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02_B_沉积岩形成与演化-Y-B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03660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4.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H02_B_沉积岩形成与演化-Y-B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CH02_B_沉积岩形成与演化-Y-B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CH02_B_沉积岩形成与演化-Y-B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CH02_B_沉积岩形成与演化-Y-B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CH02_B_沉积岩形成与演化-Y-B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H02_B_沉积岩形成与演化-Y-B》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H02_B_沉积岩形成与演化-Y-B(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沉积岩的形成与演化,风化作用的产物及其它来源的沉积物质少量残留原地大部分将进入搬运状态向沉积盆地转移。沉积物在搬运中仍会发生机械破碎和化学分解新矿物介质搬运能力减弱,无力携带所搬运的沉积物沉积沉积下来的沉积物长期固定下来不再移动,地壳上升,侵蚀基准面下降,流体流速加快重新发生侵蚀并被再次被搬运,风化、搬运和沉积是三个连续而又独立的阶段,但有时相互交替和重复,尤其是搬运和沉积作用,是一对矛盾。,沉积物发生搬运和沉积的地质营力(搬运介质)流水风(大气)冰川重力生物,按沉积物被搬运和沉积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1.机械/物理搬运和沉积作用碎屑+新生成物质+火山碎屑+宇宙源物质2.化学搬运和沉积作

2、用溶解物质、深层卤水生物化学搬运和沉积作用溶解物质深层卤水生物源物质3.生物搬运和沉积作用生物源物质,一、流体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第二节 机械搬运与沉积作用,(一)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dudy,=,dudy,a,b,c,d,牛顿内摩擦定律,a:牛顿流体 水,空气,b:宾厄姆流体牙膏,高蜡低温原油水泥砂浆,c:拟塑性流体高分子聚合物溶液,血液,沙拉酱,d:膨胀流体高浓度挟砂水流,淀粉糊,阿拉伯树胶,非时变性非牛顿流体,(二)层流、紊流和雷诺数两种流动型态层流与紊流/湍流/涡流层流 紊流,雷诺数(Re, Reynolds numbers )层流和紊流的判别标准惯性力与粘滞力之间的关系,描述

3、流体的流动状态Re惯性力/粘滞力V2d2/VdVd/Re1 层流Re140 临界流Re 40 紊流,层流和紊流,紊流水体与固体边界接触处,流体运动型态仍属层流,称为层流底层。层流底层的厚度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减少。层流底层的存在对碎屑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使碎屑沉积物在其与流体之间的界面上发生沉积和搬运的交替作用。,(三)缓流、急流和佛罗德数(Fr)明渠水流急流、缓流和临界流三种流态判别标志为佛罗德数( Fr, Froude number )Fr惯性力/重力(V2/D)/gV2/(gD) 标志惯性力与重力之间的关系 描述流体的运动强度,Fr1:急流,水浅流急上部流动体制,高流态Fr

4、1:临界流,过渡流态Fr1:缓流,水深流缓下部流动体制,低流态,牵引流和重力流的区别,有重要地质意义的流体:,碎屑流(层流),牵引流(紊流),不同的流动机制产生不同的结构和构造可以用水力学机制来解释不同结构和构造自然界在的流体大多是紊流,紊流更为重要,牵引流沉积物重力流,牛顿流体非牛顿流体,层流紊流,急流缓流,二、碎屑颗粒在流水中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什么性质的流体?河水、海水、湖水、风、冰川物源区在哪儿?山区(剥蚀区)、陆地岸边搬运的起点在哪儿?山区(剥蚀区)、陆地岸边,(一)受力分析1.有效重力(w):颗粒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之差2.粘结力(Pc):颗粒表面的水膜所造成的粘结力 3.水平推移力(P

5、x):水流作用于颗粒顺水流方向的力4.垂直上举力(Py):垂直向上,产生原因:水体浮力(已计算在有效重力中);颗粒上下因流速差而引起的压力差;紊流中存在涡流的扬举作用/上举涡力,水流方向,(二)流体搬运碎屑物质的方式推移搬运(滚动+跳跃)床沙载荷(bed load),粗悬浮搬运悬移载荷(suspend load),细载荷:流体中被搬运的沉积物,也叫负载,负荷。,(三) 尤尔斯特隆图解开始搬运速度(V开):流水把处于静止状态的碎屑物质开始搬运走所需的流速继续搬运速度(V继):流水维持碎屑物质继续搬运所需要的流速。V开V继,两线:开始搬运曲线/继续搬运曲线三区:剥蚀区 / 搬运区 / 沉积区三段:

