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舞蹈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194603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舞蹈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舞蹈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舞蹈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舞蹈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舞蹈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舞蹈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舞蹈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舞蹈教师在课堂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Harmonious Dance Classroom Atmosphere-Dance Teachers Should be Noted some Problems in the classroomYanlizhu摘要:舞蹈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在学校舞蹈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了解和谐创建课堂气氛的重要性,从教师的语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材施教三个方面分析一名优秀的舞蹈教师在课堂中所应注意的问题。要求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平等对待学生,达到专业教育和人格教育的统一,教学与育人的统

2、一,让师生处在一种融洽的关系之中共同完成教学。关键词:和谐的舞蹈课堂气氛;教师语言;兴趣;因材施教Abstract: Dance art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quality education, as the classroom organizers, dance teachers played a leading role in the school dance education. By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the

3、 paper will analyze a excellent dance teachers should be noted problems from the teacher language, improving student learning interests and individualized three aspects. It requests that the dance teachers should fully embody the principle of people-centered in the dance teaching process, treats the

4、 students equally, achieves the unity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 education,. the unity of teaching and educating people, and completes the teaching in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gether.Keywords: dance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 teacher language; in

5、terest; individualized1 引言舞蹈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通过肢体语言进行的教育。它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传授舞蹈基本知识、培养舞蹈基本技能。它不仅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和美的享受,而且还具有欣赏价值和对学生的美育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和欲望,更是一种动力。而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在学校舞蹈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舞蹈教学如果只有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教学是不能正常进行的;相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能被调动起来,就能提高教学质量,并能促进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学水

6、平,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以教师为主导,传递知识,教授功能;另一方面必须尊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起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获得知识和技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对待学生,达到师生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合作、教学相长之目的。2 舞蹈教师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舞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活动,与普通教学过程相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具有形象直观性;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充满了情感性。新时期的舞蹈教学任务主要是:舞蹈教师将舞蹈风格特点、动作规律等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全面掌握这种技能的同时,达到一种情感的体验,并学会用肢体语言去表达情感。即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这

7、将是舞蹈教学效果转化的一个突破。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怎样和谐?教学课堂虽然有一定的严肃性,学生的舞蹈基本功训练是艰苦的、残忍的,舞蹈表现意识是抽象的、枯燥的。但是,对于有经验的教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们既能保持这种严肃性,又能从言语,课堂节奏中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这样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保持旺盛的精力,减少本来就有的压力和枯燥,让师生处在一种融洽的关系之中,这样也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发挥出学生自己的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是和谐的课堂气氛。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很重要的。首先,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现代课堂教学“以人为本”的学

8、生观的具体表现,是新型课堂教学的需要,是教师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其次,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创造性,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第三,愉悦有趣的课堂气氛是开发学生智力,启迪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关键所在。3 教师的教学语言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学生的发展需要目标,需要导向,需要鼓励。积极的恰当的鼓励性的语言评价,会对学生主题作用的发挥、人文素养的积淀、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只有正确运用教学语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爱心、良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9、,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高尔基说“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住一切”。一位优秀的教师要实现说话的审美功能,满足他人的审美需求,就应该不懈的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具有较好的语言修养,做到语言美与行为美的统一,语言美与仪表美的统一,形式美与内容美的统一,技巧美与质朴美的统一。这样才能把教学搞得生动活泼,情趣横生。一堂气氛活跃的舞蹈课对教师的教学语言表达有以下几点要求:3.1 教学语言的准备教师要精心设置导言,做好开场白,诱发学生求知欲。好的导言不仅能使学生萌发好奇心,还能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兴趣盎然,口味上调,感觉“有意义”。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

10、而非。准确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没有“灵魂”,教学语言就没有生命。缺乏科学性的语言,无论用词如何考究,语句怎样华美,都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必须得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程。如,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不规范,始终得不到提高,这多数是因为在初学时期教师的语言不够准确,从而使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这就要求舞蹈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3.2 教学语言要生动语言的生动性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即使是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如在舞蹈过程

