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童古诗词歌曲的创作

平***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8.17KB
约38页
文档ID:20102750
儿童古诗词歌曲的创作_第1页
1/38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创 作绪 论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指 专 门 为 儿 童 而 创 作 的 古 诗 词 歌 曲 一 、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作 曲 者 应 该 具 备 的 基 本 条 件 :( 一 ) 具 备 广 义 的 中 国 文 化 背 景 ,掌 握 具 体 的 语 言 学 知 识广 义 的 中 国 文 化 背 景 也 就 是 人 们 常 说 的 “文 化 底 蕴 ”, 指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作曲 者 要 具 备 中 国 历 史 、 哲 学 、 美 学 、 文 学 和 中 国 传 统 音 乐 等 方 面 的 基 本 知 识 和 感 性 经验 , 对 中 国 音 乐 尤 其 是 曲 学 ( 指 戏 曲 、文 人 音 乐 和 古 诗 词 吟 诵 ) 要 有 明 确 的 概 念、 丰 富 的 积 淀 和 敏 锐 的 感 性 经 验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作 曲 者 还 必 须 具 备 一 定 的 语 言 学知 识 , 掌 握 汉 语 发 音 的 基 本 规 律 , 掌 握 古 诗 词 格 律 的 知 识 , 能 吟 诵 古 诗 词 并 了 解 古 诗词 吟 诵 的 技 术 要 点 。

懂 文 化 、 懂 语 言 , 是 作 曲 者 进 行 古 诗 词 歌 曲 创 作 的 前 提 条 件 二 ) 掌 握 较 全 面 的 作 曲 技 术进 行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创 作 当 然 需 要 一 定 的 作 曲 技 术 , 本 书 所 说 的 作 曲 技 术 既 包 含 西洋 音 乐 的 作 曲 技 术 又 包 含 中 国 传 统 音 乐 ( 包 括 戏 曲 ) 的 作 曲 技 术 ( 三 ) 全 面 、准 确 地 把 握 儿 童 的 歌 唱 心 理 和 歌 唱 能 力要 想 在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创 作 中 处 理 好 歌 曲 与 儿 童 之 间 的 关 系 , 不 了 解 儿 童 的 歌唱 能 力 和 歌 唱 心 理 是 不 可 思 议 的 全 面 、 准 确 地 把 握 儿 童 的 歌 唱 心 理 和 歌 唱 能 力 , 目的 是 明 确 创 作 对 象 、 有 的 放 矢 , 使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创 作 既 不 是 仅 仅 为 少 数 具 有 特 殊歌 唱 才 能 的 儿 童 而 创 作 , 又 能 够 避 免 简 单 化 。

二 、 优 秀 的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审 美 特 征( 一 ) 古 风 古 韵“古 风 古 韵 ”有 着 非 常 精 确 的 技 术 内 涵 具 体 来 说 , 古 风 古 韵 的 审 美 特 征 体 现 于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创 作 中 的 三 个 技 术 要 点 之 上 :1. 处 理 好 歌 曲 ( 旋 律 +伴 奏 ) 与 古 诗 词 意 境 之 间 的 文 化 关 系 ;2. 处 理 好 歌 曲 的 旋 律 与 古 诗 词 语 言 之 间 的 字 声 关 系 ;3. 处 理 好 歌 曲 的 音 乐 发 展 逻 辑 与 古 诗 词 文 学 发 展 逻 辑 之 间 的 结 构 关 系 二 ) 符 合 近 现 代 人 的 音 乐 审 美 心 理这 似 乎 又 是 一 个 抽 象 概 念 其 实 不 然 音 乐 审 美 心 理 是 非 常 具 体 的 对 此 问 题 两种 截 然 相 反 的 观 点 , 有 的 听 众 会 说 : “古 诗 词 歌 曲 应 该 古 风 古 韵 , 应 该 用 古 琴 、 萧这 样 的 乐 器 来 配 伴 奏 , 为 什 么 要 用 钢 琴 呢 ? 用 钢 琴 伴 奏 唱 古 诗 感 觉 怪 怪 的 , 有 点 儿 不伦 不 类 。

