉要求独立不羁、个性解放,正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支柱孔孟之道的大胆挑战与批判。C.“愚顽怕读文

6、章”指宝玉只知在内帏中厮混,所有文章他都厌恶,包括四书 、 西厢记 、 牡丹亭等都怕读,也是他厌恶功名利禄的表现。D.“那管世人诽谤”则更是对他叛逆性格的赞扬。 9、下面关于西江月二词内容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二词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宝玉,实际上却是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B. 二词对宝玉的不谙世务、不喜读书、不思进取的不肖行为作了批判。C. 二词预示了作为封建贵族家庭里的富贵闲人的不幸结局富贵分散,家道败落。D. 红楼梦续书的结尾,宝玉高中乡魁,荣受朝封,光耀祖上,又生贵子,继承祖业,与“天下无能第一”相矛盾,继续写违背了曹雪芹写贾宝玉的原意。(三)乐恢字伯奇,京兆长陵人也。其父,为县

7、吏,得罪于令,收将杀之。恢年十一,常俯伏寺门,昼夜号泣。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恢长好经学,事博士焦永。永为河东太守,恢随之官,闭庐精诵,不交人物。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遂笃志为名儒。后仕本郡吏。太守坐法诛,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归,复为功曹,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同郡杨政数众毁恢,后举政子为孝廉,由是乡里归之。辟司空牟融府,会蜀郡太守第五伦代融为司空,恢以与伦同郡,不肯留,荐颍川杜安而退。诸公多其行,连辟之,遂皆不应。后征拜议郎。会车骑将军窦宪出征匈奴,恢数上书谏争,朝廷称其忠。入为尚书仆射。是时河南尹王调、洛阳令李阜与窦宪厚善,纵舍自由。恢劾奏调、阜,并及司隶校

8、尉。诸所刺举,无所回避,贵戚恶之。宪弟夏阳侯瑰欲往候恢,恢谢不与通。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妻每谏恢曰:“昔人有容身避害何必以言取怨?”恢叹曰:“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遂上疏谏曰:“臣闻百王之失,皆由权移于下。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政失不救,其极不测。方今之宜,上以义自割,下以谦自引。 ”书奏不省。时窦太后临朝,和帝未亲万机,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窦宪因是风厉州郡迫胁。恢遂饮药死。弟子縗絰挽者数百人,庶众痛伤之。后窦氏诛,帝始亲事,恢门生何融等上书陈恢忠节,除子己为郎中。 (后汉书乐恢传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令闻而矜之,即解出亲 矜:怜

9、悯 B诸公多其行,连辟之 多:称赞C选举不阿,请托无所容 容:接受 D以示天下之私 私:偏爱 11、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乐恢“耿介”性格的一组是( )后永以事被考,诸弟子皆以通关被系,恢皦不污于法 故人莫敢往,恢独奔丧行服 吾何忍素餐立人之朝乎 宪兄弟放纵,而忿其不附己 诸舅不宜干正王室,以示天下之私恢以意不得行,乃称疾乞骸骨A B C 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乐恢为人至孝。父亲因得罪了县令而被关押,年幼的乐恢昼夜痛哭不已,他的行为感动了县令,最后父亲得以释放。B老师焦永“以事被考”后,乐恢“不污于法” ,拒绝为他托关系,找门路;本郡太守犯法被杀

10、,他“独奔丧行服”:这与他的性格有关。C蜀郡太守第五伦与乐恢是同郡故人,所以当第五伦取代牟融为司空时,乐恢在推荐了杜安之后,坚决请退,表现了他为人正直的一面。D河南尹、洛阳令与权贵窦宪相互勾结,为非作歹。乐恢不畏权贵,上书弹劾窦宪兄弟,因窦太后的庇护,劝谏不但没有成效,自己反而被迫害而死。三、默写(12 分,每空一分)(1)地崩山摧壮士死,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2) ,塞上风云接地阴。(3)画图省识春风面, 。(4) ,不尽长江滚滚来。(5) ,犹抱琵琶半遮面。(6)别有幽愁暗恨生, 。(7) ,相逢何必曾相识! (8)此情可待成追忆, 。(9) ,无复鸡人报晓筹。(10) ,两弯柳叶

11、吊梢眉。(11) ,堂前黼黻焕烟霞。四、诗歌鉴赏(4 分)华子岗裴迪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曦。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13、诗人以还家为线索,把_、_、_、_这些分散的景物,有机地连缀成一幅有声有色、动静相宜的艺术画面。(2 分)14、后两句写云光、山绿,用了两个字使句子活了,全诗活了,云光山色都获得了生命,这两个字是_和_。(1 分)15、作者着重从视觉、听觉、触觉等三个方面的感觉摄取最能表现自己情趣的景物,表现了对华子岗的_之情。(1 分)五、文化经典阅读(4 分)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

12、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选自论语颜渊 )【注】偃:仆倒,倒下。(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孔子用“正”字铨释“政”字,忠告季康子,希望他为政能正本清源,以身作则,笃守正道。只有这样,人民才能归于正道。B孔子认为季康子行为欠正,作为执政者不能起到表率作用。因此谴责他“杀无道”以“就有道” ,必将导致“民免而无耻” 。C孔子认为,为政治本之道,本来不在于凶残很戾,专恃刑杀,而要以仁厚的情怀和道德礼法引导人民向上向善。D孔子用“风” “草”的譬喻阐明君民关系,领导者若能以身作

13、则,为民模范,自能收到上行下效、风行草偃的效果。(2)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为政观?(2 分)答: 六、文学名著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4 分)1、简述“木石前盟”的故事。2、简述“宝黛初会”的情节内容。3、 红楼梦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提到贾宝玉的取名和抓周,请简述这两件事。七、阅读下面小说,完成 1619 题(10 分)定局楼明太祖火烧了庆功楼,该死的都叫他们死了,却还剩个刘伯温。都说刘伯温是当今棋圣。太祖说:不信我赢不了他! 太祖在奎星楼上摆了棋局。刘伯温奉诏上了楼。伯温要向太祖施大礼。太祖阻拦:你是功臣,大礼就免了罢。叫他平身,又赐了座。俩人面对面坐了。太祖的脸布作八卦阵。刘伯温的脸是无源

14、无流的潭水。太祖说,这楼,从此刻起就改叫定局楼了。刘伯温佯作不解。太祖说:今日请你来,想与你下盘棋。赌注是大明江山。这盘棋你赢了,江山就归你。那潭水未现波纹。太祖执黑,先落一子。伯温执白,随便落下。黑白子如两路兵马,拼斗厮杀,伤亡互见,难分难解。太祖不时向伯温望上一眼。刘伯温却专注棋盘。太祖投下关键一子,自觉成局已定,心就有些清爽,眼也发了亮。太祖抬起头,直了腰,浑身轻松,端茶啜饮。伯温是直挺挺地坐着,凝视着棋局。太祖等得不耐烦,就撂了茶,扫了一眼伯温,又扫了一眼棋局。霎时,太祖额头沁了细汗。刚才投下的最得意的一子,竟然落了刘伯温的埋伏。黑棋貌似咄咄逼人,其实是四面受敌。那口气原来是假眼,只要白子往中间一点,黑子便断了气。太祖希望刘伯温看不出那步棋,又觉得他不会看不出那步棋,不免心有些发紧。刘伯温那具僵直的身躯终于活动了,伸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