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省招警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142114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8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江西省招警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2年江西省招警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2年江西省招警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2年江西省招警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2年江西省招警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江西省招警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江西省招警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江西省招警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成公教育言语理解与表达1、全国各族人民万分高兴,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热烈( C )伟大的历史性胜利。A. 祝贺 B. 祝福 C. 庆祝 D. 庆贺2、在具体战斗中,哪怕敌人兵力很少,你也不能( A )他,而要谨慎地对付他。A. 轻视 B. 藐视 C. 鄙视 D. 蔑视3、那个老汉是个( B )的人,不知道你的苦处,你不必见怪难受。A. 直言不讳 B. 心直口快 C. 毋庸讳言 D. 笑容可掬4、政府机关( B )用行政方法管理企业,无法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A. 纯粹 B. 单纯 C. 纯洁 D. 纯正5、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加紧科学研究,早日把科学真

2、理( C )给人民。A. 传布 B. 传达 C. 传播 D. 教布6、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是共产党( A )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A. 区别 B. 分别 C. 差别 D. 分辨7、见群众不宣传、不( A ) 、不演说、不调查、不询问,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把一个共产党员混同于一个普通老百姓。A. 鼓动 B. 鼓舞 C. 鼓励 D. 煽动8、老猎人被这个狡猾的狍子引到这长不见山沟里来,又( C )又生气。A. 懊表 B. 懊悔 C. 懊恼 D. 悔恨9、柱上雕刻的幡龙,距今虽近千年,仍然像要飞动,不能不叹服木质的( )与工艺的( D )A. 优秀 精巧 B. 优良 精

3、粹C. 优异 精巧 D. 优良 精巧10、县委对因老、积病等原因不再担任领导工作的人,都作了妥善的( B )A. 安排 B. 安置 C. 安顿 D. 安放11、下列语句没有错误的是( D )A. 关于人类的起源,专家们众说纷纭,至今莫衷一是B. 不法商人出售次品不退货,支吾其何C. 他感到自己读书太少,难以旁征博引D. 年轻人不要循规蹈矩,要敢于创新12、下列语句表达正确的是( D )A. 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全体员工的情绪很高涨B. 各位同志们,我们今天的庆祝晚会就要开始了C. 我很担心怕他把这件事情忘记了D. 他说话总是慢慢吞吞的13、由于小陈没有深入调查,凭主面想象写了一些不恰当的情

4、节, ( A )大大降低了文章的思想高度。A. 因此 B. 反而 C. 竟然 D. 而且14、下列语句表达正确的是( D )A. 有相当一批流行歌手,由于本身文化素质不高,逐渐失去了听众,已成明日黄花B. CBA、甲 B 联赛粉墨登场C. 他在本届奥运会再次蝉联个人项目的冠军D. 小伙子平常很注意身体锻炼,结实的身体显得非常健壮题目详解:A 错在明日黄花,明日黄花是指比喻过时或无意义的事物;B 项错在粉墨登场,粉墨登场形容坏人登上政治舞台;C 项错在再次蝉联,语义重复。15、下列文字语句排序最好的是:( B )再偏僻的小镇,最大最好的建筑一定是教堂因为,西方人把肉体和灵魂分开,肉体的强壮不能保

5、证灵魂就一定健康教堂是一个通道,让个人的灵魂和永恒的上帝沟通西部的文化讲灵魂A. B. C. D. 16、下列语句没有表达歧义的是:( C )A. 他邀请了王明和李刚的朋友去参加舞会B. 她是唯一的来自民营企业的女代表C. 观众尽情地欣赏了艺术团的许多精彩表演D. 反对欺负自己的同学17、下列句子中引号运用正确的是( C )A. 同学们实习回来,有很多体会,刘燕对大家说, “她不但了解了社会,同时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学不到的专业技术。 ”B. 孔子说:“但者人也,亲之为大”。C. 这家店面换了好几次招牌,前几天改成了“ 天成玉器行”。D. “这不是真的, ”他说, “看到了事故发生时的情景”。18

