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本科)课堂练习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22629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本科)课堂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本科)课堂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本科)课堂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本科)课堂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本科)课堂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本科)课堂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本科)课堂练习(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与砌体结构(本)课堂练习(1)一、单项选择1、从预应力的效果来看,控制应力应尽可能高一些,但如果过高,会产生下列问题。其中不正确的是( )。A、会增加预应力钢筋的松弛应力损失B、超张拉时,应力超过屈服强度,可能会使个别钢筋产生永久变形或脆断C、降低构件的延性 D、降低构件的极限承载力2、吊车竖向荷载是指( )。A、吊车最大轮压 B、吊车重量与所吊重量经吊车传给柱的竖向压力C、大车刹车或启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 D、小车刹车或启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3、关于基础尺寸的确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基础的底面尺寸应按地基承载能力和抗冲切承载力来确定B、基础的底面尺寸应按地基变形条件和构造要求来

2、确定C、基础的高度应按构造要求和抗冲切承载力来确定D、基础的高度应按地基承载能力和地基变形条件来确定,对阶形基础,尚需按相同原则对变阶处的高度进行验算。4、单层厂房的横向排架可分为等高排架和不等高排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各柱顶标高相同,是等高排架;各柱顶标高不同,是不等高排架B、各柱顶位移相同,是等高排架;各柱顶位移不同,是不等高排架C、各柱顶竖向应变相同,是等高排架;各柱顶竖向应变不同,是不等高排架D、各柱顶水平力相同,是等高排架;各柱顶水平力不同,是不等高排架5、单层厂房柱是偏心受压构件,柱截面常采用对称配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 N 一定时,对于大偏压,M 越小,则

3、钢筋用量越大 B、当 N 一定时,对于小偏压,M 越小,则钢筋用量越大C、当 M 一定时,对于大偏压,N 越大,则钢筋用量越大 D、当 M 一定时,对于小偏压,N 越大,则钢筋用量越大6、在使用阶段的计算中,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与普通混凝土受弯构件相比,增加了( )内容。A、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B、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C、正截面抗裂验算 D、斜截面抗裂验算7、对一般要求不开裂的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在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 )。A、允许存在拉应力 B、不允许存在拉应力 C、拉应力为零 D、不一定8、对构件施加预应力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构件承载力 B、提高构件抗裂度,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C、

4、对构件进行检验 D、节省材料9、在以下四种状态中,结构或构件哪项不属于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构件的受拉区混凝土出现裂缝 B、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C、结构发生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 D、结构发生影响耐久性的局部损坏10、砌体墙柱的允许高厚比主要与( )有关。A、砂浆的强度 B、块体的强度 C、墙体的长度 D、墙柱所受荷载的大小11、在房屋建筑中,决定砖砌体厚度主要应考虑的因素除承载力要求外,还有( )。A、高厚比要求 B、耐久性要求 C、适用性要求 D、抗冻性要求12、在以下单层厂房结构的各构件中,不属于主要受力构件的有( )。A、屋架 B、抗风柱 C、排架柱 D、基础13、采用超张拉工艺可

5、以( )。A、降低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B、降低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C、降低钢筋松弛和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D、降低温差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值14、预应力混凝土梁与普通混凝土梁相比,( )说法是错误的。A、可以提高梁的开裂荷载 B、可以降低梁的挠度C、可以提高梁的极限承载力 D、可以降低梁高15、单层厂房内有多台吊车共同工作时,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以下错误的是( )。A、计算排架考虑多台吊车竖向荷载时,对一层吊车的单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宜多于 2 台B、计算排架考虑多台吊车竖向荷载时,对一层吊车的多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宜多于 4 台

6、C、计算排架考虑多台吊车水平荷载时,对一层吊车的单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宜多于 2 台D、计算排架考虑多台吊车水平荷载时,对一层吊车的多跨厂房的每个排架,参与组合的吊车台数不宜多于 4 台1、D 2、B 3、C 4、B5、D6、D 7、A 8、B9、B 10、A11、A12、B 13、C 14、C15、D二、填空 1、根据原料成分,常用砂浆可分为 砂浆、 砂浆、 和混合砂浆。2、用 D 值法计算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多层框架时,若某层柱的上层柱变高,则该层柱的反弯点向 移;若上层横梁线刚度增大,则该层柱的反弯点向 移。3、在我国,多层建筑一般指 层以下或高度低于 m 的房屋,其常用的

7、两种结构形式是 结构和 结构。4、牛腿设计的主要内容是 和 。5、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方板 A 和 B 沿两边支承:板 A 为对边固定,属于 向板;板 B为邻边固定,属于 向板。 6、钢筋混凝土梁纵筋弯起应满足的三个条件是:保证 承载力;保证 承载力;保证 承载力。7、对钢筋混凝土柱下单独板式基础进行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为:(1)根据 确定 ;(2) 根据 验算 ;(3) 根据 计算 。8、块体的厚度越 、抗压强度越 ,砂浆的抗压强度越 ,则砌体的抗压强度越高。9、在混合结构房屋中,对受压构件进行高厚比验算的目的是 对带壁柱的砖墙要分别进行 和 的高厚比验算。10、砂浆的弹性模量一般比砖的 ,故在其

