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2例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97569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2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2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2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2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2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32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针围刺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 32 例作者:胡芳 刘春禹 陈春海 万燕燕【关键词】 浅针围刺法;原发性面肌痉挛;疗效原发性面肌痉挛(FS)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都不佳。笔者采用浅针围刺法治疗 32 例,并与常规疗法进行比较。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 2002 年 9 月2008 年 9 月口腔科及针灸科门诊原发性 FS 患者 64 例,符合原发性 FS 诊断标准1 。男30 例,女 34 例;年龄 4564 岁,平均年龄 52 岁;病程 45 d36 个月。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1.2.1 试验组 取穴

2、:取患侧面部阿是穴( 找准局部痉挛剧烈,最早出现痉挛处,或以痉挛处为主)。针具:2830 号 3.0 寸的不锈钢针。浅针围刺法的操作:患者仰卧,面部阿是穴严格消毒,采2取浅针围刺,间隔为 0.51 cm 宽,术者单手持针,针尖紧贴皮肤,然后快速捻转进针,破皮即止,进针约 0.10.2 cm,针尖在皮下形成一小丘,使针柄自然下垂,针体悬吊而不下落,针刺后不施任何行针手法。10 d 为 1 个疗程,疗程间隔休息 35 d,一般治疗23 个疗程,观察疗效。1.2.2 对照组 取穴:痉挛中心,患侧丝竹空、下关、四白、地仓、颊车、合谷。针具:2830 号 1.5 寸的不锈钢针。操作:丝竹空向后斜刺,面部

3、余穴直刺进针,平补平泻,针感向病灶区放射,以到达病灶中心或遍及整个患侧面部为佳,痉挛中心浅刺 0.5 cm 左右,平补平泻,针感向四周扩散,合谷直刺,平补平泻,针感向上传递。 两组均于得气后行针 35min,间隔 5 min 行针 1 次,留针 30 min。10 次为 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35 d,最长为 3 个疗程,随访 3 个月。1.2.3 检测方法2 由于肌电图、MRI 检查均非特异性检查, 因此本研究选择抽搐区肌肉异常机械运动的振幅及频率作为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抽搐区肌肉相对移位的程度,面肌每秒钟抽动的次数即波的频率,分别在疗程开始前后测量病人局部的痉挛波。病人安静仰卧于治疗

4、床上,于痉挛中心固定一直径为 0.2 mm 小金属丝做成的小钩,用细线与换能器按一般操作要求相连,固定头部,将换能器另一端插入电脑主机进行测量。若测量时 30 min 内没有出现 FS,则3刺激面神经所支配的痉挛区神经分支,来诱发 FS(正常人或经治痊愈的病人不能诱发 FS),方法同上。1.3 疗效标准 将 FS 的强度按 Cohen Albert 标准分级:0 级:无痉挛;1 级: 外部刺激引起轻度痉挛;2 级:轻度痉挛,可见面部肌肉颤动, 无功能障碍;3 级:中度痉挛,面肌痉挛明显,有轻微功能障碍;4 级:重度痉挛,严重痉挛和功能障碍, 影响工作和生活。复发标准:痉挛强度上升1 级。临床治

5、愈: 症状消失,痉挛分级为 0 级,3 月内无复发。好转: 症状明显减轻, 痉挛频率幅度均明显减小,痉挛分级下降大于 1 级以上。无效:痉挛分级没有下降, 或反而上升。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用 xs 表示,计数资料用 2 检验,计量资料用 t 检验, 等级资料用 Ridit 分析。2 结 果两组治疗结果见表 1、表 2。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1)P0.05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痉挛波振幅及频率变化比较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组间比较:3)P0.053 讨 论FS 病位较浅,祖国医学认为多为经脉空虚,风邪外侵,或肝4阳化火生风,循经上扰,或肝肾阴虚

6、, 阳亢风动,或气血不足, 筋脉失养所致。一般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脑电图正常,肌电图上显示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波。一般情况下为一侧面部,因此又称半面痉挛,偶见两侧。可因疲劳、紧张加剧,讲话、微笑时更加明显,通常不能自行控制,严重者连续发作呈持续状态。针刺过深或手法过重往往使患者精神和局部肌肉紧张而加重病情3 。 “浅针围刺法”是取十二刺中浅刺法中的毛刺、浮刺、扬刺三法之长,以散寒舒筋,调和气血,使经脉气血畅达,经脉得养。 “浅针”是将 3 寸针快速浅刺后将针柄悬吊,针尖将穴位处皮肤挑起。 “围刺”是选取患侧面部阿是穴多针围刺,其间隔为 0.51 cm 宽。浅针围刺法操作手法轻巧,使疼痛刺激温和而持久,有效抑制痉挛,加速患者康复。【参考文献】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75.2 王 谅.“经络一穴区带 ”疗法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临床研究J.中国针灸,2003;23(7) :3913.3 宗慧梅.针灸毛刺治疗面肌痉挛 32 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5;19(6):4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