6、、文学不是空中楼阁,她一定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当中的;_B_。我们只有把作家的作品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加以考察,才能确定其特有的价值,才不会流于空泛。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选项是:( )A. 特定的物质环境是文学发展的根本B. 个作家的精神生活也离不开他的物质环境C. 脱离特定时间空间的文学是不存在的D. 考察文学产生的物质环境显得尤为重要19、下列句中属于递进关系复合句是( B )A. 他虽然参加了一些轻微的劳动,但没干多久就回宿舍休息了B. 这不仅是丢了一双袜子,而且是丢了艰苦朴素的传统C. 他因为生病,就没有来上班D. 个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既取决于产量,又取决于质量20、下列语句表达没

7、有语病的是:( D )A. 他们都能讲地方的方言,能说 “庄户话”B. 他养的猪,不但数量最多,而且质量最好,还学会了给母猪接生C. 永远也搞不清她在哪儿练得这么大海量D. 登高远眺,高高的山峦连绵起伏21、由于肯尼亚人对中国越来越感兴趣,当地媒体涉华报道也不断增多,一家肯尼亚报纸就曾刊题为打破对中国误解的文章,文章配发“中国制造都是便宜货”、 “北京是自行车王国”以及“中国人痛恨美国人” 等错误看法。作者在引言中写道,一旦去过中国,这些迷思和误解都将不攻自破。对这短话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D )A. 肯尼亚对中国充满了误解B. 鼓励肯尼亚人到中国旅游C. 中国应该让肯尼亚人更多的了解中国D

8、. 肯尼亚媒体涉华报道不断增多,为当地人们了解中国提供了帮助22、中国社会科学院某课题组的调研显示,面对日益严重的个人信息滥用状况,仅有 4%左右的公众中进行了投诉或起诉,其中仅有 8.1%的人通过投诉达到了目的,其他的或者因为处理机构推诿,搪塞而不了了之,可能也是因为当时人预料到无法通过投诉得到救济而中途放弃。对这段文字理解错的是:( A )A. 在个人信息遭到滥用的人群中,有 8.1%的人通过投诉达到维权目的B. 处理个人信息的机构不作为导致个人信息维权困难C. 对个人信息的滥用,有 4%的人进行投诉或起诉D. 不能通过投诉,诉讼得到救济是人们放弃维护个人信息权利的原因之一23、在社会上一

9、直流行一种“哲学无用论”。一些人认为,哲学不能为我们提供具体的知识,因而不能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任何具体的帮助,也不能帮我们获得实际的利益,因此,哲学是没有用的。这种哲学无用论错误的根源就是因为他们混淆了哲学与科学的功能,为人提供对象的知识是科学的功能,哲学本来就不为人们提供具体的知识,因此这只能说明哲学不具有科学的用途,而不能说明哲学没有哲学的用途。这一段话的主旨是( B )A. 社会上一直流行着哲学无用论B. 哲学无用论的错误根源在于混淆哲学与科学的功能C. 科学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对象的知识D. 哲学不应该有科学的用途24、社会管理创新就是要在解决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上下功夫,实实

10、在在地做工作,结合实际,破解难题就是创新,做好转型期的社会管理工作,必须统筹民生、发展、稳定,把民生作为第一目标,努力实现全面、动态、可持续的社会和谐稳定。下列阐述最切合文意的是(A )A. 社会管理的首要目标是民生B. 社会管理创新的首要目标是民生C. 转型期的社会管理非常复杂D. 墨守成规绝不是创新25、扩大内需主要指扩大民间消费,也就是说,要提高民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扩大投资可以扩大需求,扩大政府消费也能够扩大需求,但是与扩大民间消费相比,二者都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且副作用大,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对于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D )A. 政府消费不利于扩大内需B. 扩大投资不