8、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砂浆的弹性模量越大,则砌体的抗压强度越 。答案:1、水泥砂浆,石灰砂浆,黏土石灰砂浆2、上,上3、10,28,砌体,框架4、确定牛腿尺寸,计算牛腿配筋5、单,双6、正截面抗弯,斜截面抗剪,斜截面抗弯7、地基承载力,基础底面尺寸,混凝土冲切、剪切强度,基础高度和变阶处高度,基础受弯承载力,基础底板配筋8、大,高,高9、保证受压构件的稳定性,整片墙,壁柱间墙10、小,大三、简答 1、柱下单独基础设计有哪些主要内容? 在确定偏心受压基础底面尺寸时应满足哪些要求?( 6 分)答:1)确定基础底面积;确定基础高度;确定基础底板的配筋;基础施工图(4)2)p=(pmaxpmin)/2

9、f ; pmax1.2f(2)2、求连续梁跨内最大正、负弯矩,支座最大负弯矩和最大剪力时,活荷载分别应该如何布置?(6 分)答:1)求跨内最大正弯矩时。该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左、右每隔一跨布置。 (2)2)求跨内最大负弯矩时。该跨不布置活荷载,而在其左右邻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左、右每隔一跨布置。 (2)3)求支座最大负弯矩和最大剪力时。应在它的左右两跨布置活荷载,然后向左、右每隔一跨布置。 (2)3、砌体的局部抗压强度为什么高于全截面抗压强度?局部抗压强度提高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要对其规定限值?(6 分)答:1)一般认为由于“套箍强化”和“应力扩散”的作用。局部受压的砌体在产生纵向变形的

10、同时还产生横向变形,而其他未直接承受压力的部分像套箍一样约束其横向变形,使其抗压能力大大提高;只要在砌体内存在未直接承受压力的面积,就有应力扩散的现象。(4)2)局部压强提高系数与周边约束局部受压面积的砌体截面面积的大小有关。 (1)3)防止系数超过某一限值时会出现危险的劈裂破坏。 (1)4、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有哪几种?主要根据哪三个因素确定?(6 分)答: 1)有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3)2)屋盖刚度、横墙间距、房屋空间刚度大小(3)5、试述现浇板中分布钢筋的作用。 (6 分)答: 1)与受力钢筋组成钢筋网,固定受力钢筋的位置。 (2)2)抵抗收缩和温度变化所产生的内力。

11、(2)3)承担并分布板上局部或集中荷载产生的内力。 (2)四、计算 1.试用剪力分配法求图示排架的弯矩图。其中边柱为变截面柱,上柱尺寸为 300300mm,下柱为 300500mm;中柱为等截面柱,尺寸为 300500 mm。 (12 分)(注:柱的柔度系数 =H2 3/(C0E I2) ,其中 C0=3/1+3(1-n)/n,= H 1/H2,n= I 1 /I2) 。27.mF=15kNBAI2I118解:= H 1/H2=2/7 n= I1/I2=0.216 C0=3/1+3(1/n-1)=2.766 1/A =1/C = C0EI2 /H2 3 1/B = 3EI2 /H2 3 (3)

12、A=C =1/A/( 1/B+2/A )= C0 /(2 C0 +3) =0.324 B =1-2A=0.352VA=VC=FA=32.4KN VB=FB=35.2KN (4)MA=MC=VAH2=249.6KN-m MB = VBH2 =270.8KN.m (3)(2)49.6270.8249.6M图 (kN-m)2. 截面为 bh=490620mm 的砖柱,采用 MU10 砖和 M5 的混合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 B 级。柱的计算长度 H0=7m,柱顶截面承受轴向力设计值 N=270kN,沿截面长边方向的弯矩设计值 M=8.4kNm;柱底按轴压计算。试验算该砖柱的承载力是否满足要求。

13、(注:f=1.50MPa,=0.0015,砖柱容重 k=18KN/m3, G=1.35,=1/1+12e/h+(/12)0.52)解:A=0.490.62=0.3038m2 0.2 m2 取 a =1.0 (1)(1)柱顶截面验算沿截面长边方向按偏心受压验算 e=M/N =8.4/270 =0.031m 270KN (满足要求) (4)沿截面短边方向按轴心受压验算=H0 /b =1.07000/490 =14.29=1/1+12e/h+(/12)0.52 =0.763 (e/h=0)fA =0.7631.500.3038106 =347.7KN 270KN (满足要求) (4)(2)柱底截面验算N =270+1.35180.49.627 =321.7KN=H0 /b =1.07000/490 =14.29=1/1+12e/h+(/12)0.52 =0.763 (e/h=0)fA =0.7631.500.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