11、中要求学生手形漂亮,不要过于僵硬。这时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树枝”,谁也不想自己的手跟“枯树枝”那样难看。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叛逆心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当与教师有某种对立的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3.3 教学语言要精练这是指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有书面语言的精确,又要有口头语言的明白易懂,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不然学生在课堂上兴趣不够集中,影响教学质量。3.4 教学语言要亲切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耐心,说话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

12、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努力提高语言的艺术活力,有利于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造成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3.5 丰富的肢体语言语言之所以能够打动人的心,是因为它是内心真实感情的流露。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除了言语这种主要的途径之外,肢体语言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科学研究证明,握手、抚摸、拥抱等肢体动作,在通过身体接触的同时,可以很好地传达人的思想信息,是人们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途径之一。当教师想表示对一名学生的赞赏,如果能在言语肯定的基础上,加上轻轻的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之类的肢体语言,通过身体的接触,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

13、的评价是多么真诚。那么,这样的评价力度一定远远大于单纯的言语评价。在言语鼓励和肢体语言的双重作用下,相信师生之间的距离很容易就拉近了。4 提高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兴趣是由于获得相应知识参与了这种活动而使人体验到情绪上的满足而产生的。学生的兴趣与教师的培养、激发都有直接关系。学生的活动受兴趣支配,只要他们感兴趣的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的掌握学习。4.1 发挥教师的感染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感染力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优雅气质,始终是学生竭力效仿和尊重的榜样,尤其是教师的艺术涵养更能激发学生对艺术美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纠正,使学生通过

14、直观性的正误对比加深学习理解。绘声绘色的讲解,才能够对学生起到审美引导作用,如,动作的力点所在、韵律体现、情感体验的方法等讲解中要注意抓住重点、准确简练,以促进学生的舞蹈感知更为清晰、明确。4.1.1通过示范性 先让学生感受老师优美的歌舞表演,激发学生的模仿欲和表现欲。学生情不自禁的随着舞动起来,自然的感受到音乐舞蹈的魅力。教师根据表现形式的特点和学生实际能力,采用完整示范和部分示范。4.1.2 采用练习法采用全班、小组、单独、分角色等。也可以进行分段练习和完整。在练习前提出明确、具体、恰当的要求,在练习中加强具体指导,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4.1.3 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

15、课堂组织上,教师应以认真的授课态度,吸引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课堂中,尽情的自我表现,在一种愉悦、宽松、自主的氛围下学习优美的舞蹈。4.1.4 采用语言提示、讲解、口令的方法这可以加快学生对舞蹈内容情感的理解和对动作的掌握,从而提高学习兴趣。注意语言口令的简明、形象、具体,口令的运用不宜过多,应加强音乐与动作的配合。4.1.5 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借助录音、录像、电脑、多媒体课件制作等电化教学手段,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模式,采用“讨论式”、“启发式”和“自主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

16、能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促使学生自我完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教师把民主带进课堂,尽量与学生一起共同设立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经常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共同维护课堂秩序,使课堂气氛活跃有序,使学生处在一种自由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求知欲望才得以诱发,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才得以发挥,才能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4.3 营造愉悦的课堂环境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将微笑带进课堂,会使学生在爱的感召下,受到鼓舞,从而“亲其师,信其道”;将鼓励贯穿每堂课,平等待人,以心交心,愉悦的课堂环境离不开学生的投入,而学生的投入又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将尊重带给每个人,在要求学生尊重自己的同时,必须尊重学生。因而一切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言行都必须鄙弃。现代心理学也告诉我们,轻松、愉快、乐观的良好情绪,不仅使人产生超强记忆力,而且能活跃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而悲观失望,忧郁苦闷等不良情绪,则会降低人们的智力活动效率。5 因材施教“因材”的前提是了解、熟悉学生,“施教”的前提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