6、砾级 难搬易沉 山区粉砂和泥级 难搬难沉 深水砂级 易搬易沉 分布最广,搬运和沉积的决定因素粒径和流速,搬运区,侵蚀区,沉积区,泥粉砂砂砾,剥蚀区,沉积区,搬运区,(四)机械沉积作用主要是流水的动力不足以克服碎屑的重力时,碎屑物质就会沉积下来。碎屑物质在静水中下沉颗粒越大,比重越大,沉积速率就越大。,颗粒间的碰撞和摩擦流体对颗粒的分选作用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作用碎屑物质在长距离搬运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五)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中的变化矿物成分不稳定组分减少稳定组分增加粒度(颗粒大小)变细,分选变好颗粒形状圆度与球度变好,三、碎屑物质在海湖水体中的搬运 和沉积作用四、碎屑物质在空气中的搬运和沉

7、 积作用五、碎屑物质在冰川中的搬运和沉 积作用,第三节 化学搬运和沉积作用,搬运物质:溶解物质及部分新生成物质搬运方式:胶体溶液或真溶液Al、Fe、Mn、Si的氧化物难溶于水,常呈胶体溶液搬运;Ca、Na、Mg的盐类则常呈真溶液搬运,(一)胶体溶液的特点受重力影响极其微弱;扩散能力很弱;类型有正负之分正胶体,表面带正电荷,Fe、Al含水氧化物胶体;负胶体,表面带负电荷,Si、Mn氧化物,Pb、Cu硫化物;具有吸附现象,一、胶体溶液物质的搬运与沉积,胶体溶液-介于粗分散系(悬浮液)和离子分散系(真溶液)间,粒子直径介于1100m间,多呈分子状态。,(二)胶体溶液稳定的因素搬运布朗运动可抗衡重力作

8、用,不使胶粒下沉。同种电荷的胶粒之间的排斥力。扩散层和双电子层中反离子和溶剂的亲和作用,形成的溶剂化膜,缓冲和阻碍粒子的碰撞。溶解物质就可以胶体溶液的形式被搬运走。,(三)促使胶体聚集和沉淀的因素沉积原因1.正负胶体相遇“相互聚沉”。2.电解质作用3.蒸发作用4.穿透能力较强的辐射线5.溶液的pH和Eh值6.温度增加,剧烈振荡,大气放电,毛细管作用等。(四)胶体沉积物的特点,二、真溶液物质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真溶液物质:母岩风化产生的Cl、S、Ca、Na、Mg、K等还包括部分Fe、Mn、Al和硅。真溶液物质搬运及沉积作用的根本控制因素是溶解度。溶解度大,易搬难沉;反之,易沉难搬。,溶解度以外的

9、其它影响因素1.介质的酸碱度(pH值)(1)某些溶解物质的溶解度随pH值增大而变化酸性介质条件下,SiO2沉淀而CaCO3溶解在碱性介质中则相反。(2)随pH值变化,某些溶解物质沉淀形式不同铁pH23以Fe(OH)3沉淀,pH=5以Fe(OH)2沉淀。pH=67,溶液含CO2,以FeCO3沉淀。Fe2+和Fe3+沉淀时所需Eh值也不同。锰的情况同铁类似。,2.介质的氧化还原电位(Eh值)Eh值对铁、锰等变价元素的溶解和沉淀影响很大,3.温度和压力(1)一般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压力对溶液中CO2含量影响很大4.溶液中CO2的含量对碳酸盐的沉淀和溶解度有很大的影响CaCO3+CO2+

10、H2O=Ca(HCO3)2。CO2浓度增高,平衡向右移动,CaCO3溶解,反之,向左移动,CaCO3沉淀。水中CO2含量与温度、压力有关5.其它-气候、蒸发作用,第四节 生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生物作为一种搬运营力意义较小,沉积作用意义重大。藻类和细菌等微生物沉积作用巨大,数量多、分布广、繁殖快、适应性强,出现早。一、直接作用生物遗体直接堆积成岩或沉积矿床光合作用或吸取养料形成有机体,吸取介质中钙、磷、硅无机盐, 形成外壳和骨骼。有机质部分埋藏下来经生物化学演化,可形成石油、天然气、煤以及油页岩等。无机的生物外壳和骨骼经富集堆积后可形成岩石或矿床,如生物骨骼石灰岩、生物磷块岩、硅藻土、白垩等。有

