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05492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细胞自噬对衰老的调节【关键词】 细胞自噬;衰老;长寿信号途径;自噬信号通路细胞内损伤物质的积累是所有衰老细胞的普遍特征,能导致生命有机体生存能力降低。细胞自噬能够降解受损蛋白质和衰老或损伤细胞器等细胞结构,是细胞内主要的异化途径,参与衰老以及与衰老相关的各种病理过程。近年来研究发现,衰老进程中,细胞自噬活动下调,而对各种长寿突变体的研究表明自噬活动是寿命延长所必需的,多种自噬相关基因或蛋白直接受长寿途径的调节15 ,这些发现都支持细胞自噬是各种真核生物衰老非常重要的调节机制。1 衰老进程中自噬活动下调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与年龄相关的细胞自噬活动下降能影响细胞功能,引起各种衰老表现。在哺乳动物衰

2、老过程中巨自噬和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活动(CMA)下降6,7 ,CMA 的效率降低,将受损蛋白结合在溶酶体膜上及转运进入溶酶体的活动明显减弱。CMA 是通过以热休克蛋白 70(HSP70)为主的分子伴侣,特异性的识别结合被降解的蛋白,然后在溶酶体膜上的受体 LAMP2A(Lamp2A)作用下,转运到溶酶体内进行降解的过程。研究发现衰老过程中 CMA2效率的降低是由于溶酶体膜上的受体 LAMP2A 表达随着衰老进程进行性地减少造成的。进一步的研究表明7 ,在转基因鼠中阻止衰老引起的 LAMP2A 的表达减少,即使在老龄的细胞中,CMA依然保持活跃的功能,尤其重要的是,CMA 功能的维持与减低细胞内

3、有害蛋白的积累和改善肝功能密切相关。除了 CMA,衰老过程中哺乳动物组织细胞的巨自噬活动可能也受到抑制,大量的研究表明,衰老能够影响巨自噬活动,尤其是影响巨自噬对功能缺陷的线粒体的降解3,8 。对线虫的研究发现两种自噬基因沉默的野生型线虫和 DAF2 突变体的寿命会缩短 9 。另外,对其他真核生物,如酵母、果蝇等的研究也观察到了自噬对衰老的调节作用10 。对拟南芥研究发现,剔除自噬相关基因(Atg)Atg7、Atg4 和Atg9,植物能正常生长,但是却加速叶片衰老,增强对病原菌和碳饥饿的超敏反应11 。2 自噬活动增强具有抗衰老作用细胞自噬通过保证细胞蛋白质组稳定和细胞器更新能阻止或者减缓细胞

4、衰老进程。有研究认为抗脂药物的抗衰老作用可能是基于细胞自噬活动的增强12 。用雷帕霉素或者海藻糖处理增强自噬的降解作用,可能对帕金森综合征等蛋白沉积性疾病模型具有治疗作用13 。最近研究表明,一种 p62 蛋白在通过自噬摄取泛素化蛋白聚合物的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p62 能与聚泛素化蛋白结合形成3聚合物,也能与自噬效应蛋白 LC3 (LC3)相互作用,介导自噬对蛋白聚合物的摄取。p62 缺乏能引起小鼠肝细胞和神经元细胞蛋白聚合物的沉积14 。线虫是细胞衰老和长寿研究常用的模式生物之一5 。研究发现,线虫 DAF2 功能缺失突变能够诱导成虫表现出滞育样的代谢变化,明显延长线虫的寿命。而线虫与哺乳类

5、 Beclin1 基因同源的自噬基因 bec1 是线虫 DAF2 功能缺失突变体耐受态形成和寿命延长所必需的,显然线虫耐受态的形成和寿命的延长与自噬率的增加有关15 。在线虫或者哺乳动物,限制热量都是延长寿命的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手段。限制饮食的过程中能诱导自噬的发生,抑制自噬对进食充足线虫的寿命没有影响,而影响限制饮食线虫的寿命,自噬对饮食限制的反应受到转录调节。同时还发现,寿命延长除了需要诱导自噬发生,还需一种转录因子 DAF16/FoxO 的表达,研究者认为自噬为细胞提供新的物质来源,而转录因子DAF16/FoxO 负责将这些原材料转化为保护性的蛋白以延长线虫的寿命16 。另外有研究认为自噬

6、激活的水平对线虫寿命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理水平下,能够促进生存,而低于或者超过生理水平都引起线虫的死亡17 。对线虫的研究还发现,在 DAF2 突变体中自噬的增加能够增强对 淀粉样蛋白的降解,以对抗衰老过程线虫细4胞淀粉样物质积累引起的蛋白毒性18 。3 长寿途径与自噬的调节随着在细胞水平上自噬对衰老调节作用的认识,人们开始进一步在分子水平上探讨调节自噬和衰老的信号通路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近年来,对于调节自噬降解活动的信号通路有了一定的认识,尤其是 mTOR 信号通路和 Beclin 1 的调节作用。而且研究发现调节抗逆境和抗衰老进程的长寿途径,如 FoxO3,NFB ,p53 和 SIR

