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一章第6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200733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名师对话》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一章第6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与名师对话》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一章第6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与名师对话》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一章第6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与名师对话》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一章第6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与名师对话》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一章第6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名师对话》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一章第6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名师对话》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一章第6讲 实验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一、实验目的 ( 1 ) 利用打点纸带探究小车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2 ) 能画出小车运动的 v t 图象,并根据图象求 速度 加速度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二、实验原理 1 打点计时器 ( 1 ) 作用:计时仪器,每隔 打一次点 ( 2 ) 工作条件 电磁打点计时器: 4 V 6 V 的 电源 电火花计时器: 的交流电源 s 交流 220 V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 3

2、) 纸带上各点的意义 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 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 的 情况 位置 运动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2 利用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 ( 1 )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不同时刻的速度分别为 v 1 、 v 2 、 v 3 、 v 4 、 ,若 v 2 v 1 v 3 v 2 v 4 v 3 ,则说明物体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量相等,由此说明物体在 做 直线运动,即 a v 1t 1 v 2t 2 . 匀变速 ( 2 )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 x 1 、x 2 、

3、 x 3 、 x 4 ,若 x x 2 x 1 x 3 x 2 x 4 x 3 ,则说明物体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且 x .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3 速度、加速度的求解方法 ( 1 ) “ 平均速度法 ” 求速度 即 v n x n x n 12 T,如下图所示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 2 ) 由纸带求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逐差法:即根据 3 T 为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 ,求出 a12 、 a 2 2 、 a 3 2 ,再算出 a 1 、 a 2 、 a 3 的平均值即为物体运动的 图象法:即先根据

4、vn 12 n 点时纸带的瞬时速度,后作出 v t 图象,图象的 即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加速度 斜率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三、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 、纸带、细绳、钩码、 、导线、电源、复写纸片 小车 刻度尺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四、实验过程 1 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 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钩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实验装

5、置见下图,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3 把小车停在 处,先 ,后 ,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换上新纸带,重复三次 靠近打点计时器 接通电源 放开小车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4 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开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确定好计数始点,并标明 0 、 1 、 2 、3 、 4 ,测量各计数点到 0 点的距离 d ,记录并填入表中 . 位置编号 0 1 2 3

6、 4 5 6 时间 t/s d/m x/m v/(ms 1)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5. 计算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x 1 、 x 2 、 x 3 . 6 利用 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各计数点 1 、 2 、 3 、 4 、 5 的瞬时速度,填入上面的表格中 7 增减所挂钩码数,再做两次实验 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五、误差分析 1 小车拉着纸带所做的加速运动中加速度不恒定,这样测量得到的加速度只能是所测量段的 平均加速度 2 纸带运动时打点不稳定引起测量误差 3 纸带上

7、计数点间距离测量带来偶然误差 ( 如距离较小时的测量误差 )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4 计数点间距离测量应从所标出的 0 、 1 、 2 、 3 中的 0 点开始,分别测出 0 1 、 0 2 、 0 3 之间的距离,然后计算 0 1 、 1 2 、 2 3 间的距离分别表示为 x 1 、 x 2 、 x 3 ,这样可以减小因测量带来的偶然误差 5 小车运动中受摩擦力变化产生误差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六、注意事项 1 开始释放小车时,应使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 2 应该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当小车到达滑轮前

8、及时用手按住 3 先断开电源, 再取下纸带 4 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如打出的点较轻或是短线时,应调整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5 选择一条理想的纸带,是指纸带上的点迹清晰,适当舍弃点密集部分,适当选取计数点 ( 注意计数点与计时点的区别 ) ,弄清楚所选的时间间隔 T 等于多少 6 每打好一条纸带,将定位轴上的复写纸换个位置,以保证打点清晰 ( 注意此项只对于电磁打点计时器 )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7 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一次测出各计数点与第 0 个计数点的距离,再逐个计算 x 1 、

9、 x 2 、 x 3 ,读数时应估读到 0 . 1 8 尽可能保证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是: ( 1 ) 细 绳尽可能与板面保持平行; ( 2 ) 滑轮和车轮灵活; ( 3 ) 长木板表面粗糙程度、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的摩擦基本保持一致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七、实验改进 钩码带动小车做加速运动时,因受轨道等各方面的影响,致使小车加速度不恒定,即小车不能真正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因此可用阻力小的气垫导轨替代长木板,用频闪照相或光电计时的办法替代打点计时器,可避免由于电源频率不稳定,造成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不完全相等,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考点互动探究 基

10、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考向一 实验操作技巧的考查 关于 “ 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的实验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也不能一端高一端低 B 在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C 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开始打点后再释放小车 D 要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使小车停止运动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尝试解答】 长木板不能侧向倾斜,但可以一端高一端低, 故 A 错实验时,为了能在纸带上得到较多的点迹,释放小车前,小车应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B 对;如果先释放小车,可能纸带上打不上几个点

11、,故 C 对;为了保护小车,避免落地摔坏,在小车到达定滑轮前要用手使小车停止运动, 【答案】 A 凡是应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都 必须先接通电源,等打点稳定后,再释放纸带本实验要保护小车,以免摔坏 .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考向二 处理及误差分析 某同学用下图甲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g ,所用交流电频率为 5 0 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 0 号计数点,然后每隔两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有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图乙所示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 ( T 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 :

12、方法 A :由 g1 g 2 , g5取平均值 g 8 . 6 6 7 m / 方法 B :由 g12 , g 2 2 , g 3 2 ,取平均值g 8 . 6 7 3 m /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从数据处理方法看,在 x 1 、 x 2 、 x 3 、 x 4 、 x 5 、 x 6 中,对实验结果起作用的:方法 A 中有 _ _ _ _ _ _ _ _ ;方法 B 中有 _ _ _ _ _ _ _ _ 因此,选择方法 _ _ _ _ _ _ _ _ ( A 或 B ) 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 _ _ _ _ _ _ _ ( 系统或偶然 ) 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试举出两条 )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解析】 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对纸带数据的处理,可以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数值 方法 A : g 2 所以方法 A 中只有 考点互动探究 基础知识回顾 与名师对话 高考总复习 物理 课标版 方法 B : g 2 2 23 所以方法 B 中 此选择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