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141440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改善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改善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改善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改善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改善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改善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一如何改善阅读方法和提高阅读能力阅读不再视为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被看作读者和作品及作者之间的主动交流。阅读前,读者可以通过文中的关键词启发自己的相关背景知识,或者对文章的文要内容或主题进行预测。例:Meaning of words do not usually stay the some. As time passes, words often come to mean more or less than they used to.在这段文字中,我们抓住关键词 not stay the same(不再保持同一意思) ,more or less(或多或少),used to(过去常常) ;我们就

2、可以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以下预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词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些词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有些赋予了新意,有些词退出了舞台,完成了它的使命。举例说明某些词语的差异引起这些词变化的原因这种阅读方式,叫掠读(skimming),掠读便于读者了解阅读材料的大概内容,对其形成一个粗略的印象。在实际阅读时,读者没有必要研读全文,只要浏览阅读材料中的内容提要,前言,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开头和结尾即可。除此之外,还有查读(scanning).即读者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在大量的阅读材料中寻找一个特定信息(日期,数字,专有名词等)的具体位置,如同在词典里查找单词。读者不需要逐行进行

3、阅读,也不必考虑文章的大意或文章的结构布局。Scanning 的具体步骤如下:记住所要寻找的特定信息;快速沿纸页自上而下扫视,期待着相关信息的出现;必要时,读者可适当停留,辨别是否找到了特定信息;若非如此,应当即继续检索(查读).文章的第一句就是主题句,文章讲的是词义变化。所以题 1 的答案就不难找出;从文中的第二段可回答题 2;从文章最后一段列举 loaf 和 bread 两词。可以说明这两个词的词义与过去完全不同,所以题 3 就容易找到答案了。阅读能力通常包括两个方面,即阅读速度和理解的准确性。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同小孩走路一样,只有通过阅读才能获得。所以,我们要主动去实践。语言学家皮亚杰指出

4、:“认识既不发端于主体,也不发端于客体,而是发端于联系主客体的动作和活动。主体通过积极的活动,在形成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自己的认识结构。”尽管老师教了我们许多阅读的方法和技能,如果我们不参与进去,不去实践,一切都为零。现谈谈快速阅读(fast reading).所谓快速阅读就是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阅读,并达到较高的理解正确率,是阅读训练的主要的目的之一。快速阅读训练有助于在保证理解准确的基础上提高阅读速度。另外,纠正不良阅读习惯,例如,回头重读,出声阅读,手指阅读和摇头阅读等,也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在英语阅读中通常有 bottom-up 和 top-down 两中阅读方法。前者的阅读顺序为:单词句

5、子 段落 全文:而后者正好相反,强调先激发读者的背景,知识,从具体入手,抓文章思想,关注主要情节。正确的阅读方法有利于我们提高阅读技能;高效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要永远记住: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Reading Practice 2 现根据以上讲述的方法,对以下文章进行快速阅读。试试你是否把握了全文的主题。2从文章的标题和第一段的第一句,我们就可以知道该文主要介绍如何利用雨水的形成过程来防止水灾。我们知道水灾是由雨水过多引起。威吓还要用雨水来防止水灾,于是我们就要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于是我们的阅读注意力就要 放在 why(原因) ,how(如何操作)的疑

6、问上。关注主要情节,检索所出现的数据及关键词语。关键词语:made to fall in句子 Is it possible to make clouds give up their rain? Yes, it is, damage would be reduce by 40%-50%段落 As you probably know, clouds are caused by air containing water-vapor.(最后一段的全文) 这样我们就对全文的文旨一目了然。根据 make to fall in这一段可知防止水灾的一个方法就是设法让雨云不能到达海岸,即让雨水降落在大海里,故题

7、 1 选 D; 根据句子:Is it possible to make clouds give up their rain? Yes, it is”. 我们知道让雨云不下雨是可能,虽然不能完全控制所有的雨云,但 10%的频率和 15%的数量是可以做到的。这样就可以减少 40%-50%的损失。通过第三段内容可知雨是怎样形成的。由于云是由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形成的,当空气不断上升,冷却,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当小水滴越来越大无法再漂浮在空中时就变成了雨。由此可知句中的 it 指“空气” 。所以题 2 选 D。题 3 是道概括题。只读第三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This is the cause of rai

8、n”故题 3 选 B。题 4 根据第三段内容可知,随着空气不断上升,水蒸气变成了小水滴,因此水蒸气遇冷才会变成水。这就告诉我们空气上升越高,温度就越低,故选 C 项。二关于阅读理解的命题及题解规律我们在做阅读理解题时,不仅要具备读懂文章的能力,还须适当了解命题者通常就哪些类型的信息点设题,以及设置什么样的干扰项。在考试中,我们许多同学动动了文章却做错了题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上学期(20032004 第二学期)的期终考试中的阅读理解题,极少有同学得高分的。其原因之一就是不熟悉相关的命题规律,理不清解题思路。语篇中的信息可分为内容方面的基本信息和文字形式的附加信息。所谓基本信息,就是我们所说的表层理