7、T1 等对自噬活动也具有有力的调节作用。mTOR 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连接胰岛素、生长因子等上游信号对 Atg1 复合物等下游效应物的作用,是自噬的负调控因子19 。NFB 信号系统是细胞对抗细胞损伤和环境伤害的防御机制诱导的重要信号通路,研究发现,NFB 信号通路通过激活 mTOR 激酶而抑制肿瘤坏死因 TNF 诱导的自噬,或者通过下调 Beclin 1 和 Atg5 的表达抑制巨自噬活动。NFB 信号通路与自噬之间存在交叉对话,激活NFB 的上游激酶 IKK 和 NIK 都是自噬作用的靶蛋白 20 ,21 。SIRT1 是哺乳动物的一种沉默因子,是酵母 Sir2 蛋白的同源物,Sir

8、2 蛋白是公认的酵母抗逆和长寿因子,转录因子 FoxO 家族是调节细胞代谢、增殖和抗逆的重要因素,线虫 FoxOs 就是调节耐受态5形成和寿命极限的主要因素15 。最近的研究发现 STRT1 和FoxO3 相关的信号通路参与对哺乳动物自噬的调节。研究表明,在体外培养的细胞或者转基因鼠体内,SIRT1 能够激活自噬作用,SIRT1/转基因鼠的一些表型和 Atg5/小鼠相似。研究还发现,SIRT1 与自噬蛋白 Atg5,Atg7 和 Atg8 的去乙酰化有关,表明长寿基因 sir2 和自噬降解过程的相关性。最近有研究发现,FoxO3 能够诱导 LC3 和 Bnip3 等激活自噬活动的蛋白表达,而促

9、进细胞降解作用,维持生物体的能量代谢22 。机体细胞脱离衰老过程可能会发生癌变,p53 是一种抑癌基因,它的失活能引起肿瘤发生。p53 对自噬作用跟细胞状态有关,有研究发现,p53 能抑制 mTOR 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发生 23 ,相反另一研究发现,p53 表达下调能够激活细胞的自噬活动24 。对携带 p53 活性片段的转基因鼠的研究发现,可能是由于细胞自噬的抑制和细胞凋亡诱导而表现出早老症状,而携带完整的 p53 及其等位基因和 Arf 的转基因鼠,能够激活 p53 的表达,使 p53 表达适度增加,但是却表现出衰老延迟。由此推测可能 p53Arf 信号通路诱导p53 在特定位置表达的适度增加

10、能够抑制 mTOR,激活自噬,而p53 的过量表达或者乙酰化增加活性增强,却抑制自噬,表现出早老的症状25 。4 结论与展望6近年来人们开始关注自噬对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影响,同时,对于衰老过程的分子调节机制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自噬对于衰老进程以及衰老相关的疾病都具有调节作用,适度激活自噬能够延缓衰老,而且调节自噬和衰老的信号通路之间存在交叉重叠。对于二者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延缓衰老,并为蛋白沉积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向。虽然,对于自噬和衰老的相关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怎样在衰老细胞中诱导适度的自噬活动延迟衰老进程、氧化应激在衰老进程中是否对自噬具有抑制作用、SIRT1 是否通过自噬作用延长

11、寿命以及增强自噬活动的药物是否对蛋白沉积性疾病具有疗效等很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 Eskelinen EL,Saftig P.Autophagy a lysosomal degradation pathway with a central role in health and diseaseJ.Biochim Biophys Acta,2009;1793:66473.2 Kirkwood TBL.A systematic look at an old problemJ.Nature,2008;451: 6447.3 Vellai T.Autophagy genes and

12、agingJ.Cell Death Differ,2009;16: 94102.74 Vijg J.The role of DNA damage and repair in aging:new approaches to an old problemJ.Mech Aging Dev,2008 ;129: 498502.5 Thomas E.Johnso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2007:the premier model for the study of agingJ.Exp Gerontol,2008;43: 14.6 Cuervo AM.Autophagy and

13、aging: keeping that old broom workingJ. Trends Genet,2008;24: 60412.7 Zhang C,Cuervo AM.Restoration of 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 in aging liver improves cellular maintenance and hepatic functionJ.Nat Med,2008;14: 95965.8 Yen WL,Klionsky DJ.How to live long and prosper: autophagy,mitochondria,and a

14、gingJ.Physiology (Bethesda),2008 ; 23: 24862.9 Hars ES, Qi H,Ryazanov AG,et al.Autophagy regulates ageing in C.elegansJ.Autophagy,2007;3: 8935.10 Simonsen A,Cumming RC,Brech A,et al.Finley,promoting basal levels of autophagy in the nervous system enhances longevity and oxidant resistance in adult Dr

15、osophilaJ.Autophagy,2008;4 (2): 17684.11 Yoshimoto K,Hanaoka H,Sato S,et al.Processing of ATG8s,ubiquitinlike proteins,and their deconjugation by ATG4s are essential for plant autophagyJ.Plant Cell, 2004;16 (11): 296783.12 Donati A,Annamaria V,Gabriella C,et al.In vivo effect of an antilipolytic dru

16、g (3,50dimethylpyrazole) on autophagic proteolysis and autophagyrelated gene expression in rat liver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8;366: 78692.13 Ravikumar B,Vacher C,Berger Z,et al.Inhibition of mTOR induces autophagy and reduces toxicity of polyglutamine expansions in fly and mouse models of Huntington diseaseJ.Nat Genet,2004;36: 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