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玄奘的知名度比郑和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972542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玄奘的知名度比郑和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玄奘的知名度比郑和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玄奘的知名度比郑和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玄奘的知名度比郑和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玄奘的知名度比郑和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玄奘的知名度比郑和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玄奘的知名度比郑和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玄奘的知名度比郑和高http:/ 2004/06/28 13:17 环球时报在印度寻找郑和遗迹本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张讴 在今天的卡利卡特(古里 ),几乎看不到什么古建筑。街道上都是用瓷砖装饰的小商店。当地人主要是印度教徒,女人喜欢在粗黑的长辫子上插一束花,她们的衣服色彩鲜艳,几乎是清一色的莎丽;男子则习惯在腰上缠一块白布。由于淤积严重,卡利卡特港口吞吐量明显下降,其重要性已经让位给南部的科钦。郑和船队将中国鱼网带到科钦科钦的显著标志是“中国鱼网”。据说郑和船队来到科钦后,把这种捕鱼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故称为“中国鱼网”。这种捕鱼方法是用四根木棍的一端绷住鱼网,沉入水中。四根

2、木棍的另一端收拢起来,然后用长棍固定在木架上。渔民用杠杆原理来收网和放网。这种捕鱼方法在中国云南的水乡依然可以见到。科钦半岛上有一座印葡博物馆,在一块介绍科钦历史的展板上有这样一段话:“自 1341年后,佩里亚河和帕姆巴河遭遇了可怕的洪水。两条河在入海处吞没大片平原,与岛屿形成了所谓的回水区。这带来了港口和科钦的发展。来自中东(邻近阿拉伯和波斯) 、远东(中国)和其他地区的人们开始在这里安家落户。”科钦半岛上还有一块介绍中国鱼网来历的石碑,上面写着:“大约在公元 1350 年至 1450 年,中国人从科兰加诺尔迁居到科钦,并把这种中国鱼网带到了这里”这个时间与郑和船队七次经过这里的年代刚好吻合

3、,科兰加诺尔坐落在科钦北部不到 100 公里处,再往北走 150 多公里,就是郑和船队停泊的古里港口。依据这种描述,我们可以勾勒出这样一幅图画:郑和船队在古里停泊后,分船队继续前行访问和贸易。由于古里是航线中最大的贸易中转站,也是淡水、粮食和蔬菜的供给基地,一部分人留在了岸上,从事贸易活动。后来这群中国人迁移到科兰加诺尔。当科钦形成了更适合经商的环境后,他们又来到了科钦。根据科钦地方志记载,科钦曾有座中国人建造的大佛寺,具体位置就是在现今的“月桂树俱乐部”所在地,距离海边不到 1 公里。中国大佛寺毁于何时不详。直到 18 世纪初期,大佛寺里供奉的石佛像还在科钦半岛上,后来一位英国工程师把佛像运

4、到了英国。大佛寺的存在表明科钦确实有相当多的中国人,其财力足以建造一座寺庙。在远离祖国的地方,大佛寺就成了他们的精神家园。印度西海岸的人不知道“郑和” 是谁郑和前三次下西洋,主要是理顺明朝与诸番国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从第四次下西洋开始,船队的商业贸易特征十分突出,大批中国丝绸、茶叶、陶瓷源源不断地流向各国。郑和船队每到一个国家,除了“开昭领赏” 外,更鼓励与当地人进行贸易。中国商人在经营中依照当地习惯,交易时当众拍掌为定,“或贵或贱,再不悔改” 。我看到了一把刻有“妙手回春”的大药壶,有“老店” 字样的黑釉缸,还有刻着龙图案的黄釉大缸。从这些器物可以推断,中国人在西海岸不仅开有瓷器店,

5、还开有中药铺和餐馆。令人深思的是,在科钦、奎隆和卡利卡特考察期间,当我向当地的旅游部门打探有关“郑和”的线索时,每次得到的回答都令人失望。当地人并不知道“郑和”是谁。当我提到中国僧人法显和玄奘时,几乎 60%的人都说知道。直到今天,玄奘依然是在印度知名度最高的中国人。带有“老店”字样的中国缸为何西海岸看不到中国人的坟墓我陆续走遍印度西海岸,却看不到中国古代建筑,连遗址也踪迹难觅。科钦现存的最古老建筑是葡萄牙人在 1503 年建造的圣弗朗西斯教堂。另一座古老建筑是 1568 年建造的犹太教堂,教堂内壁上嵌有一块希伯来文石碑,石碑证明科钦在 1344 年还建造过一座犹太教堂。在此之前,历史的痕迹荡

6、然无存。科钦最大的墓地是 1724 年修建的荷兰公墓。我站在那里,想起了郑和的最后归宿。1426 年,明宣宗朱瞻基登上皇位后,打算恢复祖父朱棣那种君临天下的朝贡体系,于是命令郑和第七次下西洋。郑和预感到这是最后一次航行了。在出发之前,他耐人寻味地雕刻了两块石碑,记录了自己的航海历史,分别竖立在江苏太仓刘家港和福建长乐五虎门。宣德八年三月(1433 年 4 月),当船队载着珍宝特产从东非浩浩荡荡来到印度古里集合时,郑和因病与世长辞,享年 62 岁。当时气候炎热,归国路程尚需要 3 个月时间。伊斯兰教规定人死后 3 日内速葬,以白布裹身,深埋不附棺。据此推测,郑和遗体极有可能葬在了卡利卡特。除了郑

