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教案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20022359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月、日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年、月、日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年、月、日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年、月、日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年、月、日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月、日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月、日教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年、月、日教学内容:教本 44-57 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 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3、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4、使学生在发现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特点,以及认识 24 时计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

2、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认识年、月、日、时等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本单元内容知识点多,如大月、小月,平年、闰年,季度与季节,普通计时法与 24 时计时法。但只要沿着一年有几个月,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天有多少个小时这样的线索去展开,就能把上述知识点组成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构,从而也就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教学难点:求简单经过的时间。这是因为求经过时间不仅需要正确理解时间的不同表示方法,而且常常不便于列出算式,学生对此需要有一个由生疏到熟悉适应的过程。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课时:6 课时课题:认识年、月、日 第(1)课时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观察、统计等过程,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

3、系,并能正确判断大月、小月。2.通过年、月、日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你知道你出生的具体时间吗?让学生自由发言。追问:年月日,有的同学还知道时分,你知道这些信息里都包含哪些信息吗?(年、月、日、时、分)2.解题:这些都是时间单位,我们已经认识了时、分、秒,这节课我们要认识年、月、日。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 1。(1)观察、统计。学生分组探究课前准备的 2014 年年历,把年历中

4、每个月的天数填入下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天数(2)小组交流。学生在独立观察、思考、统计的基础上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统计结果。指名展示统计结果,教师相应板书。讨论:观察黑板上 2014 年的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介绍:一年有 12 个月,有 31 天的月份是大月,有 30 天的月份是小月。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3)认识大月、小月。介绍:一年有 12 个月,有 31 天的月份是大月,有 30 天的月份是小月。引导:把上面表格中的大月涂上红色,小月涂上绿色。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指名口答,教师适时归纳。大月有

5、 1 月、3 月、5 月、7 月、8 月、10 月、12 月;小月有 4 月、6 月、9 月、11月。一年中有 7 个大月,4 个小月。2 月有 28 天,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4)记忆大月、小月。提问:你有办法记住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吗?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归纳。7 月和 8 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7 月以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 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拳头记忆法:(出示教材第 45 页拳头图)教师边演示边口头讲解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跟着学。中华路小学( 数学 )学科( 三)年级教案 主备教师:- 3 -儿歌记忆法:a.7 个大月

6、心中装,七前单数七后双。b.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2.试一试。提问:2014 年全年有多少天?你是怎样算的?学生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练习本上写出过程。指名交流,汇报。学生汇报预设:方法一:将每个月的天数加起来: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方法二:将大月的总天数、小月的总天数和 2 月的天数加起来:317+304+28=365(天)(让学生重点掌握方法二)小结:2014 年全年有 365 天。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46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让学生先交流题中节日的具体日期,再独立在年历上圈出来,最后集体订正答案

7、。2.完成教材第 46 页“想想做做”第 2 题。让学生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六一国际儿童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和三八妇女节,并说说分别是星期几。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3.完成教材第 46 页“想想做做”第 3、4 题。学生先填空,再集体交流,最后订正答案。4.完成教材第 46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让学生观察年历,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也就是 1 月 1 日,今年的最后一天过完了,下一天就是下一年的元旦。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认识平年和闰年 第(2)课时 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知道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

8、,初步了解“四年一闰”的道理。2.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解决一些有关的生活问题。3.能积极参与寻找、发现平年与闰年的关系,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发现并掌握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小华每次过生日都要种一棵“生日树”,她在 12 岁生日那天种下了第 3 棵“生日树”。你知道她的生日是哪一天吗?学生自由发言、交流,教师不做评价。2.揭题:学习了本节课之后,你就会明白原因了。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 2。(1)课件分别出示 20052016 年的年历,将每年的 2

