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1-2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2091 上传时间:2016-12-05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1-2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1-2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1-2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1-2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1-2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1-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全程复习构想课件1-2(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 2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走进教材 Z O 基 / 础 / 梳 / 理 知识回顾 夯实基础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 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 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 a 、 v 方向 相同 a 、 v 方向 相反 3 基本规律 (1) 速度公式: v . (2) 位移公式: x . (3) 速度与位移关系式: . v 0 v 0 t 12 2 温馨提示 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两个最基 本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其他公式、推论都是由这两个公式推导出来的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常用的推论 1

2、平均速度: v 2 ,即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2 中点位置的速度: 2 v 分别为该段位移的初、末速度 ) v 0 温馨提示 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对于同一时间段内的运动来说总有 v v 3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 T 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即: x 1 . 可以推广到 . ( m n ) 4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比例关系 (1)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t 末、 2 t 末、 3 t 末 速度之比为 . 即:倍时速度比成倍 (2)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t 内、 2 t 内、 3 t 内 的位移之比为 . 即:倍时

3、位移比成方 (3)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 即:等时位移比奇数 1 2 3 n 1 4 9 n 2 1 3 5 (2 n 1) (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个恒量,即 x . 即:等时位移差恒定 (5)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连续相等的位移内所用时间之比为 即:等距时间比根差 (6)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静止开始,通过x, 2 x, 3 x , , 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距时间比成根 1 ( 2 1) ( 3 2 ) ( n n 1 ) 1 2 3 n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

4、特例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定义 物体只在 重力 作用下从 静止 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 竖直向上 抛出,只在 重力 作用下的运动,叫做竖直上抛运动 特例 自由落体运动 竖直上抛运动 运动 性质 初速度为 零 ,加速度为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速度为 速度为 g 的匀变速运动 ( 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 运动 规律 (1) v (2) h (3) 2 (1) v (2) h 12) 2 自由落体运动的处理方法 自由落体运动是 0, a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处理自由落体运动,只要运用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方法技巧即可 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物体以

5、初速度 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竖直上抛运动取初速度 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 a g 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 t 升的最大高度 h g. 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分析竖直上抛运动的方法有二: (1) 分段分析法: 以达到最高点为界,可分为上升过程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下降过程的自由落体运动,两个阶段分别按其对应的形式运用相应规律; (2) 全过程分析法: 由于竖直上抛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始终不变,因此实质上是一个统一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从整体上分析,一般取竖直向上的方向作为正方向,竖直上抛运动就是初速度为 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h 12意末速度 h 的正负 . 解题方法 F

6、A 归 / 纳 / 建 / 模 细研深究 重难突破 1 匀变速直线运动所学公式以及牵涉到的物理量较多,对于 x 、v 、 a 、 t ,这五 个物理量中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 ( 即 知三求二 ) 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 ( 即知三求一 ) 另外,题中需要求解几个物理量,则需要构造几个独立的方程 一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理解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均是矢量式,应用时要注意各物理量的符号,一般情况下,我们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与初速度同向的物理量取正值,反向的物理量取负值,当 0 时,一般以 a

7、的方向为正方向 物体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为零后又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全程加速度不变,对这种情 况可以直接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 温馨提示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要注意适用条件,对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 . 例 1 2014 山东理综 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 ( 即图甲中 “ 反应过程 ” 所用时间 ) 0.4 s ,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 72 h 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L 39 m 减速过程中汽 车位移 x 与速度 v 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8、g 10 m/求: (1) 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 (2) 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 (3) 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 【解析】 (1) 因减速过程视为匀减速运动由 2 v0立可求出 a 和 t . ( 2) 饮酒后反应时间变长,但刹车之后减速阶段的位移 x 仍为 25 m ,由此可确定反应时间内的位移又由于在反应时间内汽车继续做匀速运动,速度 20 m/ s ,即可确定其反应时间,进而确定反应时间增加了多少 (3) 刹车阶段汽车对人有水平方向的作用力 和竖直方向作用力 由力的合成可得汽车对人的合力,进而可算出合力与重力的比值 (1

9、) 设减速过程中汽车加速度的大小为 a ,所用时间为 t ,由题可得初速度 v 0 20 m/ s ,末速度 v t 0 ,位移 x 25 m ,由运动学公式得 v 20 2 t v 0a 联立 式,代入数据得 a 8 m/ t 2.5 s (2) 设志愿者反应时间为 t ,反应时间的增加量为 t ,由运动学公式得 L v 0 t x t t t 0 联立 式,代入数据得 t 0.3 s (3) 设志愿者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 F ,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为 F 0 ,志愿者质量为 m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 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 F 20 F 2 ( 2 联立 式,代入数据得 F 015. 【答

10、案】 (1)8 m/s 2 .5 s (2)0.3 s (3)415 【规律总结】 解决运动问题的一般方法步骤为: 选择研究对象; 画出物体受力分析图、运动示意图,有时还要画出 v t 图; 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及特点,合理选择公式,注意多个运动过程的联系; 列方程求解 ( 确定正方向 ) ; 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合理,即进行讨论、验算 简记:解题分五步,选画分列检 小试身手 1 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 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的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

11、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 解析 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 ( 时间 的速度为 v ,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速度为 a ;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 由运动学公式得 v 2 v 2(2 a ) 设汽车乙在时刻 v ,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 s 1、 s 2. 同样有 v (2 a ) s 112(2 a ) s 2 v 2 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 s 、 s ,则有 s s s 1 s 2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 57. 答案 57 二 1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变速

12、直线运动的有关规律和推论均适用 2 必须是从静止开始算起的自由下落过程才是自由落体运动,从中间取的一段运动过程不是自由落体运动,要充分利用初速度为零的特点 自由落体运动与竖直上抛运动 3 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 如图所示,物体以初速度 A 、 B 为途中 的任意两点, C 为最高点,则: (1) 时间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从 A C 所用时间 A 所用时间 理 (2) 速度对称性 物体上升过程中经过 A 点的速度与下降过程中经过 A 点的速度大小相等 (3) 能量对称性 物体从 A B 和从 B A 重力势能变化量的大小相等,均等于 温馨提示 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当物体经过抛出点上方某个位置时,可能处于上升阶段,也可能处于下降阶段,造成双解,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这个特点 . 例 2 2014 重庆理综 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物体所受空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