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979914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来物种入侵结课论文题目 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系 别 经济管理系 专 业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2014 年 5 月 20 日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摘 要为了改变生态、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有史以来世界各地都成功引进了许多外来物种,如三大农作物玉米、小麦、水稻,被成功引种到世界各地,可以说是引种工作最成功的范例。蔬菜中的番茄、水果中的苹果、葡萄、樱桃等原产并不是我国,而现在我们却大量种植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引进优良种苗是改善当地种植结构、使农民快速致富、解决好三农问题的一条捷径。但是我们必须还要看到,由于引种不成功,给当地生态造成灾

2、难性后果的事例也不少。近 20 年来,由于引种、进口、旅游等造成外来生物人侵我国事例屡见不鲜。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入侵的外来害虫 32 种,病害 26 种,杂草 380 种.我国每年因外来人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逾 50 训乙元人民币。几乎在中国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都出现了外来物种的侵害。关键词:外来物种;生态系统;生态灾难;一、外来物种及外来物种入侵的定义在生物学上,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分布范围(过去或现在)和分布位置以外(即在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包括这些物种能生存和繁殖的任何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外来物种入

3、侵是指生物物种由原产地通过自然或人为的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它有两层意思,第一,物种必须是外来、非本土的;第二,该外来物种能在当地的自然或人工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明显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 二、外来物种的生态特征概括起来讲,外来入侵种的生物学特征表现在 3 强:(1)生态适应能力强。主要表现在:遗传多样性高,抗逆性强,生态位广;种子可以休眠以保证在特定时期萌发;能产生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物质;具有能够刺伤动物并引起动物反感的棘刺等;能寄生在其他植物体上;植物的光合效

4、率高。(2)繁殖能力强。主要表现在:能通过种子或营养体大量繁殖;世代短,能在不利环境下产生后代;植物的根或根茎内有大量营养贮存,强的无性繁殖能力;种子的发芽率高,幼苗生长快,幼龄期短。(3)传播能力强。主要表现在:有适合通过媒介传播的种子或繁殖体,传播率高;种子较小,难于清理,可随风和流水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善于与人共栖,容易通过人类活动被传播。三、外来物种入侵的主要方式(渠道)生物入侵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活动把这些物种带到了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因此,我们称这些物种是有害的,实际上对这些物种而言是不公平的,它们只是呆错了地方,而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常常是人类的一些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活动。外来

5、入侵物种问题的关键是人为问题。引种(Introduction)是指以人类为媒介,将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转移到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地区。这种转移可以是国家内的或国家间的。引种可以被分为:有意引种和无意引种两类。 有意引种(Intentional introduction)是指人类有意实行的引种,将某个物种有目的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这类引种可以是授权的或未经授权的) 。有意引种的目的多种多样的,主要可以分为以下方面: 1.作为牧草或饲料 2.作为观赏植物 3.作为药用植物 4.作为改善环境植物

6、 5.作为食物 6.作为麻类作物 7.作为宠物 8.作为水产养殖品种 9.异地放生 10.植物园、动物园、野生动物园的引入 11.无意引种 无意引种(Unintentional introduction)是指某个物种利用人类或人类传送系统为媒介,扩散到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的地方,从而形成的非有意的引入。 外来物种都是通过这两种方式被引种到其非原产地。 下面列出了无意引种的主要途径,但有的入侵生物并不是只通过一种途径传入,可能通过两种或多种途径交叉传入,在时间上并非只有一次传入,可能是两次或多次传入。多途径、多次数的传入加大了外来生物定植和扩散的可能性。 1.随人类交通工具带入 2.船只携带 3.

7、海洋垃圾 四、中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中国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 2 554 种,鱼类 3 862 种,高等植物约 30 000 种,包括昆虫在内的无脊椎动物、低等植物和真菌、细菌、放线菌种类更为繁多。根据文献记载和初步调查,中国已知的外来归化植物超过 600 种,其中外来杂草 108 种,隶属 23 科 76 属,被认为是全国性或是地区性的有 15 种。目前严重危害我国的外来动物约有 40余种,昆虫类包括美国白蛾、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松材线虫、蔗扁蛾、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二斑叶螨、马铃薯甲虫、小楹白蚁、红脂大小蠹等。其它外来动物,还有原

8、产于南美洲的大瓶螺,原产于东非的褐云玛瑙螺,原产于北美洲的麝鼠,原产于前苏联的松鼠,原产南美洲的海狸鼠等。引进外来鱼类对湖泊的本地鱼种和生态系统也构成了巨大威胁,云南水域的生物多样性最大的威胁就来自于外来入侵的鱼类,例如草鱼、鲢、鳙、太湖新银鱼、麦穗鱼、子陵吻鰕虎鱼、波氏吻鰕虎鱼等。目前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马铃薯癌肿病、大豆疫病、棉花黄萎病、柑橘黄龙病、柑橘溃疡病、木薯细菌性枯萎病、烟草环斑病毒病、番茄溃疡病(、鳞球茎茎线虫等。 不过在我国浩繁的生物种类中到底有多少外来物种尚不得而知。同时,中国很容易遭受外来物种的侵害。由于我国南北跨度 5500km,东西距离 5

