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郑思亭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141438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郑思亭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郑思亭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郑思亭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郑思亭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郑思亭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郑思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郑思亭(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问题宿州学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工程学院 郑思亭摘要:文章从大学教育的“通才教育”教育理论出发提出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的理念。综合国外大学课程综合化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特别是我国应用型本科发展的需要,对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的含义以及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的类型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课程课程主体观、课程应用观、课程设置综合观 、课程资源开发观等新观念。丰富了课程综合化的内涵,提出课程综合化包括:课程目标综合化、课程类型综合化、课程教学综合化的课程理念。设计了一些新型的综合性课程。为应用型本科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课程

2、综合化的类型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是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应用型本科教育包括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化、学科结构综合化、专业设置综合化、课程综合化的等一系列问题。课程综合化是大学教育综合化实施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直接和学生学习发生联系的环节,只有把这个环节设计好实施好才能对学生起到综合化教育教学的效果。因为不同大学培养目标不同、教学设施不同,综合化教学的体系和实施方式也会有很大差别。为增强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只就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进行一些研究。一、 从国外课程综合化发展趋势看我国课程综合化的改革2综合化是现代社会科技、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大学课程课程综合化是社会发

3、展综合化在高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大学课程综合化作为一种新的课程理念和改革趋势是 20 世纪尤其是 50年代以来,在欧美国家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1935 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专门举办过“综合”概念研讨会,1947 年成立综合教育研究中心。50 年代后,人本教育者从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理论出发,有力地推动了课程综合化的研究。从此,课程综合化日益成为社会主流课程理论之一,引导课程改革的实践,并逐步渗入到高等教育领域 1。大学课程综合化的理论基础是“通才教育”, 50、60 年代后世界范围兴起的新技术革命浪潮使“通才教育”逐渐深化成为当代高等教育一种极为重要的办学模式。所谓“通才教育”就是大学以“通才

4、”为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上强调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 ,以综合能力训练为取向的普通教育 2。美国的大学认为,综合性的课程教学体系更有利于培养现代人才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为此,他们在大学中开设了一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的综合性课程。法国的“富尔改革”也把课程的融合列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发展各学科课程之间的联系,创立新型综合课程。 其他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波兰、比利时等国家在大学课程综合化改革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建国前我国高等教育受欧美通才教育思想的影响 ,我国也形成了以“通才教育”思想为指导的“通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学课程也基本上是综合化的。3从国外的课程综合看:哈佛的综合课程称为“

5、核心课程” , 他们认为学课程,可以使学生“批判地了解和初步熟悉一些知识的主要方面,使其知道怎样获得和运用知识,以及这些知识对他们个人有什么意义”。因此,他们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认科学综合为: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哲学分析,外语和文化、自然科学和数学等。日本名古屋大学从培养具有高度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综合的判断力、丰富的人性、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探究心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以及身心健康的人才入手。 名古屋大学的课程体系包括四个部分:专业类课程、主题课程、开放课程、语言文化综合课程。其中主题课程系全校公共课程,分为基本主题课和综合课两种。基本主题课包含三个主题:世界与日本;科学与信息;健康与体育

6、。各主题之下可设有若干分支主题,并围绕分支主题开设一系列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适应日本社会国际化、信息化、高龄化的发展趋势,使其掌握与现代日本社会的上述三大基本问题相关的知识,淡化文理科的界限,让学生了解当今人类社会许多重要问题。 综合课程是全方位的,不仅将课程内容综合,任课教师也从跨学科的角度合理配备。 法国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也认识到课程综合化的重要性,认为专业人员的培养单靠知识积累已经远远不够,大学必须通过综合培养,使他们不仅能适应企业对技术和经济的需要,同时还要能适应市场的变化,从一个领域能顺利转到另一个领域,并且具有解决现4实问题的综合性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职业也发生较大

7、的变化,传统的技术和制造行业就业人员越来越少,新兴行业如信息、管理、服务业、科研等职业需求越来越多。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学生构建起新的综合性知识结构。以上资料说明美日法三国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课程的综合化、注重课程知识的迁移性价值,在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多的灵活性。结合我们国家实际和大学实际 ,特别是根据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条件、师资条件和生存的外部环境。我认为应用型本科的课程综合化改革应从教育理念更新开始,建立以学生综合能力为出发点的形式综合和内容综合的综合课程教学体系。打破课程知识过于学术化、课程内容过于学科化、课程教学过于强调学术性的落后状况。国内关于高校课程综合化的内涵,一直有两种狭义的理解

8、:一种意见认为课程综合化就是仅仅将分化了的学科要素相互联系起来。另一种观点认为,课程综合化包含两方面,一是学科之间的综合,二是学科与生活主题的综合 3。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的职业与专业已经不在存在着必然联系,相当一部分学生就业的职业与所需专业没有多大联系。这是由专业的有限性,而职业发展的多样性确定。国外的“通才教育”观同样适合与我国的本科教育。因此,我认为课程综合化是由学生成人与成才以及就业需要的教育目标确定的,教育目标的综合决定了实现教育目标的课程的综合,课程综合化是通过课程类型的综合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来实现。什么是课程类型的综合、课程内容的综合。我们在下一个问题中作进一步的分析。5二、应用型本科