9、解,通常指文中描述的各种事实,事实之间的关系(因果,转折,递进或让步),以及作者或主人公的主观认识/附加信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深层理解,通常指语篇的话题范围,作者的用意,词语的选用,也就是读者要透过字里行间来出隐含信息,即作者在文章中以委婉的方式间接地,隐含地,而不是直接地,明确地表达的信息,如作者的态度,观点,写作意图,写作背景等等。阅读理解出考查语篇的基本信息外,设置什么样的干扰项也决定着阅读理解的难度。我们有时答不对阅读理解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不能全面认识答案与干扰项之间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正确选项与干扰项之间应有三中不同的关系。干扰项与文章内容相矛盾,正确选项与干扰项之间为正与误的关系。干

10、扰项与文章内容不矛盾,但在文章中没有相关的支持信息,正确选项与干扰项之间为实与虚的关系。干扰项不仅与文章内容相符,而且在文中可以找到相关的信息支持点,其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在某种程度上偏离了题目的要求,这时干扰项与答案之间为正与偏的关系。其具体表现经常是合理关联与不合理关联,准确概括与不准确概括之间的错位。不合理关联就是把文章的深层或表层错误地联系在一起。不准确概括就是指不能准却地按题目的要求概括或提取文中的深层或表层信息,具体表现为涵盖过宽或过窄以及视角错位。Reading Practice 3试读文章,以检验自己是否准确把握文章的主题,能否按题目要求,排除干扰项 3三如何破解阅读理解题为了体

11、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和保证试题的区分度,NMET(全国英语高考考试)在阅读理解方面采取了以下的措施:文章的长度增加,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加大。语篇结构更加复杂化。作者在表述问题时使用多种组篇手段和修辞方法,是行文跳跃比较大,叙述顺序富于变化,隐含信息较多。增加了句子的长度,文章中句子的平均约为 18 个词左右。符合现代语言学关于文章可读性的衡量标准。需要处理的生词增多。从 1999 年起,对于文中出现的大纲词汇以外的词,凡是能用构词法知识判出词性和词义的都不作为生词处理,不再给予汉语注释。通观历年 NMET 阅读理解题考查的内容,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1)短文旨意; (2)文中细节;(3)深层含义;(

12、4)推理判断;(5)猜测词义破解阅读理解中的细节性问题此类试题要求读者利用文章所提供的具体信息来回答问题,答题根据可以在阅读材料中直接找到。细节性问题的命题方法是选出原文中的一句话或片语,然后用同义表达作为正确选项来提问。虽然答案有时与原文出处在文字表达上不想一致,但所用词语意义非常接近,有时甚至原文的话就出现在选项中。细节性问题有两种形式:完全式和不完全式。例如:(1)What were things like in the 1980s when accidents happened?(完全式)(2)The suns light travels slowly when _.(不完全式)做细节

13、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每篇文章不论长短都有其中心思想,用以支持和发展中心思想的具体信息就是命题时的重要依据。答题时,读者要围绕中心思想,特别留意阅读材料中的有关数字,时间,专有名词,原因和特点等具体信息。题干中的标志语是从阅读材料中快速寻找答题依据的“路标”。最常见的就是用引语所标识的关键词或标明的标语所在的具体行数。例如:The authors attitude toward “most economists in the United State(line 1)can best be described as_. 另外,题干中的地名,人名,数字,日期,专有名词也是寻找正确的路标。做这

14、种题型往往需要运用检索阅读即查读(scanning)方法,即要注意题干中的标识语,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在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一个特定信息(日期,数字,专有名词等)的具体位置。读者不必逐行阅读,也不必考虑文章的结构布局。Scanning 的具体步骤为:(a).要时刻记住所需要寻找的特定信息;(b).应该快速沿纸页或栏目自上而下扫视,时刻期待着相关信息的出现;(c).必要时可适当停留,辨别是否找到了特定的信息 .Reading Practice 4试读以下文章,能否找到题干中的细节性问题.如何破解推测作者写作意图的题目要想正确推测作者的写作意图,不但要清楚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4作者论

15、述的重心或方法,以及作者所列举材料的详细安排等。常见的推测作者写作意图的题型有以下集中形式:The author writes this passage to_.The author in this passage intends to_.The authors main purpose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_推测写作意图的题和了解文章大意有所不同,后者要知道的文章中心思想是什么:而前者是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例如,一篇报道有关美国离婚内容的文章,其中心思想可能是高离婚率对美国社会,家庭,当事者以及他们子女的影响,而作者写着篇文章的目的却是要引起社

16、会关注,或要人们对离婚持谨慎态度。作者通常采用的论述方法有: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自己的观点;只介绍和传递信息,并不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多方面表述意义或重要性;分析某事物的危险性,并提出警告;从多方面或多角度分析原因或因素;用事实或数据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告知某项,建议或解决方法的可行性等。5先读文章还是先读问题是先读文章还是先读问题,这与一个人的阅读习惯和试题的性质有关,本身并无优势之分。但是,有针对性地和有选择性地阅读肯定比漫无目的地阅读的文章的效率要高得多。就高考中的阅读理解而言,通常有以下几种阅读顺序:Passage-Questions-Passage;Questions-Passage-Questions 和 Passage-Question-ke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