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阶段 专题课件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1讲 力学实验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1615 上传时间:2016-12-05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阶段 专题课件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1讲  力学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5年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阶段 专题课件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1讲  力学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5年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阶段 专题课件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1讲  力学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5年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阶段 专题课件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1讲  力学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5年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阶段 专题课件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1讲  力学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阶段 专题课件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1讲 力学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考第二轮专题总复习阶段 专题课件 第一阶段 专题五 第1讲 力学实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第 1 讲 考点谋略 专题特辑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实验基础 返回 返回 返回 一、误差与有效数字 1误差 误差 产生原因 大小特点 减小方法 系统误差 实验仪器不精密 实验原理不完善 实验方法粗糙 总是偏大或偏小 更新仪器 完善实验原理 偶然误差 测量、读数不准确 忽大忽小 画图象或取平均值 返回 2有效数字 (1)定义:带有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据。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是测量者估读出来的,是误差的来源。 (2)从数字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算起,如 为三位有效数字。 二、基本仪器的使用与读数 1长度测量类 返回 游标尺 (精度(测量结果 (游标尺上第 (刻度格数 刻度总长度 每小格

2、与差 10 9 尺上读的毫米数 0.1 n 20 19 尺上读的毫米数 n 50 49 尺上读的毫米数 1)游标卡尺的读数: 返回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测量值固定刻度整毫米数半毫米数可动刻度读数 (含估读 ) 2时间测量类 (1)机械秒表的读数: 原理:机械秒表的长针是秒针,转一周是 30 s,因为机械表采用的是齿轮传动,指针不可能停留在两小格之间,所以不能估读出比 0.1 于秒表上部中间的小圆圈里面的短针是分针,指针走一圈 15 小格为 0.5 秒表的读数方法是: T短针读数 (长针读数 ( 返回 (2)打点计时器: 计时器种类 工作电源电压 打点间隔 电磁打点计时器 交流 50 6

3、V s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交流 50 20 V s 返回 (3)频闪照相机: 其作用和处理方法与打点计时器类似,它是用等时间间隔获取图象信息的方法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记录下来,使用时要明确频闪的时间间隔。 返回 返回 例 1 (2012广东高考 )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 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 5 1 1(a)和 (b)所示,长度为_径为 _ 返回 图 5 1 1 解析 游标卡尺的精度为 0.1 以 L (501 0.1)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d (5 答案 返回 一、方法技巧要用好 ( 1) 游标卡尺在读数时先确定各

4、尺的分度,把数据读成以毫米为单位的,先读主尺数据,再读游标尺数据,最后两数相加。 ( 2 ) 游标卡尺读数时不需要估读。 ( 3 ) 螺旋测微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上表示半毫米的刻度线是否已经露出,由可动刻度的 0 刻度线位置判定;要准确到 m m ,估读到 m m ,即结果若用 m m 做单位,则小数点后必须保留三位数字。 返回 二、易错易混要明了 ( 1) 游标卡尺在读数时注意区分卡尺的精度。 ( 2) 螺旋测微器在读数时,注意区别整刻度线与半毫米刻度线,注意判断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返回 例 2 ( 2012 山东高考 ) 某同学利用图 5 1 2 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

5、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 ( 尚未到达滑轮处 ) 。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 5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 50 返回 图 5 1 2 返回 ( 1) 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两相邻计数点_ 和 _ 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 2) 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_m /s ,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_ m / s 。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 3) 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a _m /用 g 为重力加速度 ) ,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 _( 填“

6、偏大 ” 或 “ 偏小 ” ) 。 返回 解析 ( 1) 从计数点 1 到 6 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x c m ,在 6 、 7 计数点间的位移比 5 、 6 计数点之间增加了 ( 1 c m c m c m ,因此,开始减速的时刻在计数点 6 和 7 之间。 返回 (2) 计数点 5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v5 1 10 22 s m / s 。 计数点 4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v4 10 22 s m / s 。 根据 v5计数点 6 对应的速度大小为 2 v5(2 m /s m / s 。 返回 (3) 物块在计数点 7 到 11 之间做减速运动,根据 x 2 2 a 2 m /此根据牛

7、顿第二定律,得 m g f 即 此用 的真实值偏大。 答案 (1)6 7(或 7 6) (2) (3) 大 返回 一、方法技巧要用好 1 计时点与计数点 要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与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便于测量和计算,一般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这样时间间隔 t 5 s 0.1 s 。 返回 2 求瞬时速度的方法 利用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 。如图 5 1 3 所示,求打某一点的瞬时速度,只需在这一点的前后各取相同时间间隔 T 的两段位移 1,则打 n 点时的速度 vn 12 T。 图 5 1 3 返回 3 利用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 ( 1)

8、利用 a 解:在已经判断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可利用 x x n 1 x n a 。 返回 ( 2) 逐差法: 图 5 1 4 如图 5 1 4 所示, 由 ( n m ) a12 , a22 , a32 , 所以 a 2 返回 ( 3) 两段法:把上面 均为 3 T ) 的两大段,则由 ( ( a (3 T )2,解出的 a 与上面逐差法结果相等,但却要简单的多。 ( 4) 图象法: 由 vn 12 T,求出相应点的速度。 确定各计数点的坐标值 ( T ) 、 ( T ) 、 ( 。 画出 v 线的斜率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返回 4 利用纸带判断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9、 ( 1) 若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满足 x 1恒量 ( ,说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 2) v 明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二、易错易混要明了 ( 1) 注意打点周期与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关系。 ( 2) 用逐差法求加速度时,注意公式中分母上的常数与位移段数的关系。 返回 例 3 (2012浙江高考 )在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1)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弹力 F(N) 长量 x (10 ) 回 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_N/m; (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

10、 5 1 5所示,其读数为 _N,同时利用 (1),请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图 5 1 5 (3)由图得到 _N。 返回 解析 (1) 以水平方向为 x 轴,竖直方向为 F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找点,选尽可能多的点连成一条线,其图线的斜率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k , k 10 2 N / m 53 N/ m 。 返回 ( 2) 弹簧的读数为 ,选标度 合力的图示如图所示。 ( 3) 经测量合力 F 合 答案 (1)见解析图 53(说明: 2内都可 ) (2)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 见解析图 (3)明: 返回 一、方法技巧要用好 1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规则 (1)作图一定要用坐标纸, 坐标纸的大小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位数和结果的需要来定; (2)要标明坐标轴物理量、单位,在轴上每隔一定的间距按有效数字的位数标明数值; (3)图上的连线不一定通过所有的数据点,而应尽量使数据点合理地分布在线的两侧; (4)作图时常通过选取适当的坐标轴使图线线性化,即 “化曲为直 ”。 返回 2 图象法处理数据的缺点 ( 1) 在图 纸上连线时有较大的主观任意性。 ( 2) 连线的粗细、图纸的大小、图纸本身的均匀程度等,都对结果的准确性有影响。 二、易错易混要明了 ( 1) 注意区别纵、横坐标轴的物理意义,标度及单位。 ( 2) 图线的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 返回 点此进入“专题特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