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979657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 年浙江省宁波市)灾难中,我们并肩而立陆 侠5 月 12 日 14 时 28 分,这一刻让整个中国为之伤恸。汶川大地震,这场波及大半个中国、影响数亿人的灾难,已经造成了万余人遇难。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每一个生命的逝去都是我们共同的哀伤。而遇难者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我们不能挽回灾难,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万众一心、举国救援的一幕幕,汇集成令人动容的感人画面,凝聚成撼动人心的精神力量! 这一刻,人们看到了中国的应急速度一在汶川地震后不到半个小时,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l 6 时,民政部从西安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紧急调拨 50

2、00 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中国地震局启动一级预案,l80 人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飞往灾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紧急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这一刻,人们记住了总理的泪水。 “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尽全部力量救人,废墟下哪怕还有一个人,我们都要抢救到底。 ”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当他踩着泥泞,攀上瓦砾,看到抢险人员解救两个被困在废墟下的孩子时,流下了热泪:“听爷爷的话,一定要挺住。 ”这一刻,为了灾区人民的生命,救援行动以分秒计算,援助人员成倍增加。道路损坏,桥梁全部倒塌,车辆无法通行,但挺进汶川的救援之旅没有停步,成都军区 700 多官兵冒

3、雨日夜前行,济南军区救援部队凌晨徒步开进这一刻,500 多次余震把 400 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 5 月 12 目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当夜,威都街头无数个献血点和医疗站,前来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这一刻,成灌高速路上,数百辆出租车拉着应急灯奔赴都江堰灾区。没有人给他们一分钱,更没有任何人有过要求和命令。出租车司机却甘愿冒着莫大危险前往灾区救援这一刻,唐山市组织了医疗队和抢险队从抗震纪念碑启程,赶赴四川灾区没有人希望灾难发生,但灾难来临之际,往往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在猝不及防的灾难面前,更需要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这是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

4、挠的奥秘所在。曾经有过同样伤痛的唐山人,在互联网贴吧里的深情留言代表了所有人的心声:“告诉灾区人民:我们和你们在一起。” 是的,我们在一起。灾难固然让我们伤痛,但也让我们空前团结。灾难中,每一位受灾群众都不孤单,因为我们是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我们在一起,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选自 2008 午 5 月 14 日人民日报,略有改动)1联系上下文,具体评析下面加点词语的作用。不顾余震危险,温家宝总理星夜兼程,抵达地震灾区都江堰市,在临时搭起的帐篷里指挥救灾。 500 多次余震把 400 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但 5月 l2 日的成都之夜,是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之夜。2文末画线句说:“这是

5、战胜灾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百折不挠的奥秘所在。 ”你认为这个“奥秘”是什么? 3这篇文章令人感动,请从本文主体部分的选材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简要分析。选材: 结构: 4根据你的所见所闻,请给文章补写一个在“这一刻”发生的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的事例。(30 字左右)这一刻, 1表现温家宝总理争分夺秒,迅速赶赴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与人民并肩而立的崇高精神。一个“但”字,语意转折,把成都市民虽遭余震威胁却不顾个人安危,心系灾民、献血救人的优秀品质展现在读者面前。(意思符合即可)2心与心的关怀和交融或心心相连,手手相扣,并肩而立 3选材:选取地震发生后的多个典型材料和生动细节,反映从中央到地方,军队到百姓,官员到群众,万众一心、并肩而立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结构:文章连用 6个排比段,反复强调“这一刻”有无数国人与灾区人民并肩而立,从而形成强烈的情感冲击力。4例如:校园中,老师和同学们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为灾区群众献上一份爱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