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2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0022469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编)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编)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编)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编)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一、 泌尿外科一般护理常规【1】 按外科一般护理常规。【2】 熟悉掌握泌尿系统的解剖及其生理功能,并了解疾病史。【3】 收集了解各种辅助检查的诊疗情况。【4】 注意病人的一般身体状况及主要脏器的功能状况。【5】 正确及时收集尿液标本,留中断尿做好会阴护理,留取 24h尿液标本时加防腐剂。【6】 尿路有引流管或感染者,要多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不少于2000ml。【7】 尿路感染者运用抗生素药及时、合理正确给药,结核病人给结核药物治疗及必要的隔离二、 泌尿外科手术前后一般护理【术前护理】【1】 术前做好心理护理,稳定病人情绪,尽力减轻病人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使病人有良好

2、的心情接受治疗。【2】 术前晚灌肠,手术涉及肠道者应术前 3d 即做肠道准备。【3】 应了解女病人有无妇科疾病,术前注意外阴清洁。2【术后护理】【1】 按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 注意定时观察生命体征、尿的变化、及时记录。【3】 了解各引流管的放置位置,并分别标记。【4】 做好引流管的固定,防止脱落,保持通畅,同时观察引流液的色、量、性质,正确及时做好记录。【5】 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有无渗血、渗液、漏尿。引流管接密封引流袋时要注意无菌操作,定时更换。【6】 膀胱冲洗者,尽量采取封闭式的冲洗引流。严格无菌操作,注意记录冲洗液的进出量,正确记录尿量。【7】 有留置导尿者要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做好会

3、阴护理,每周留取尿液。发现尿液有异常时及时留取尿标本作必要的检查,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8】 术后出现肠麻痹、腹胀、明显者应禁食,必要时胃肠减压,按胃肠减压护理。【9】 绝对卧床,高龄者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和压疮。【10】 心理有障碍时应及时做好心理护理。三、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护理【术前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2】 有泌尿系感染者,要观察感染控制情况。3【3】 有剧烈疼痛者,可用解痉止痛药。【4】 要了解对侧肾功能情况和凝血机制。【术后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血尿变化防止继发性出血。【3】 注意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

4、,发现引流管内为可凝固血性液时立即通知医生。【4】 观察有无尿瘘情况,肾周引流管至少保留 4d。【5】 平卧位少翻身,绝对卧床 12 周。【6】 待肠蠕动恢复后注意少吃含铁质的食物,并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四、 肾盂、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护理【术前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2】 了解对侧肾功能的情况。【3】 感染、非感染者均需使用抗生素。【4】 术前 1h 摄 x 线片,并将此片全套带入手术室。【术后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 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每 60min 一次,直至平稳。【3】 待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可改半卧位休息。4【4】 肠功能恢复后进流质、半流质、普食

5、。【5】 观察尿液的颜色是否加深。【6】 注意创口引流有无漏及尿外渗,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7】 输尿管切开取石者早期常有反射性肠胀气,须及时对症处理。【8】 肾盂造瘘者需冲洗肾盂时,注意冲洗量,不超过 510ml,注时速度要缓慢。肾盂造瘘管拔出前,行肾盂造影摄片,证实肾盂输尿管通畅,夹管 23d 无腰痛、腰酸,管周无漏尿,或者肾盂测压低于 0.981.96kPa(1012cmH2O )方可拔管。五、 肾造瘘术护理【术前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2】 了解两侧肾的形态和功能。【术后护理】【1】 无感染的肾造瘘术后应强调严格的无菌操作和护理。【2】 观察尿色和量的变化。血尿

6、明显时需及时通知医生。肾积水梗阻解除后的突然多尿,应按病情补充水、电解质,并分别记录肾造瘘管尿量及自行排尿量。【3】 血尿明显或有感染沉淀物较多情况下需用生理盐水或加入抗生素溶液作低压冲洗。5【4】 长期留置造瘘管,更换引流袋的时间为 34 周。如尿液沉淀物甚多者可服氯化胺,防止结石形成。【5】 拔除造瘘管前,需夹管观察腰酸、胀痛情况及管周有无漏尿,肾盂造影后决定拔管。六、 膀胱全切术护理【术前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2】 加强营养,1 周内给少渣、高蛋白、高热量饮食。贫血者输血,改善机体的耐受力。【3】 肠道准备:术前 3d 给少渣半流质饮食,2d 改流质,并给静脉补液,术前

7、 3d 口服肠道抗生素。术前晚、术日晨给清洁灌肠。【4】 女病人需消毒阴道。【术后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 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呼吸,每半小时 1 次,测 6 次平稳后改 2h 一次,直至稳定。并注意观察全身情况,做好心肺功能监测,必要时做血气分析。【3】 术后禁食,行胃肠减压者待肛门排气后根据医嘱拔除,并给流质饮食。【4】 病情许可,麻醉清醒,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半卧位休息。6【5】 按正规操作接好每根引流管,并做好标记,妥善固定,防止滑脱。【6】 保持每根引流管的通畅,分别正确记录排出量,肠代膀胱引流管用生理盐水或 4苏打水少量低压冲洗,防止肠道黏液堵塞引流管。【7】 注意

