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三维设计一轮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2243 上传时间:2016-12-0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高考三维设计一轮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6年高考三维设计一轮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6年高考三维设计一轮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6年高考三维设计一轮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6年高考三维设计一轮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高考三维设计一轮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高考三维设计一轮课件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第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一章 选择、计算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公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近几年对直线运动单独命题较多,直线运动毕竟是基础运动形式,所以一直是高考热点,对本章内容的考查则以图像问题和运动学规律的应用为主,题型通常为选择题,分值一般为 6分。 找 规 律 选择 质点、参 考系 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把 握 考 情 题型 要求 内 容 考 点 备考指南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一章

2、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填空 研究匀变速直 线运动 实验一 将会越来越突出地考查运动规律、运动图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应用,在2016届高考复习中应多加关注。 明 热 点 选择、计算 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图像 三、运动图像、追及相遇问题 把 握 考 情 题型 要求 内 容 考 点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第 1 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

3、来 物理 结束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1 )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并不存在。 ( ) (9) 物体的加速度增大,速度就增大。 ( ) (8) 甲的加速度 a 甲 2 m / s 2 ,乙的加速度 a 乙 3 m /s 2 , a 甲 a 乙 。 ( ) (7)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 ) (6) 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在该时刻或该位置的运动方向。 ( ) (5) 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 (4) 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 ) (

4、3) 参考系必须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 ) (2) 体积很大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 )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要点一 质点 1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 2) 判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能否忽略。 ( 1) 明确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 建立质点模型的两个关键点 (2) 类似的理想化模型还有 “ 轻杆 ” 、 “ 光滑平面 ” 、 “ 点电荷 ” 等,这些都是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模型,目的是使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1) 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

5、研究物体运动时对实际物体进行的近似,实际上并不存在。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多角练通 下列物体能够看做质点的是 _ 。 (2)(3) (8) 计算北京 上海的火车通过某一路标的时间 ( 7) 研究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朝下的硬币 ( 6) 研究上坡时有无翻倒可能的三轮车 ( 5) 研究直升机上正在转动的螺旋桨 ( 4) 正在表演娱乐节目的海狮 ( 3) 用 确定在大海中位置的航空母舰 ( 2) 绕太阳公转的地球 ( 1) 体积很小的原子核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

6、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要点二 参考系 1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选大地为参考系。 2 对于复杂运动的物体,应选取能最简单描述物体运动情况的物体为参考系。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多角练通 1 飞机着地后还要在跑道上滑行一段距离,机舱内的乘客透过窗户看到树木向后运动,乘客选择的参考系 可能 是 ( ) A 停在机场的飞机 B 候机大楼 C 乘客乘坐的飞机 D 飞机跑道 解析: 乘客看到的树木向后运动是因为他 ( 她 ) 与飞机相对

7、树木向前滑行,他选的参考系 可能 是他 ( 她 ) 乘坐的飞机,其余选项中的参照物均与树木相对静止。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2 第二届青年夏季奥运会于 2014 年 8 月16 日在南京开幕。观察图中的旗帜和甲、乙两火炬手所传递的圣火火焰。关于甲、乙两火炬手相对于静止旗杆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旗杆和 甲、 乙两火炬手在同一地区 ) ( ) 图 1 1 1 A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 B 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 C 甲火炬手可能运动,乙火炬手向右运动 D 甲火炬手可能

8、静止,乙火炬手向左运动 由静止的旗杆上旗帜的展向可知,当地风向向左。 甲火炬的火焰向左偏,则甲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还可能以小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 A、 乙火炬的火焰向右偏,则乙一定以大于风速的速度向左运动, 正确。 D 风向 向左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要点三 位移和路程 路程 s 位移 x 大小关系 运算规则 决定因素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 由实际的运动路径决定 由始、末位置决定 x s 标量的代数运算 矢量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

9、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多角练通 1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B 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 是静止的 C 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物体运动了一段时间后又回到出发点,位移则 为零, 物体不运动,则它的路程一定为零,反之物体在 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为零,则它一定静止, 物体只有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C、 B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10、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2 ( 多选 ) (20 15 安徽示范高中联考 ) 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 (0, 0) 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 (3,1) ,然后又由点 (3, 1) 沿直线运动到点 (1,4) ,然后又由点 (1,4) 沿直线运动到点 (5,5) ,最后又由点 (5,5) 沿直线运动到点 (2,2) ,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 1 m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 2 2 s , 则 ( ) A 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 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

11、小为 2 2 m D 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 (5,5) 运动 到点 (2,2) 的位移方向相反 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描出机器人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然后连 线,得到如图所示的轨迹,根据轨迹图就能做出判断。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要点四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思考 1平均速度与瞬时速有何 区别与联系 ? 区别:平均速度是过程量,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运动快慢程度;瞬时速度是状态量,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 t0 时的平均速度。 课

12、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思考 2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 有何区别? 平均速度的大小不能称为平均速率,因为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只有当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时,平均速率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思考 什么问题? (1)平均速度的大小与物体不同的运动阶段有关,求解平均速度时必须明确是哪一段位移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 是平均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的运动。 课

13、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典例 ( 2 015 黄山模拟 ) 如图 1 1 2 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 A B C D 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 s 、2 s 、 3 s 、 4 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物体在 的平均速度为 1 m / s B 物体在 的平均速度为52m / s C 的平均速度比 A B 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 A 点时的瞬时速度 D 物体在 B 点的速度等于 的平均速度 图 1 1 2 解析 由 v 得: v 11 m /s 1 m / s , v 52 m /s ,故 A 、 B 均正确; 课前基础 简要回顾 课堂释疑 一站突破 课后演练 对点设计 第 1节 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物理 结束 解析 所选取的过程离 A 点越近,其阶段的平均速度越接近 A 点的瞬时速度,故 C 正确; 图 1 1 2 典例 ( 2 015 黄山模拟 ) 如图 1 1 2 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 A B C D 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 s 、2 s 、 3 s 、 4 s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物体在 A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