11、利于扩大内需C. 历史经验证明扩大内需副作用大D. 扩大民间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26、科学技术本身并不是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既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依赖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的不断调整,还要仰仗着意识形态,即价值观念的更新,这三个因素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根据这段话可以认为:( B )A. 科学技术根本就不是生产力B. 生产力的发展是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和社会制度的不断调整和意识形态的更新C. 决定生产力发展的最重要的是社会制度的不断调整D. 决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价值现的不断更新套题根据下列文字,回答问题。当下,最需要培育的好“种子”,首先是在脑子里,不能只把引进洋品种当作“与

12、时俱进”,还自以为得了风气之先,忙不停地总结报告,而一谈起自身的种业发展,就大摆困难,畏首畏尾。要知道培育好好种子,一定的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越是有困难,就越需要一种志气和眼光,越需要依靠改革和科学方法。离开这一点,就可能存在短期行为,顾此失彼,甚至迷失方向,贻误大局。我们现在需要面壁十年的诚信修炼和十年磨一剑的坚强意志。有了这些好养料,还愁好种子不面世么?1).下列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 D )A. 引进洋种子是“与时俱进”精神的体现B. 好种子是通过人们的大脑想象出来的C. 物质条件是培养出好种子的根本要素D. 培育出自家的好种子,关键在于自身的志气和眼光2).“有了这些好养料,还愁好种

13、子不面世么”,这句话中“养料”的意思是:( A )A. 志气和眼光 B. 肥料 C. 引进的种子 D. 原有的好种子28、 (套题)根据下列文字,回答问题。陈寅恪倡导为人治学当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他对学生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人讲过的。 ”他读书时,习惯将自己的考证、注释、心得写在书籍的书眉上。他的文章有独特风格,他总是习惯于先引上若干条史料,然后再加上一段按语的做法。给人的感觉,他更像是没有经过加工的读书札记。1).陈寅恪独特的文章风格说明( C )A. 陈寅恪的文章写得很高妙B. 陈寅恪“自由

14、之思想 ”的学术精神C. 陈寅恪“独立精神 ”的学术精神D. 陈寅恪善于使用史料,发前人所未发2).文中所引陈寅恪的话,目的在于表现( A )A. 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为人治学精神B. 陈寅恪标新立异的授课风格C. 陈寅恪学识非常渊博D. 陈寅恪在学术上无比自信29、 (套题)根据下列文字,回答问题。有些学者和媒体把“国富” 与“民富”并立或对立起来的提法,并不确切。就“ 国富”来说,经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也就是“国富”确实大大增强了,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前二位。但是,我国人均 GDP 还不到日本的1/10,仍位列世界100名之后,所以不能说国家已经很富。就“民富

15、”来说,也不能简单地讲现在是“民不富”或“ 民穷”。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部分人群已经非常富裕。据估计,2009年我国百万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数达67万户,居世界第三;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富翁人数仅次于美国,名列全球第二。而与此同时,大部分国民确实富得不够,甚至很穷。所以,一方面内需不足,消费率低;一方面市场奢侈品热销,居世界第二。所以说,国民有富有穷,不能一概而论,不能说“民穷” 或“ 民不富 ”。1).根据文意, “国富”与“ 民富”的关系是( D )A. 统一的 B. 对立的C. 二者无关 D. 文中没有说明2).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C )A. 我国并不富裕B. 我国国民并不富裕C. 将“国富 ”与“民富” 对立的提法不确切D. 既不能说“民富”,也不能说“民穷”30、根据下列文字,回答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城市“三废”的大量排放,以及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杀虫剂等化学物质,农用耕地大量被污染,加上大量位于城市中心区和城郊地区的工业企业搬迁遗留的污染场地,使得我国土地污染日趋严重。土壤受污染引发的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事件越来越多,主要是由于土壤污染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作物或水中积累,并通过食物链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