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201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0014723 上传时间:2017-11-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201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201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201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201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201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201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伊川一高2012-2013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伊川一高 2012-2013 学年高二 3 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48 分。1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当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称王,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为改变这种状况,周初统治者实行了A王位世袭制 B分封制 C嫡长子继承制 D郡县制2 礼记祭统云:“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 ”国语晋语曰:“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 ”这两则材料说明统治者都重视A道德规范 B. 宗法关系 C.战争祭祀 D.儒学思想3西汉学者贾

2、谊在其治安策中宣称:“天下之势,方病大肿。一胫之大几如腰,一指(脚趾)之大几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伸) ,一二指搐,身虑亡聊(身心担心无法依靠) 。失今不治,必为锢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 ”其旨在告诫统治者要 A.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 B.注意防治结合,消灭传染病源 C.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D.严惩官吏腐败,加强专制主义4 黄仁宇在 中国大历史 中写道:“汉朝的组织者以灵活的手腕避免前代的过于极端,他们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进三步退两步 ,以几十年的经营构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而成为中国整个帝制时期的楷模。 ”下列措施中,不能成为 “帝制时期楷模”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儒法并

3、用 C郡国并行制 D形成内朝削弱相权5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 ”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A十分重视门下省职能的发挥 B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体制的重要性6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的行省。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岭南,直到今广西。元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A扩大统治区域 B加强专制皇权C

4、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D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出现 7 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人,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度激化 D六部正式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8宋太宗曾说:“朕欲博求俊彦于科场之中,非敢望拔十得五,止得一二,亦可为致治之具矣。”这说明宋太宗认为科举制A不公平 B不具备选才功能C只能使一部分成才 D在维护统治方面具有积极作用9 “宗族宗法制度的

5、一个产物是族田义庄。族田义庄的济困功能其实是古代宗族宗法制下的社会保障功能的体现。当然这种保障制度由宗族中官僚士绅自发提供,因而又兼具慈善性质,这也决定了其受众范围的有限性。 ”由此可见,族田义庄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A有利于防止宗族内部的权力纷争 B确立了社会保障体系C有助于稳定和维护封建统治 D阻碍了田庄经济的发展10 “密折”一词始用于康熙朝,最初为一种特权,仅限于少数亲信官员等使用。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人员才普遍获得奏折权。雍正帝继位以后,又给予道员、知府、同知、副将一级的官员密上奏折的权力。据统计,当时上密折的人数达到 1000

6、 人以上。这从实质上表明A清朝中央政府决策的开放性 B中央的政治权力进一步加强C清朝中央政府广开言路 D清朝加强了对边疆的控制11(2012南京模拟)下面是高三文科某学生在一轮复习时归纳出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 。朝代 西汉初期 唐朝中叶 唐朝末年表现 七国之乱 安史之乱 藩镇割据原因 分封诸侯 节度使权力过重 内轻外重影响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后患无穷,由盛转衰 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 始教训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 B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 D中央与地方是

7、一种对立关系12(2012永州模拟)钱穆认为: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还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 ”他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依据是()A地方行政效率的高低 B中央集权程度的大小C能否抵御外族的入侵 D能否镇压地方的叛乱13(2012宿迁模拟)钱穆在 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 ”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

8、方的矛盾十分尖锐14 汉书刘辅传中提到“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 ”由此可见,中朝()A创立于西汉 B由皇帝亲信近臣构成C参与政事的决策 D长官亦为宰相15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建立法律体系C确立三省六部制 D实行科举制16(2012洛阳模拟)“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 ”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17(2012烟台检测

9、)“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 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这是唐玄宗时礼部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尚书沈既济对下列哪一制度的评价()A推恩令 B科举制C九品中正制 D察举制18(2012扬州模拟)下表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A.适应时代的需要B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D宋朝以文治国,重视科举取士19明清内阁对皇帝

10、“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20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21故宫养心殿有一对漆红圆柱,上面镌刻着雍正帝手书的一副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对这副楹

11、联理解正确的是()体现了统治者励精图治的思想反映了统治者对集权的极端渴望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传统的民本思想完全是统治者自欺欺人的真实写照A BC D22有文章针对苏格拉底被处死的事件指出, “古代雅典司法脱离了其本来应该独立而超然的地位,而为大众的情绪和喜好等非理性因素所左右” 。材料实际上反映了A直接民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 B雅典人民实现了当家作主C法庭判决不是依靠证据而是仅凭情感 D雅典是一个法治国家23梭伦改革措施中打破了贵族凭借出身和门第垄断政治权力的是 A颁布“解负令” B鼓励发展工商业 C实行财产等级制 D创立“陶片放逐24公元前 399 年以“腐蚀雅典青年、并否定传统的神 ”罪

12、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的机关是 A.陪审法庭 B.公民大会 C.五百人议事会 D.十将军委员会25公元前 399 年,雅典民主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他本可以通过承认错误,避免极刑,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A雅典民主的形式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 B苏格拉底之死意味着希腊人违背了法治原则C苏格拉底的“不敬神”源于他的哲学观念“认识你自己” D表明了苏格拉底对思想自由的追求高考资源网( )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欢迎广大教师踊跃来稿,稿酬丰厚。 26 “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同样,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任何人不能仅因思想

13、而受惩罚。 ”材料所体现的罗马法原则不包括A不得缺席定罪 B无证据不定罪 C不得因言获罪 D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7据史料记载:“随着罗马的扩张,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罗马法律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 ”这使得罗马帝国A将习惯法完善为成文法 B统治者加强了对外邦人的镇压C制定境内民众都公平适用的罗马法 D将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28恩格斯曾称古罗马法律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部世界性法律 ”。恩格斯的这一评价主要是指古罗马法( )A、有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之称 B、消灭了贵族特权,具有世界意义C、适用于含罗马在内的多个民族 D、是世界各法律体系的共同渊源29 “

14、没有任何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法律 ”(引自查士丁尼法典) 。这反映的实质是A罗马法是皇帝意志的体现 B罗马没有真正的法律C罗马法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D罗马法是由罗马皇帝制定的30罗马法内容丰富,体系完善,它的许多原则和制度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主要有:“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A. B. C. D. 31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 ”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稳固了帝国的政治经济基础32 2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