7、和外,船上还有很多病死者,科钦和卡利卡特还有很多中国商人。为什么这两个地方竟然看不到中国人的坟墓呢?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卡利卡特和科钦留有欧洲人登陆的纪念碑柱。葡萄牙人达伽马是第一位发现印度的西方人。1498 年,在阿拉伯航海家艾哈迈德伊本马季德的带领下,达伽马率领的船队借着印度洋季风,于 5 月 20 日抵达古里。该港口正好是郑和曾停泊的地方。达伽马在同年 8 月 29 日满载着印度香料和财宝返回了里斯本。1502 年 2 月,达伽马再度率领船队来掠夺财宝,其中就有郑和船队赏赐给当地王公贵族的瓷器和丝绸。1524 年4 月,达伽马第三次来印度,染疾后死于科钦。这个地方距离郑和去世的地方只有 2

8、50 公里。达伽马的遗体被安葬在科钦的圣弗朗西斯教堂。 14 年后,其遗骸被运回了里斯本安葬,纪念碑留在了教堂。欧洲航海家带着发财和寻宝的梦想开始航海,并以掠夺和屠杀改写了世界版图。中国皇帝远洋的目的在于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郑和奉行的是“礼乐文明、赫昭异域” 的对外政策。这种教化在短时间内难以在文化层面留下很深的痕迹。还有一种可能是,殖民者的占领和征服毁坏了中国人的建筑和遗迹。继葡萄牙人之后,荷兰人在 1663 年登上科钦。英国人在1792 年也来到这里抢夺地盘。每一个新殖民者的到来,都必然与老殖民者发生冲突。双方用枪炮相互攻击,许多历史遗址都毁于殖民统治者的战火中。我推测,也许还有第三种解释

9、。郑和的大船从古里港口启航了,留下来的中国人望着扬起的巨帆,心里一定有一种期待。他们知道大船还会再来,为他们带来产品,或者把他们带回家乡。一年年过去,中国人在这里辛勤劳作,他们不时转头回望大海,期待着中国宝船出现在海平线上,但是两代人过去了,海平面一直十分平静。当海平面上终于出现了桅杆大帆时,却是陌生的葡萄牙船只。岸上的中国人绝望了,他们开始了迁徙。来了,又走了。这是历史,也是人生归宿。明朝官员的鎏金铁像我发现了中国明朝官员的鎏金铁像借着一次出差的机会,我来到了喀拉拉邦特里凡得琅一家经营古旧家具的老店。这个偏僻的店铺里摆着各种古旧器物,其中以大理石西洋人物雕像最为显眼。在一个西洋风格的家具上,

10、我发现了一件中国彩瓷,这引起了我对这家老店的兴趣。店家的经营很有特点,店主把所有古玩都摆放在架子或者台面上,却不介绍它们的功能和历史,一切全凭顾客的眼力。我在一个角落里看到一尊落满尘土的雕像,那熟悉的服饰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当我看清楚这是一尊明朝官员的坐像时,我身体内的血液一下子不知道跑到了哪里,只感到手脚冰凉。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我在印度遇到了一位明朝官员铁像,这只能解释为机缘或天意。这尊铁像高 33 厘米,铸造得相当精致,原为鎏金铁像,现在金子已经被刮掉,只能在耳根、鼻翼和衣服褶皱处尚残留金色。由于铸铁很薄,基座后部已经严重锈蚀。我向年轻店主询问这尊铁像的来历,他说自己也不清楚,这尊铁

11、像是祖父留下来的。我装作漫不经心地与店主讨价还价,心里却极其紧张。我下定决心,无论花多少钱,都要将它买下,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力把价格压到最低。然而,我显然没有购买古董的经验,只得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买下这尊铁像。我安慰自己说,它是中国与印度西海岸联系的见证,其历史价值远远大于商业价值。一位中国明代官员的鎏金铁像出现在了印度。他会是谁呢?依据我的推测,他很有可能就是郑和。首先,供奉郑和像在东南亚一带十分流行,如马六甲的三宝山就供奉着郑和像,爪哇岛三宝垄市的三宝庙里也有郑和雕塑。第二,郑和一生经历了无数屈辱和暗算,却安然无恙。在沧溟万里、诡形异状的航海中,郑和总能化险为夷。船员和民众认为郑和具有菩萨的

12、神力。第三,郑和每到一地,各国君臣均表示臣服和归顺。民众相信郑和是一位旷世圣人。当郑和去世后,受过郑和恩惠的当地华人自然要塑造郑和像,向他顶礼膜拜,希冀他的灵魂能保佑当地华人安居乐业。第四,从制作工艺上看,郑和船上有国内第一流的制造和修理木铁器具的能工巧匠。他们完全有能力铸造出一尊鎏金铁像。郑和在古里病逝后,这些能工巧匠凭借记忆铸造了郑和像,然后在当地修庙纪念。根据历史记载,郑和的面相是鼻直口方,眉宇之间狭窄,眉毛锋利如剑。但是后人对郑和的描绘却是五花八门,甚至把他塑造成了一尊菩萨。我眼前的这尊铁像透露出温和与威仪,应该是更接近真人原貌。在郑和下西洋 600 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竟然发现了一尊

13、明代官员鎏金铁像,而且极有可能就是郑和像。想当年,我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才到印度工作的,没想到却在印度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感到冥冥中有一种力量支配着我。我的人生轨迹只能如此,这也许是偶然中的必然,也许这就是缘分。我抱着这尊鎏金铁像,来到印度的西海岸,向着 500 多年前郑和船队驶去的方向,虔诚地磕了三个头,然后与铁像一起静坐在沙滩上,直到最后一缕夕阳从身上滑落。第二天,我抱着这尊铁像返回了新德里,如同抱着自己的祖宗牌位一样小心翼翼。新德里的家毕竟是个临时客栈。每次,当我在铁像前点上一炷香时,我总要重复几句,“咱们快回家了” 。透过那缕缕缭绕的烟雾,我似乎依稀看到了 500 多年前那个云帆高张的时代。(编辑:海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