”还 有 的 听 众 会 说 :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是 给 儿 童 听 、 给 儿 童 唱 的 , 伴 奏 的音 乐 为 什 么 那 么 慢 、 那 么 沉 闷 呀 ? 应 该 欢 快 一 些 ……”这 一 类 听 众 认 为 古 琴 、 萧、 二 胡 、 埙 等 乐 器 太 悲 凉 , 太 沉 闷 , 不 赞 成 给 儿 童 听 这 样 的 音 乐 针 对 同 样 一 个 问 题 , 之 所 以 会 出 现 这 样 的 分 歧 , 根 源 就 在 音 乐 审 美 心 理 不 同 不同 时 期 、 不 同 地 域 、 不 同 教 育 背 景 、 工 作 背 景 和 生 活 背 景 的 人 会 形 成 各 不 相 同 的 音 乐审 美 心 理 , 例 如 长 期 从 事 儿 童 教 育 的 幼 儿 园 教 师 、 中 小 学 音 乐 教 师 , 她 们 对 儿 童 古 诗词 歌 曲 音 乐 风 格 的 心 理 期 待 会 倾 向 于 “欢 快 活 泼 ”; 喜 欢 国 乐 ( 古 琴 、 萧 等 ) 、喜 欢 读 古 诗 文 的 人 对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心 理 期 待 会 倾 向 于 慢 慢 悠 悠 、 “古 风 古 韵”……作 为 作 曲 者 , 究 竟 应 该 如 何 解 决 这 种 分 歧 呢 ? 要 平 衡 好 “古 ”与 “今 ”之 间的 尺 度 。

三 ) 适 合 于 特 定 年 龄 段 、特 定 歌 唱 能 力 层 次 的 儿 童 歌 唱根 据 歌 唱 能 力 , 我 们 可 以 把 儿 童 分 为 两 类 : 一 类 是 少 数 具 有 特 殊 歌 唱 才 能 的 儿 童; 另 一 类 是 不 具 备 特 殊 歌 唱 才 能 的 普 通 儿 童 , 这 一 类 儿 童 占 绝 大 多 数 我 们 所 设 定 的创 作 对 象 是 占 绝 大 多 数 的 后 一 类 儿 童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创 作 的 总 的 原 则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创 作 总 的 原 则 可 以 概 括 为 六 个 字 : 既 诗 化 、 又 儿 化 现 分 别 论 述如 下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创 作 中 的 诗 化 原 则研 究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创 作 中 的 诗 化 原 则 , 就 是 研 究 如 何 正 确 处 理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创 作 中 古 诗 词 与 歌 曲 之 间 的 关 系 诗 化 原 则 ——指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音 乐 ( 旋 律 +伴 奏 ) 要 有 古 诗 词 的 韵 味 , 能够 表 现 古 诗 词 的 意 境 美 和 声 律 美 。

诗 化 原 则 是 所 有 古 诗 词 歌 曲 ( 包 括 艺 术 歌 曲 、 流 行歌 曲 、 儿 童 歌 曲 ) 的 共 性 特 征 诗 化 原 则 在 具 体 作 曲 技 术 上 的 要 求 是 , 在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创 作 中 必 须 处 理 好 以下 三 对 关 系 :文 化 关 系 ——古 诗 词 的 意 境 与 歌 曲 音 乐 (旋 律 +伴 奏 )之 间 的 关 系字 声 关 系 ——古 诗 词 的 声 律 (平 仄 )与 歌 曲 旋 律 之 间 的 关 系结 构 关 系 ——古 诗 词 的 文 学 结 构 与 歌 曲 音 乐 结 构 之 间 的 关 系一 、 论 文 化 关 系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创 作 诗 化 原 则 中 的 文 化 关 系 指 古 诗 词 的 意 境 与 歌 曲 音 乐 之 间 的 关系 : 音 乐 ( 特 别 是 伴 奏 ) 要 再 现 古 诗 词 里 的 “境 象 ”——基 本 情 感 、 基 本 色 调 ,景 、 物 和 人 物 活 动 情 景 ; 音 乐 要 表 现 古 诗 词 里 的 “意 象 ”——作 曲 者 基 于 自 己 的生 活 阅 历 、 文 化 背 景 和 审 美 价 值 观 “主 观 地 ”用 音 乐 去 表 现 古 诗 词 里 深 层 的 思 想 和情 感 , 音 乐 要 表 现 古 诗 词 的 韵 味 。

