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鳞状细胞癌74例临床病理分析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2001099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鳞状细胞癌74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皮肤鳞状细胞癌74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皮肤鳞状细胞癌74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皮肤鳞状细胞癌74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皮肤鳞状细胞癌74例临床病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皮肤鳞状细胞癌74例临床病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鳞状细胞癌74例临床病理分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皮肤鳞状细胞癌 74 例临床病理分析作者:孙莹 郑华 于艳 陈晓伟【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紫外线照射;组织病理;诊断;治疗;预防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 ,简称鳞癌,是起源于表皮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一种恶性肿瘤,发生在皮肤、附属器或黏膜,主要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皮肤开始。具有病因复杂、临床误诊率高、恶性度大及侵袭性和破坏性强等特点。本文收集1988 年 8 月至 2006 年 6 月经我院皮肤科门诊病理诊断明确的 74例皮肤 SCC 病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病理表现,为提高临床工作者皮肤 SCC 的诊断水平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患者

2、入选标准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者;临床、病理资料完整者。1.2 研究方法2回顾性分析 74 例皮肤 SCC 患者的男女患病率、发病年龄、皮损部位、临床误诊率及临床表现等特征,并就其病因、临床表现、病理及防治进行综合分析。1.3 临床分型根据中华外科病理学的临床分型标准分为结节隆起型或菜花型、溃疡型、深在浸润型。1.4 组织病理检查方法及分型1.4.1 检查方法活组织检查:术野常规消毒,用切除活检法取活体组织标本,深达皮下组织。标本用 10%的中性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厚度为 5 m,切片常规做苏木素 伊红(HE )染色,光镜观察。1.4.2 组织病理学分型根据中华外科病理学的组织病理分型标

3、准,分为普通型和特殊型。普通型又可按照 Broders 提出的公认四级法分为3、级;特殊型包括:疣状型、腺样型、梭形细胞型、透明细胞型。1.5 统计学分析计量数据以 xs 表示,采用 2 检验。2 结果2.1 一般资料74 例皮肤 SCC 患者中,男 46 例,女 28 例,男女之比为1.641。发病年龄 790 平均(56.7720.12 ) 岁。病程 2 w40 年不等,平均(3.066.98)年。其中 20 岁以下 4 例,2039 岁 8 例,4059 岁 22 例,6079 岁 30 例,80 岁以上10 例;其中40 岁的 12 例(16.22%) ,40 岁的 62 例(83.7

4、8%) 。初发 72 例,复发 2 例。职业:农民 47 例,工人 16例,其他 11 例。2.2 发病部位头面部 31 例(口唇 10 例;颊部 7 例;颞部 5 例;鼻部 44例;眼睑 2 例;头皮 2 例;额部 1 例) ,颈部 1 例,躯干 7 例,四肢 17 例(上肢 3 例;下肢 6 例;足 5 例;手 3 例) ,生殖器及腹股沟部位 18 例。肿瘤数目单发者 67 例,同一部位多发 7 例。发生在暴露部位者 32 例(43.24% ) ,非暴露部位者 42 例(56.76%) 。不同职业间发病部位存在差异(213.57,P0.01),农民以发生于头面部暴露部位居多(2=14.62

5、,P0.01),且以 40 岁及 40岁以上的患者居多(2=12.90,P0.05),性别及年龄段也不存在显5著差异(P0.05),不同职业间发病部位存在差异(213.15 ,P0.01),以农民发生于头面部暴露部位居多(2=13.94,P0.05)。疣状型 SCC 在身体各部位中多见于生殖器部位,其余病理类型多见于头面部(224.96 ,P0.01)。其中溃疡皮损在不同病理分型中多见于级鳞癌(2 24.81 ,P0.01);在不同部位中多见于头面部(225.17 ,P0.01)。2.5 临床诊断临床诊断病例数共 66 例,误诊病例数 8 例。其中结节隆起型皮肤 SCC 误诊为肉芽肿 3 例,

6、误诊为基底细胞癌(BCC)2 例;浸润型皮肤 SCC 误诊为扁平苔藓 2 例;溃疡型皮肤 SCC 误诊为龟头6炎 1 例。各临床类型中以结节隆起型最容误诊,共误诊 5 例,差异显著(27.19 ,P0.05)。3 讨论3.1 发病情况与病因非黑素皮肤肿瘤(NMSC)是皮肤癌中发病率最高的肿瘤1 。在欧美白种人中,皮肤 SCC 的发病率在 NMSC 中仅次于BCC 位居第二位,约占 NMSC 的 20%。在我国,皮肤 SCC 是皮肤恶性肿瘤中最常见者,据多年统计,其发生率占皮肤癌中的90.9%(1936 年) 、78.5%(1956 年) 、80.3% (1959 年) 2 。据国外资料显示,男