8、术后肠功能恢复及腹部情况,如有腹痛要详细检查,通知医生。【8】 注意观察切口敷料,避免腹壁造瘘口被腹带受压,注意观察肠管的色泽,防止发生乳头坏死。【9】 注意保护乳头周围皮肤,防止湿疹和糜烂的发生。【10】 按医嘱抽血化验,观察有无氮质血症和电解质紊乱。【11】 拔除代膀胱引流管后接上集尿袋,观察集尿效果,并随时给予调整。七、 膀胱部切输尿管移植术护理【术前护理】【1】 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2】 解膀胱内肿瘤分布情况及与输尿管口的关系。【3】 有出血者,应止血,必要时冲洗膀胱。【4】 留置导尿管者注意观察尿液的变化和引流的通畅。【术后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7【2】 术后注意

9、观察生命体征,根据医嘱执行。【3】 禁食至肛门排气后逐步改进饮食。【4】 嘱病人多饮水,达到内冲洗目的。【5】 持续性膀胱冲洗者的尿液,根据血色调节冲洗液的速度,尼奥色转清 12d 后可考虑停止冲洗。【6】 接耻骨后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液量及性质,发现尿瘘及时通知医生。【7】 有输尿管支架管,行管外引流者要注意妥善固定。8八、 前列腺增生症护理【术前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2】 检查心、肺、肝功能,了解病人的全身状况,做好老年病人的特殊护理。【3】 合并尿潴留,残余尿超过 80ml,有尿路感染或肾功能损害者,给留置导尿,充分引流,改善肾功能。也可作持续的膀胱生理盐水冲洗。有导尿

10、管者要保持尿液引流通畅,导尿管周围清洁。【4】 根据医嘱应用抗生素。【5】 术前短期内服雌激素,减少术中出血。【6】 行膀胱镜检查后腰观察尿液的变化。【7】 根据老年人的心态,针对性做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后护理】【1】 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有无出血情况。【3】 膀胱冲洗根据尿色调节冲洗液的速度,出血量大时呈直线冲洗,并要记录冲洗液的量,正确记录进出量,有血块堵塞及时抽出血块,保持通畅。【4】 有不稳定性膀胱的情况出现时,一方面做好心理疏导,另一方9面可用镇静、镇痛解痉药物,尿道口有溢血、溢尿时要及时做好尿道口清洁护理。【5】 禁食,卧床期间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

11、,预防并发症的出现。【6】 术后观察耻骨后引流管内的引流液,常规 34d 无引流液即可拔除。【7】 术后保持大便通畅,可给缓泻剂,以免过度用腹压引起前列腺窝出血。【8】 观察有无因留置导尿而引起的附睾并发症,如高热、睾痛,及时通知医生。【9】 前列腺电切者,术后注意观察意识,水,电解质的情况,防止脑水肿及电解质紊乱。【10】 有膀胱造瘘者,术后 10d 左右可以拔除,膀胱造瘘基本愈合后可拔除气囊导尿。10睾丸肿瘤的护理【临床表现】【1】 睾丸疼痛性肿大,质坚实伴沉重感。【2】 转移癌症症状【3】 其他,男乳发育,恶液质。【护理要点】术前【1】 按泌尿外科术前做好准备。【2】 协助做好必要检查。

12、术后【1】 按泌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2】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创伤性休克的发生。【3】 严防肾功能衰竭,严密观察并记录 24h 进出量。【4】 注意观察腹部情况,有无肠坏死并引起的腹膜炎症状以及肠功能恢复。11【5】 术后禁食,待肠功能恢复,根据医嘱饮食。【6】 有胃肠减压管着,按胃肠减压管护理【7】 加强抗生素的应用,注意切口敷料干燥,注意体温的变化,防止感染。【8】 加强引流管的护理,注意淋巴瘘的发生。【9】 睾丸摘除术后,伤口用沙袋压迫 6 至 12h 防止出血泌尿外科实验室检查1 尿液检查【1】 尿常规;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最基本的检查项目,包括尿液的物理

13、检查、化学定性和显微镜检查。正常尿液呈淡黄、透明、弱酸性、中性或碱性。大量蔬菜饮食或感染时尿液 PH 升高,而大量蛋白质饮食尿液 pH 降低。正常尿液尿糖阴性,含极微量蛋白。离心沉淀后尿沉淀进行显微镜检查,观察有无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管型及结晶尿。【2】 尿三杯实验;用于初步诊断镜下血尿或脓尿的来源12和病变部位。第一杯尿液异常,提示病变在尿道;第二杯尿液异常提示病变在后尿道、膀胱颈部或膀胱三角区;三杯尿液均异常,提示病变在膀胱或以上部位。【3】 尿细菌学检查;用于泌尿感染的诊断的诊断和临床用药指导,常用方法有直接涂片检查和尿培养。器械检查常用器械检查【1】 导尿;目前常用带有气囊的 Foley,规格以法制 F 为计量单位,21F 表示其周劲为 21cm,直径为 7cm。成人导尿检查,一般选 16F 导尿管为宜。前列腺增生生病人急性尿潴留时,普通导尿管不易插入,可选择导尿管尖端细而稍弯的前列腺导尿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