9、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课程综合化理念的确立 应用型本科课程观确立的出发点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就业与职业发展需要。从上述目标出发确立的基本课程观就是课程综合化。课程综合化不仅体现大学学科结构、课程结构,还应体现在人才培养结构上,特别是学生素质结构综合化是应用型本科适应社会需要的具体表现。社会活动与管理中不仅需要专业化、专门化的人才,更需要大量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因为很多工作是综合性很强的事情,需要具备综合能力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使应用性教育发展改革的导向。如何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需要我们在培养目标、学科结构、专业结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体现综合化。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如何实现课程综合

10、化。首先我们应确立应用型本科的课程观念:课程含义、课程主体观、课程应用观、课程设置综合观 、课程资源开发观。由于我们没有科学的课程观念,往往把学科理解为课程,把教学理解为教书(或传授知识) ,导致我们大学的教学基本停留在靠经验进行学科知识传授的层次。为正本清源,建立科学的课程理念。课程是什么?课程是以一定学科或活动为基础,在一定课程目标指引下进行的师生互动的共同教学活动过程。这里包含四个因素:课程主体、课程目标、学科或活动和教学。课程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也就是说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的。例如美国哈佛大学罗尔斯教授用十五年时间创立的正义课就是如此;课程目标是根据学生发现需要和课程性质决定的,由

11、于学生发展需要的多样性,课程目标也呈现6多样性或综合性;学科或活动是课程确立的基础,学科是课程的知识基础,活动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基础。有些课程以学科为基础,有些课程以活动为基础,这是根据课程的目标确定的;教学是课程实施的过程,没有教学课程目标无法实现,课程也就无法存在。通过对课程含义和课程主体的认识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属性课程的应用性、综合性以及课程开发的观念也就自然形成了。如何理解课程的应用性、综合性和开发性观念呢,下面我们作进一步的分析:何为应用观,就是课程应体现其应用性。课程应用性是相对与课程理论性或学术性来说的,课程理论性或学术性人才培养突出的是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理论思维能力或学术思维能力

12、;课程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含义是指学生行为能力为主、技术能力为辅教育,人才培养以技术管理型和管理型人才为主。这也是应用型本科区别于研究型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关键。研究型院校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或学术思维能力,人才培养以学术性人才为主;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人才培养以技术性人才为主。应用性人才的综合能力表现为认知能力应用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三个方面。认知能力分为智力和学习能力,这是应用思维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基础,也是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基础之一;应用思维能力表现为解决问题的方案设计能力、或计划能力等,这是应用性人才成才的关键;行为能力分为: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和事务处理能力、沟通

13、和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7应用型本科培养目标是应用性人才,所谓应用性人才培养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要培养各种类型的应用性人才,一般来说包括技术型、管理型和技术管理型三种类型。学校可以有多种专业,但他的培养的人才不外乎就这三种,只不过类型不同综合程度不同,比如技术管理型人才的综合性就高于其他两种类型;另一方面,从人才个体来看,不管是那一类型的人才需要的知识、能力和人格都是多方面的、应用性的。由于社会职业的变化(职业技术的综合,比如从机床操作到数控机床操作,就需要增加计算机等技术知识)和流动以及学校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的差异(我国大学设有 200 多个专业,社会职业划分为近 20

14、00 种) 。专业设置与社会职业种类以及职业流动和变化很不适应,专业学习要适应职业需要就要增加专业的综合性,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一方面学生毕业更容易就业;另一方面学院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合社会的需要。目前大学生就业中有一半学生所学专业与选择的职业不对口。因此应用型本科要让大学生能尽快就业、适应非专业就业的需要,以及社会职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需要,就要确立综合性人才培养目标,注重专业教育的综合性。如果从大学生就业和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两个方面需要来说,应用型本科应确立就业与职业教育至上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开发观是适应学生发展需要,依据学生能力发展和人格培养的需要开设新型的课程。比如学生就业后需要很

15、强的沟通能力,学校就需要开设专门的能培养学生沟通能力课程,而在以前的课程8设置中是没有这样一门课程的。因此,我们要确立课程开发观念,以满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这也是“以人为本”观念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根据我们认识的课程观应如何实现课程综合化的理念呢,下面我们作进一步的探讨。三、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的具体形式根据应用型本科课程综合化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要求, 我们应确立以综合知识为基础、综合应用能力主导、人格教育为导向的课程综合化。由于大学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能力体系和人格系统较为复杂以及专业划分的不同,学生个性成长发展需要的不同。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体系必然呈现其复杂性和综合性。课程综

16、合化包括:课程目标综合化、课程类型综合化、课程教学综合化。(一) 、课程目标综合化是由应用型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决定的,课程目标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综合化应体现为,应用综合知识结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能力培养和完整人格塑造。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知识的应用综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类型课程来实现;应用性复合型人才培养,在课程教育中要注重行为能力培养和不同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培养;完整人格塑造主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学院的隐性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课程来完成。(二) 、课程类型综合化。课程类型的综合是指从课程形式设置上体现课程应用性综合化。具体的课程设置类型大体可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专题课程、技能课程等。对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大家都比较熟悉这里不再作分析,下9面主要就综合型课程进行一些分析:综合型课程可以分为: 大型综合课、微型综合课、专业综合课非专业综合课、综合思维能力训练课、综合行为能力训练课。培养文化思维范式的综合课程。东西方文化综合课、社会综合课、 “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