9、200km,跨越50 个纬度及 5 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 我国的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具有以下特点: a. 涉及面广:全国 34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发现入侵种。到 2002 年 5 月,中国共建立了 1500 个自然保护区,覆盖全国总面积的大约 9%,除少数偏僻的保护区外,或多或少都能找到入侵种。 b. 涉及的生态系统多: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从森林、农业区、水域、湿地、草原、城市居民区等都可见到。其中以低海拔地区及热带岛屿生态系统的受损程度最为严重。 c. 涉及的物种类型多:从脊椎动物(哺乳类、鸟类、两栖爬行类

10、、鱼类) 、无脊椎动物(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 、植物,到细菌、病毒都能够找到例证。 d. 带来的危害严重:在我国许多地方停止原始森林砍伐,严禁人为进一步生态破坏的情况下,外来入侵种已经成为当前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对于水域生态系统和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已经上升成为第一位重要的影响因素。五、主要的外来物种入侵实例在我们身边,外来生物入侵现象非常普遍,常见的外来生物有如下几种: 1. 水葫芦。原产于委内瑞拉,大约于 20 世纪 30 年代作为畜禽饲料被引入我国,并曾作为观赏和净化水质植物推广种植。由于其无性繁殖速度很快,现已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其中福建、云

11、南、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湖北和河南等省最多。 水葫芦的疯狂蔓延使很多水生生物处于灭绝的边缘。以云南昆明的滇池为例,据资料记载,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滇池主要水生植物有 16 种,水生动物 68种,但到 20 世纪 80 年代,大部分水生植物相继消亡,水生动物仅存 30 多种,被专家称作患上了“生态癌症” ,我国每年要花费上千万元用于打捞水葫芦。 2. 互花米草。互花米草又名大米草,因其种子酷似米粒而得名,该物种1894 年在英国一家海湾天然杂交而成,具有繁殖力快、群落长势强等特点。1980 年 10 月在福建沿海等地试种,之后得到大规模宣传,1982 年扩种到江苏、广东、浙江和山东等地

12、。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与改善海滩生态环境。现在这个物种已经在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大面积蔓延。 互花米草的蔓延不但侵占大面积近海滩涂,使沿海养殖的贝类、蟹类、藻类、跳跳鱼等生物大量窒息死亡,而且还使一些港道淤塞,影响海水的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大片红树林消失。1990 年仅福建宁德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一年的损失就在 1000 万元以上,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影响当地渔业产量、威胁红树林的严重问题。 3.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南美洲。现在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并已经形成数量巨大的野外种群。在我国,小龙虾则是二战期间由日本传入,最早在江苏省南京市以及郊县繁衍,现已扩散到我国

13、南方的广大区域。 小龙虾开始时是一个自然扩散的过程,因为小龙虾的抗逆性很强,在各种水体里都能生存,在陆地上也能够爬行,所以繁衍非常快速。小龙虾喜欢穴居,导致灌溉用水的流失,破坏田地而且可能危及水库大坝,危害性很大。由于小龙虾繁殖速度惊人,抗恶劣环境能力很强,制止小龙虾扩散非常困难。 六、外来入侵物种的总体危害国家环保总局有关负责人警告:外来入侵物种正成为威胁我国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有关资料显示,美国、印度、南非三国每年因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多亿美元、多亿美元和多亿美元,而我国每年也为此损失数百亿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外来杂草共有种、属,主要有水花生、紫茎泽兰、

14、豚草等。其中有种外来杂草是作为牧草、饲料、蔬菜、观赏植物、药用植物、绿化植物等有意引进的,占杂草总数的;传入我国的主要外来害虫有种,如美国白蛾、松突圆蚧;主要外来病原菌有种,如甘薯黑斑病病原菌、棉花枯萎病病原菌等。外来物种已给我国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危害,主要体现在:1.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以控制,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水葫芦原产南美洲,现广泛分布于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大部分省市的河流、湖泊和水塘中。连绵公顷的滇池,水葫芦疯长成灾,布满水面,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

15、2.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外来入侵物种通过压制或排挤本地物种,形成单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物种的消失与灭绝。原产美洲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的紫茎泽兰现已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在其发生区总是以满山遍野密集成片的单优植物群落出现,导致原有植物群落的衰退和消失。3.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外来物种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的损害。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每年约在万公顷左右;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入侵的害虫,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万万公顷;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

16、、薇甘菊、空心莲子草、水葫芦、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据保守估计,全国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农林业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达亿元人民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外来入侵物种问题。4.威胁人类健康。外来入侵物种不仅对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而且直接威胁人类健康。豚草和三裂叶豚草现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的个省市。豚草所产生的花粉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症的主要病原物,可导致“枯草热”症。七、防治措施有关专家建议,为防止国外有害物种进入国内,目前应优先开展以下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加强对无意引进和有意引进外来入侵物种的安全管理;开展全国范围的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查明我国外来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和作用,建立外来物种数据库;分析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系统和物种的影响,建立对生态系统、环境或物种构成威胁的外来物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风险评价方法和风险管理程序;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