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997302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5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6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6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6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6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6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4789.4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 National food safety standard Food microbiological examination: Enterobacter sakazakii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2010-03-26 发布 2010-06-01 实施GB 4789.402010 I 前 言 本标准代替 GB/T 4789.40-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 。 本标准与 GB/T 4789.40-2008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的中英文名称; 删除了附录 A

2、中 A.3。 本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4789.40-2008。GB 4789.402010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阪崎肠杆菌( Enterobacter sakazakii)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和乳制品及其原料中阪崎肠杆菌的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恒温培养箱: 25 1 , 36 1 , 44 0.5 。 2.2 冰箱: 2 5 。 2.3 恒温水浴箱: 44 0.5 。 2.

3、4 天平:感量 0.1 g。 2.5 均质器。 2.6 振荡器。 2.7 无菌吸管: 1 mL(具 0.01 mL 刻度) 、 10 mL(具 0.1 mL 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2.8 无菌锥形瓶:容量 100 mL、 200 mL、 2000 mL。 2.9 无菌培养皿:直径 90 mm。 2.10 pH 计或 pH 比色管或精密 pH 试纸。 2.11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缓冲蛋白胨水( buffer peptone water, BPW) :见附录 A 中 A.1。 3.2 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 -万古霉素( modified laury

4、l sulfate tryptose broth-vancomycin medium, mLST-Vm) :见附录 A 中 A.2。 3.3 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3.4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 trypticase soy agar, TSA) :见附录 A 中 A.3。 3.5 生化鉴定试剂盒。 3.6 氧化酶试剂:见附录 A 中 A.4。 3.7 L-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5。 GB 4789.402010 2 3.8 L-鸟氨酸脱羧酶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6。 3.9 L-精氨酸双水解酶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7。 3.10 糖类发酵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

5、.8。 3.11 西蒙氏柠檬酸盐培养基:见附录 A 中 A.9。 GB 4789.402010 3 1 mL + mLST-Vm 10 mL 挑取疑似菌落 第一法 阪崎肠杆菌的检验 4 检验程序 阪崎肠杆菌检验程序见图 1。 图 1 阪崎肠杆菌检验程序 5 操作步骤 5.1 前增菌和增菌 取检样 100 g( mL)加入已预热至 44 装有 900 mL 缓冲蛋白胨水的锥形瓶中,用手缓缓地摇动至充分溶解, 36 1 培养 18 h2 h。移取 1 mL 转种于 10 mL mLST-Vm 肉汤, 44 0.5 培养 24 h2 h。 5.2 分离 5.2.1 轻轻混匀 mLST-Vm 肉汤培养

6、物,各取增菌培养物 1 环,分别划线接种于两个阪崎肠杆菌显色36 1 , 18 h2 h报 告 TSA生化鉴定 挑取黄色菌落 检样 100 g( mL) +BPW 稀释液 900 mL 44 0.5 , 24 h2 h阪崎肠杆菌显色培养基 36 1 , 24 h2 h25 1 , 48 h4 hGB 4789.402010 4 培养基平板, 36 1 培养 24 h2 h。 5.2.2 挑取 1 个 5 个可疑菌落,划线接种于 TSA 平板。 25 1 培养 48 h4 h。 5.3 鉴定 自 TSA 平板上直接挑取黄色可疑菌落,进行生化鉴定。阪崎肠杆菌的主要生化特征见表 1。可选择生化鉴定试

7、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表 1 阪崎肠杆菌的主要生化特征 生化试验 特 征 黄色素产生 氧化酶 L-赖氨酸脱羧酶 L-鸟氨酸脱羧酶 () L-精氨酸双水解酶 柠檬酸水解 () D-山梨醇 () L-鼠李糖 D-蔗糖 D-蜜二糖 发酵 苦杏仁甙 注: 99%阳性; 99%阴性;() 90% 99%阳性;() 90% 99%阴性。 6 结果与报告 综合菌落形态和生化特征,报告每 100 g( mL)样品中检出或未检出阪崎肠杆菌。 第二法 阪崎肠杆菌的计数 7 操作步骤 7.1 样品的稀释 7.1.1 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无菌称取样品 100 g、 10 g、 1 g 各三份, 加入已预热

8、至 44 分别盛有 900 mL、90 mL、 9 mL BPW 中,轻轻振摇使充分溶解,制成 1:10 样品匀液,置 36 1 培养 18 h2 h。分别移取 1 mL 转种于 10 mL mLST-Vm 肉汤, 44 0.5 培养 24 h2 h。 7.1.2 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分别取样品 100 mL、 10 mL、 1 mL 各三份,加入已预热至 44 分别盛有 900 mL、 90 mL、 9 mL BPW 中, 轻轻振摇使充分混匀, 制成 1:10 样品匀液, 置 36 1 培养 18h2h。分别移取 1 mL 转种于 10 mL mLST-Vm 肉汤, 44 0.5 培养 2