9、 月份用不同的色块提炼并排列起来。引导:这是 20152016 年 2 月的天数,依次观察,每年的 2 月有多少天?填在下面的表格里。年份(年) 2005 2014 2015 20162 月的天数(天)(2)组织交流。反馈填写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年份(年) 2005 2014 2015 20162 月的天数(天) 28 28 28 29引导观察: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2008、2012、2016 年的 2 月有 29 天,其他年份的 2 月有 28 天)揭示平年和闰年的含义:根据 2 月天数的不同,我们把年份分为两种,2 月只有 28天的年份是平年,有 29 天的年份是闰年。(板书)(

10、3)探究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提问:仔细观察表格,平年和闰年的出现是随意的,还是有一定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指名回答并引导学生共同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再让大家将表格中的闰年圈出来。通常每 4 年里有 3 个平年、1 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 4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400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例如,2000 年是闰年,而 2100年是平年。(4)提问:现在大家知道小华的生日是在哪一天了吗?学生根据平年和闰年的知识回答:2 月 29 日。2.数学文化。中华路小学( 数学 )学科( 三)年级教案 主备教师:- 5 -谈话:同学们,你们想知道为什么会有“四年

11、一闰”的规律吗?这里面包含很多的天文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第 48 页“你知道吗”的内容。指名阅读短文,并让学生解释“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公历年份数是整百的,必须是 400 的倍数,才是闰年。要求学生举例说明“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如 2000 年、1600 年是闰年,2100 年、1800 年、1700 年是平年。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48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再指名回答,最后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第 48 页“想想做做”第 3 题。提问:你知道什么是季度吗?根据学生回答,教

12、师明确:一年有 4 个季度,把 12 个月平均分成 4 份,每 3 个月是一个季度。师出示表格并追问:你能算出今年每个季度的天数吗?学生计算,并说说计算的方法。追问:今年是平年还是闰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练习六(一) 第(3)课时 课型: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2.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教学难点: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教学准备:课件、常规学具教学过程:一、知识

13、再现1.课件出示表格,并让学生填写表格。年 ( )个月大月小月2.填空:平年的 2 月有( )天,全年有( )天;闰年的 2 月有( )天,全年有( )天。通常每( )年里有( )个平年,( )个闰年。公历年份数除以( )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 )没有余数才是闰年。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习六”第 1 题。引导猜测:小明的生日是下个月的第 1 天,你知道是几月几日吗?要求:请用类似“我的生日在教师节前两天”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日让其他同学猜。2.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习六”第 2 题。(1)提问: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在今年的年历上把它们圈出

14、来。(2)追问:爸爸、妈妈的生日过了吗?在爸爸、妈妈的生日这一天,你为他们做了什么?还没有过的同学,你打算怎样给爸爸、妈妈过生日?3.完成教材第 49 页“练习六”第 3 题。让学生根据题意,挑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月份,找出月 1 日是星期几,制作一个月历,并完成以下要求。(1)在表中圈出节日、纪念日。(2)算一算这个月一共上课多少天,休息多少天?(3)你还想说些什么?在小组里说一说。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材第 50 页“动手做”。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月历卡,四人一组做框数游戏。(1)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横着框出 3 个数,说说这 3 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

15、上,让学生寻找规律。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 3 倍。(2)要求:每次用长方形竖着框出 3 个数,说说这 3 个数之间的关系,算出它们的和。先指名回答,再将学生的算式随机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寻找规律。得出:三个数的和是中间数的 3 倍。(3)追问:还可以框出几个数?怎样框?试一试。2.出示教材第 50 页“你知道吗”内容。中华路小学( 数学 )学科( 三)年级教案 主备教师:- 7 -提问:同学们,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年四季和一年的四个季度一样吗?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说说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明确:一年四季与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有区别的。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16、?课题:24 时计时法 第(4)课时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认识 24 时计时法,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2.能进行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会用 24 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 24 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教学准备:课件、常规学具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谈话:羊村要召开羊羊运动会,这一天,懒羊羊通知喜羊羊:“明天 5 时到羊村体育场参加跑步比赛。”第二天,喜羊羊天没亮就出发了,早上 5 时赶到体育场却发现一个小伙伴也没有,一直等到傍晚 5 时才开始比赛,这是怎么回事?(学生自由发表各自意见)师:原来,一天有 2 个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