11、些生物原来就营群体生活,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生物分泌作用以及生物粘结作用形成坚固骨架,不需要经过成岩作用就能直接成为岩石,如礁灰岩。,二、间接作用1.生物化学沉积作用是指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或生物遗体分解过程引起介质物理化学环境变化,使某些溶解物质沉淀,或由于有机质吸附作用使某些元素沉积。生物产生H2S、NH3、CH4、O2等气体或吸收CO2气体,影响介质环境的物化条件,使某些物质溶解或沉淀。有机质分解使介质变成还原环境。煤及黑色页岩中往往富集各种金属元素就是与有机质的吸附作用使得溶液中低浓度元素得以沉淀有关。2.生物物理沉积作用指生物在生命活动中通过捕获、粘结或障积等作用使沉积物沉淀。,第五节 沉

12、积分异作用,沉积分异作用概念母岩风化产物以及其他来源的沉积物在搬运和沉积过程中会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在地表依次沉积下来的现象,也叫地表沉积分异作用。机械分异作用:主要受物理原理支配,见于碎屑岩中;化学分异作用:主要受化学原理支配,见于溶解物质沉积过程,一、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和沉积的过程中,将按粒度、密度、形状、成分等差异发生有序沉积的现象物理分异与之对立的是“掺和作用”或“混合作用”、“混杂作用”。,碎屑物质在流水搬运中的变化矿物成分不稳定组分减少稳定组分增加粒度(颗粒大小)变细,分选变好颗粒形状圆度与球度变好,碎屑物质在流水中搬运及沉积过程中发生矿物成

13、分、粒度、形状等方面的变化是受颗粒间的碰撞和摩擦流体对颗粒的分选作用化学分解和机械破碎作用的影响与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机制不同!,1.颗粒大小分异从上游到下游,粒度由大到小、分选由差变好;2.比重分异体积小比重大和比重小体积大的沉积物可能一起堆积,如含金砾岩。3.形状分异片状颗粒比等轴粒状颗粒搬运得远;圆度和球度高的滚动颗粒更易于搬运。4.矿物成分分异 颗粒比重和形状同矿物成分密切相关,颗粒大小与矿物物性有关,如脆性、解理、硬度等,机械沉积分异结果随搬运距离的增长碎屑物质的矿物成分趋向简单稳定组分增多重矿物含量减少粒度变细分选、磨圆变好,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溶解物质由于化学活泼性或溶解度的差异,以

14、及受所处环境pH和Eh的影响,将按一定的顺序依次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现象。,氧化物磷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硫酸盐和卤化物,(普斯托瓦洛夫,1954),三、两种分异作用的关系及其地质意义并存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早些,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晚些。形成各种类型的机械沉积岩和化学沉积岩以及相应的沉积矿产,分异越彻底,对矿产形成越有利。,第六节 正常沉积作用和事件沉积作用(均变论和灾变论),一、正常沉积作用在正常情况或条件下发生的,有明显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的,缓慢的、均匀变化的沉积作用,一般发生在河流、湖泊和海洋。二 、事件沉积作用由于重力、洪水、火山爆发、风暴等因素所引起的阵发性的、突然性的或灾变性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15、也叫幕式沉积作用,三、两者关系可发生于同一沉积环境交替进行,互为消长关系垂向上任一剖面可由正常沉积和事件沉积的互层构成 对立统一论,第七节 沉积后作用,一、沉积后作用的概念沉积物形成以后到沉积岩的风化和变质作用以前这一演化阶段的所有变化和作用 广义的成岩作用,变质作用,成岩作用,自然界一般不存在此种状态,温度,深度,二、阶段划分方案很多:粘土矿物、煤岩学、地球化学环境、埋深、综合在生产和科研时间中,一般用中油集团公司的划分规范,同生期、早成岩期、晚成岩期和表生期四大阶段。,1.同生作用指沉积物刚刚沉积后而且尚与上覆水体相接触时的变化,也称为“海底风化作用”或“海解作用”。,2.准同生作用这一变化发生在同生作用后,沉积物已基本与水体脱离,但基本上还未脱离沉积时的环境主要指潮上带的疏松CaCO3沉积物被高镁粒间水白云化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