9、4 h2 h。 7.2 分离、鉴定 同 5.2, 5.3。 8 结果与报告 GB 4789.402010 5 综合菌落形态、 生化特征, 根据证实为阪崎肠杆菌的阳性管数, 查 MPN 检索表, 报告每 100 g( mL)样品中阪崎肠杆菌的 MPN 值(见附录中表 B.1) 。 GB 4789.402010 6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培养基和试剂 A.1 缓冲蛋白胨水(BPW) A.1.1.1 成分 蛋白胨 10.0g氯化钠 5.0 g磷酸氢二钠( Na2HPO412H2O) 9.0 g磷酸二氢钾 1.5 g蒸馏水 1 000 mLpH 7.2 A.1.1.2 制法 加热搅拌至溶解 ,调节

10、pH, 121 高压灭菌 15 min。 A.2 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万古霉素 ( Modified 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vancomycin medium, mLST-Vm) A.2.1 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mLST)肉汤 A.2.1.1 成分 氯化钠 34.0 g胰蛋白胨 20. g乳糖 5.0 g磷酸二氢钾 2.75 g磷酸氢二钾 5 g 十二烷基硫酸钠 0.1 g蒸馏水 1 000 mLpH 6.80.2 A.2.1.2 制法 加热搅拌至溶解,调节 pH。分装每管 10 mL, 121 高压灭菌 15 min。 A.2.2 万古

11、霉素溶液 A.2.2.1 成分 万古霉素 10.0 mg蒸馏水 mLA.2.2.2 制法 10.0 mg 万古霉素溶解于 10.0 mL 蒸馏水,过滤除菌。万古霉素溶液可以在 0 5 保存 15 天。 A.2.3 改良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 -万古霉素( Modified lauryl sulfate tryptose broth-vancomycin medium, mLST-Vm) 每 10 mL mLST 加入万古霉素溶液 0.1 mL,混合液中万古霉素的终浓度为 10 g/ mL。 注: mLST-Vm 必须在 24 h 之内使用。 A.3 胰蛋白胨大豆琼脂(TSA) A.3.1 成

12、分 GB 4789.402010 7 胰蛋白胨 15.0 g植物蛋白胨 5.0 g氯化钠 5.0 g琼脂 15.0 g蒸馏水 1 00 mLpH 7.30.2 A.3.2 制法 加热搅拌至溶解,煮沸 1 min,调节 pH, 121 高压 15 min。 A.4 氧化酶试剂 A.4.1 成分 N,N,N,N-四甲基对苯二胺盐酸盐 1.0 g蒸馏水 100 mLA.4.2 制法 少量新鲜配制,于冰箱内避光保存,在 7 d 之内使用。 A.4.3 试验方法 用玻璃棒或一次性接种针挑取单个特征性菌落,涂布在氧化酶试剂湿润的滤纸平板上。如果滤纸在10 s 之内未变为紫红色、紫色或深蓝色,则为氧化酶试验

13、阴性,否则即为氧化酶实验阳性。 注 :实验中切勿使用镍 /铬材料。 A.5 L-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 A.5.1 成分 L-赖氨酸盐酸盐( L-lysine monohydrochloride) 5.0 g酵母浸膏 3.0 g葡萄糖 1.0 g溴甲酚紫 0.015 g蒸馏水 1 000 mLpH 6.80.2 A.5.2 制法 将各成分加热溶解,必要时调节 pH。每管分装 5 mL, 121 高压 15 min。 A.5.3 实验方法 挑取培养物接种于 L-赖氨酸脱羧酶培养基,刚好在液体培养基的液面下。 30 1 培养 24 h2 h,观察结果。 L-赖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者,培养基呈紫色,阴性者

14、为黄色。 A.6 L-鸟氨酸脱羧酶培养基 A.6.1 成分 L-鸟氨酸盐酸盐( L-ornithine monohydrochloride) 5.0 g酵母浸膏 3.0 g葡萄糖 1.0 g溴甲酚紫 0.015 g蒸馏水 1 000 mLpH 6.80.2 A.6.2 制法 将各成分加热溶解,必要时调节 pH。每管分装 5 mL。 121 高压 15 min。 GB 4789.402010 8 A.6.3 实验方法 挑取培养物接种于 L-鸟氨酸脱羧酶培养基,刚好在液体培养基的液面下。 30 1 培养 24 h2 h,观察结果。 L-鸟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者,培养基呈紫色,阴性者为黄色。 A.7

15、L-精氨酸双水解酶培养基 A.7.1 成分 L-精氨酸盐酸盐( L-arginine monohydrochloride) 5.0 g酵母浸膏 3.0 g葡萄糖 1.0 g溴甲酚紫 0.015 g蒸馏水 1 000 mLpH 6.80.2 A.7.2 制法 将各成分加热溶解,必要时调节 pH。每管分装 5 mL。 121 高压 15 min。 A.7.3 实验方法 挑取培养物接种于 L-精氨酸脱羧酶培养基,刚好在液体培养基的液面下。 30 1 培养 24 h2 h,观察结果。 L-精氨酸脱羧酶试验阳性者,培养基呈紫色,阴性者为黄色。 A.8 糖类发酵培养基 A.8.1 基础培养基 A.8.1.1 成分 酪蛋白(酶消化) 10.0 g氯化钠 5.0 g酚红 0.02 g蒸馏水 1 000 mLpH 6.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