古 诗 词 的 意 境 具 体 地 体 现 于 歌 曲 的 速 度 、 力 度 、 节奏 和 色 彩 ( 和 声 、 配 器 、 织 体 ) 诸 要 素 中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创 作 中 古 诗 词 与 歌 曲 音 乐 之 间 的 文 化 关 系 既 存 在 着 表 层 的 、 客 观的 再 现 关 系 , 又 存 在 着 深 层 的 、 主 观 的 表 现 关 系 ( 一 )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中 音 乐 与 古 诗 之 间 的 表 层 关 系 ——再 现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中 音 乐 与 古 诗 词 之 间 的 表 层 关 系 , 指 音 乐 要 客 观 、 忠 实 地 再 现 诗人 在 诗 作 中 所 表 达 的 基 本 情 感 和 基 本 色 调 , 要 再 现 诗 作 中 所 呈 现 的 景 、 物 和 人 物 活 动情 景 1.音 乐 对 古 诗 词 里 的 基 本 情 感 和 基 本 色 调 的 再 现诗 人 在 古 诗 词 里 所 表 达 的 基 本 情 感 和 基 本 色 调 是 客 观 的 , 作 曲 者 应 该 客 观 、 忠 实地 再 现 这 一 部 分 内 容 。

儿 童 古 诗 词 歌 曲 的 音 乐 对 古 诗 词 里 的 基 本 情 感 和 基 本 色 调 的 再现 只 有 两 种 , 要 么 正 确 , 要 么 错 误 诗 人 在 古 诗 词 里 表 达 思 想 情 感 的 方 式 有 两 种 : 一 种 是 直 抒 胸 臆 , 一 种 是 托 物 言 情、 托 物 言 志 ( 间 接 抒 发 ) 直 抒 胸 臆 的 古 诗 词 , 如 :谱 例 1-1 (唐 )李 绅 诗 谷 建 芬 曲 《悯 农 》诗 人 在 题 目 中 直 接 点 明 了 这 首 诗 的 情 感 基 调 : “悯 ”——悲 悯 、 同 情 , 表 达对 社 会 底 层 劳 动 人 民 的 深 切 同 情 但 这 首 歌 曲 的 速 度 是 每 分 钟 188 拍 , 节 奏 热 烈、 力 度 强 劲 , 歌 曲 给 人 最 直 观 的 印 象 是 “欢 天 喜 地 ”, 属 于 儿 童 舞 蹈 音 乐 的 风 格 很 显 然 , 这 首 歌 曲 的 音 乐 与 这 首 诗 的 情 感 基 调 是 互 相 矛 盾 的 在 这 首 歌 曲 的 创 作 中, 音 乐 对 古 诗 词 基 本 情 感 的 再 现 是 错 误 的 , 作 曲 者 对 音 乐 与 古 诗 词 之 间 文 化 关 系 的 处理 是 失 败 的 。

《 咏 鹅 》 这 首 诗 是 诗 人 7 岁 时 写 的 , 表 现 儿 童 看 见 鹅 在 水 中 嬉 戏 时 惊 喜 的 心 情 歌 曲 的 速 度 约 每 分 钟 86 拍 , 在 前 奏 中 用 钢 琴 的 中 低 音 区 模 拟 鹅 走 路 时 一 拐 一 拐 的样 子 , 用 高 音 区 清 脆 的 音 响 模 拟 鹅 “嘎 、嘎 、嘎 ”的 叫 声 前 奏 过 后 用 清 脆 的 童 声把 “鹅 、鹅 、鹅 ”三 个 字 念 出 来 , 这 三 个 “鹅 ”字 的 声 调 一 个 比 一 个 高 , 把 儿 童 看见 鹅 的 一 刹 那 惊 喜 的 表 情 准 确 地 再 现 出 来 了 像 《 悯 农 》 和 《 咏 鹅 》 这 种 直 抒 胸臆 的 古 诗 词 , 其 情 感 基 调 和 基 本 色 调 是 非 常 直 观 的 , 作 曲 者 在 创 作 中 对 古 诗 词 的 这 一部 分 客 观 的 内 涵 的 再 现 一 般 不 会 出 现 错 误 谱 例 1-1 的 作 曲 者 在 创 作 中 对 古 诗 词与 音 乐 之 间 文 化 关 系 的 处 理 所 犯 的 “基 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