7、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为 231 。而国内数据显示男女之比为 1.5213 。本研究的 74 例皮肤 SCC患者中,男女比例为 1.641,与国内统计数据相符。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以 6079 岁为发病高峰,与国内报道年龄60 岁者为发病高峰4基本相一致。本研究 20 岁以下的 4 例年轻患者均同时伴发着色性干皮病,根据大量资料显示,可能与着色性干皮病常伴发皮肤鳞癌有关5 7 。皮肤 SCC 主要发生在身体暴露部位,也常好发于烧伤、外伤性瘢痕、慢性溃疡、瘘管等基础上。本研究发现 60 岁及以上者发7生于暴露部位居多(P0.01 ) ,不同职业间也存在差别,以经常参加户外工作的农民居多(P0

8、.01 ) 。皮肤 SCC 多见于农民、渔民及野外工作者,并好发于头面、手背等易受阳光照射的暴露部位,均证明皮肤 SCC 的发生与紫外线照射密切相关。3.2 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本组 74 例皮肤 SCC 病例中,病程最长者 40 年,最短 2 w;单发病例 67 例(90.54%) ,多发 7 例(9.46% ) 。临床上以结节隆起型(49 例 66.22%)及溃疡型(21 例 28.38%)为多见,皮损中央形成溃疡者 37 例(50%) ,无溃疡 37 例(50%) ,其中男性发生溃疡明显较女性患者多(P0.05 ) ,且多见于老年患者(P0.05) 。组织病理特殊分型中,腺样型(9 例 1

9、2.16%)较常见,多发生于面颈部暴露部位(P0.01 ) ;皮损中央溃疡形成者多见于 级皮肤鳞癌(16 例,占溃疡皮损总数的 43.24%) ,多发于头面部(18 例,占溃疡皮损总数的 48.65%) ,可能与日光照射关系大。溃疡在组织病理上表现为明显的炎症反应,主要为多数嗜中性粒细胞或同时伴有其他多种炎性细胞。炎性细胞的出现恰恰说明组织对癌细胞反应强烈,产生抵抗和防御。随着皮肤 SCC 的组织分化程度由高到低,炎症反应也由明显到无。由此可见,临床表现中溃疡的形成不仅仅是临床表现之一,也从病理角度反映出肿瘤的恶性程度。3.3 治疗和预防皮肤 SCC 的临床治疗方法很多,应根据皮肤 SCC 的

10、临床分期、病理分型、部位、患者年龄及其身体状况和经济承受能力综合考虑。早期手术切除被认为是最常用也是效果最确切的方法;此外,放射治疗、激光、冷冻、药物治疗也被用作相应的辅助治疗手段810 。基因治疗是目前研究的前沿和热门治疗方法,具有可观的治疗前景。皮肤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慢性的过程,早期预防和健康教育十9分必要。首先要对公众做必要的健康预防知识普及,避免过度阳光照射,减少户外活动,养成良好的防晒习惯,从而尽可能切断发病诱因。其次,要通过各种途径让人们认识皮肤 SCC 的临床症状,并了解其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对于可疑皮疹和皮损要及早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以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从而降低皮肤 SC

11、C 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参考文献】1 Nouri K,Romanelli P, Trent JT,et al.Rare presentations of basal cell carcinomaJ.J Cutan Med Surg,2002;6(3):2268.2 赵 辨. 临床皮肤病学 M.第 3 版 .江苏:江苏科技出版社,2001:1106.3 武忠弼. 中华外科病理学 M.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12.4 吴昌辉,魏矿荣,蔡昌金,等.中山市 19701999 年皮肤恶性肿瘤发病动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4;30(5):810.5 霍正浩,墙克信. 中国着色

12、性干皮病的发病概况及遗传学分10析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5;12(3):13841.6 方 方,林皆鹏,陈建良.着色性干皮病继发三种肿瘤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1):63.7 赵 亮,曾同祥,张彦秀,等.着色性干皮病继发恶性肿瘤8 例临床及病理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5;34(5):2956.8 MahieuRenard L,Richant MA.Treatment of cutaneous metastases of 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leg with topical miltefosineJ.Ann Dermatol Venereol, 2005;132(4):3468.9 魏立明,姚艳果,王孝勤,等 .放射治疗皮肤癌 43 例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6;34(6):765.10 Salvati M,Caroli E,Paone C,et al.Brain metastasis from 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dorsu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