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20094105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2012年全国高考(北京卷)语文及试题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8 页2012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 8 页,150 分,考试时长 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选择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辍笔 谈笑风生 间(jin)或 李代桃僵( jing)B. 针灸 仗义执言 蹙(ch )额 毛骨悚(sng)然C. 蹂躏 再接再励 檄(x)文 百舸(g)争流D垫付 绿草如茵 游说(shu ) 乳臭(ch u)未干1、 【答案】A【解析】B 仗义执言,蹙(c)额,C

2、再接再厉,百舸( )争流,D 绿草如茵,乳臭(xi)未干。2.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据悉,一种新型的袖珍电脑将亮相本届科博会,它采用语言输入、太阳能供电,具体高雅、时尚、方面、环保的功能和作用。B依据欧洲银行已完成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各国接受测试的 91 家大小银行,只用 7加未能符合规定的 6%的一级资本比率。 来源:学科网C. 老北京四合院处于皇城天子脚下,受到等级制度的严格约束,在形制,格局方面难免会用千篇一律,显得呆板而缺乏创意。D. 大型情景剧音舞诗画天安门 ,一开就采用“幻影成像”与舞台真人的互动,营造远古“北京人”穿越时空向人们跑 来。2、 【答案】C【解析】A“高

3、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 B“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3.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籽油能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心血管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A必须 抑止 防治 B.必须 抑制 防止C. 必需 抑止 防治 D.必需 抑制 防止3、 【答案】D【解析】 “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 不能“ (制)止 ”,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

4、。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 发生” , “发生”只能“防止” 但没法“防治”。4.在文中横线出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时是( )如果有黑洞撞向地球,那么_。当然,你听到的不是声波,而是引力波,因为_。当黑洞靠近时,引力波会“挤压”内耳骨,产生类似照相机闪光灯充电是发出的咝咝声。尽管天文学家认为,_,但正常情况下,_。 引力波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 你会听到它悄然逼近的声音 引力波是听不到 声波在真空中无法传播A. B. C. D. 第 2 页 共 8 页B.4、 【答案】BC.【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 ,排除C、D。再看第二空,只

5、有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 ,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5.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英国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创作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与中国元朝关汉卿创 作的窦娥冤 ,二者同属戏剧艺术。B杜甫的蜀相和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都是咏史抒怀诗词的代表作,前者借诸葛言志,后者托周瑜抒怀。C从先秦诗经 楚辞到唐宋诗词,再到明清诗文,作品的句式呈现以下共同特点:多用对偶,骈散相同,错落有致。D 聊斋志异叙述的一些故事从内容上说是荒诞的、超现实的,但书中的许多细节又极具真实感,细腻而生动。5、 【答案】C【解析】 “多用对偶骈散相间”不是前述所有文学体裁

6、的共同特点,例如“骈散相间”就不能用以形容诗经和唐诗等体裁。二、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来源:Z*xx*k.Com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故贫甚,然独好周人急。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人殆之,不肯舍。杖踵疑门,告曰:“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疑许诺,延就坐,汛室,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景淳流涕曰:“我累君矣。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原自取之

7、。 ”疑曰:“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景淳曰:“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在见好就 收囊,志其数而封识之。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至。及二子至,取囊按籍而还之。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踰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见疑者皆曰:“善士

8、,善士!”疑读数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太史氏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来源:Z+xx+k.Com注:执业: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汛室:汛,洒水。汛室,指打扫房间。6.下列词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假:借用B景淳竟死 竟:居然C.反赆以货,遗归 赆:赠送D人用是多疑名 多:称赞6、 【答案】B【解析】此处“竟” 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 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 。第 3

9、 页 共 8 页7.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 不相同的一项是( ) 人莫舍我 然独好周人急A B吾宁舍之而受祸 然其行最著恐为他人得 何以为报C D 倘育而为风露所感 妻卧草中以号7、 【答案】D【解析】A 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B 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 但是”。C 两个“ 为” 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D 前“以”是表反问的 “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 “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饰。尽管前“以”不好翻译,但后“以”用法比较明确,用代入比较法即可知道两“以”不同。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仗踵疑

10、门,告曰拄杖走到张疑门前,对他说B 不少见颜面没有稍微路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C 志其数而封识之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D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8、 【答案】D【解析】 “寄其里人家” 译为“ 寄送给景淳家 ”有误。从下文可知,李疑是写信让范景淳的两个儿子来取包裹的,因此之前肯定没有寄送包裹的事情。此处的“寄”是“寄存”的意思, “其里人家”指的是李疑的邻居家。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章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却不取回报。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

11、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D 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9、 【答案】C【解析】文中说“不取其报” 是说李疑不要这个妇人报答,不是“此人不知感恩”。三、本大题共有 4 个小题,共 30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0、11 题。柳堤春 江 水 正 平 , 密 树 听 啼 莺 。 十 里 笼 睛 苑 , 千 条 锁 故 营 。 雨 香 飞 燕 促 , 风 暖 落 花 轻 。 更 欲 劳 攀 折 , 年 年 还 自 生 。10、 ( 7 分 ) 来 源 :学 科 网 下 列 对 本 事 的 赏 析 , 不 正 确 的 是 ( 3 分 )A 一 二 句 点 题

12、, 写 “春 江 ”暗 含 江 边 之 “堤 ”, 写 “密 树 ”点 出 堤 上 之“柳 ”。第 4 页 共 8 页B 三四句承题, “十里”承“春江” ,写堤长;“千条”承“密树” ,状柳茂。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D “啼 莺 ”“飞燕” “风暖” “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答案】C【解析】三四两句并非纯写晴天景色,十里笼晴苑是化用“台城柳”典故,千条锁故营则是暗指“细柳营” ,这两句主要目的是为了扣住“ 柳” 这一咏写重点。五六两句也不仅是雨天景色, “风暖落花轻”应是晴天。更重要的问题是三四五六四句的手法绝非以静衬动,因

13、为其中动景是飞燕落花,但本诗的核心书写对象则是柳,如果说成是以静衬动,则是以柳树去衬托飞燕落花,主次完全颠倒了。相反,此处应是以动衬静。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 香 飞 燕 促 ”中却说雨“香” ,这是用嗅觉来变大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方法。下列诗句中“香”子的运用和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 分)来源:学。科。网A 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 (唐郑谷阙下春日 )B 蒹 葭 影 里 和 烟 卧 , 菡 萏 香 中 带 雨 披 。 ( 宋 杨 朴 莎 衣 )C 几 经 夜 雨 香 犹 在 , 染 尽 胭 脂 画 不 错 。 ( 宋 刘 子 翚海棠花 )D 映 日 暖 云 流 似 水 , 浥 尘 香

14、 雨 润 如 膏 。 ( 明 邱 睿 都 城 春 日 )【答案】DE【解析】读题干可知,本题需要选出的是用“嗅觉”表达“ 触觉 ”和“ 视觉”,因此即使考生不了解“通感移觉” 的概念,也应该知道此“ 香”绝非嗅觉上的香味。选项 ABC 写的都是真实的花香,因此全部排除。11、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 (白日依山尽)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人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期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 (不少于 150 字) (10 分)来源11、 【答案】略【解析】本题在题干要求里需要答出两层次要点:1,任选上文一首诗或自选另一首诗,归纳概括出诗中的“景” 和“ 理”分别是什么内容;2,在此基础上分析“ 景”与“理”之间的逻辑联系,为什么从这部分内容可以过渡到下一层意思。考生须答全两个层次,并且注意语言文字的流畅表述和层次感。字数需要达到要求。:学科网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5 分)扁 鹊 见 秦 武 王 武 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