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社区管理的综述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972153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血脂的社区管理的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血脂的社区管理的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血脂的社区管理的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血脂的社区管理的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血脂的社区管理的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血脂的社区管理的综述(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 血 脂 与 社 区 健 康 教 育(本科实习生综述) 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心理和行为因素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与死亡日趋增多。由于不合理膳食和不良生活习惯人群中高血糖、高血脂的比率不断扩大。人群疾病谱发生变化,与高血压、高血脂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与死亡日益增多 1。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每天我国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有113万,占总死亡数的3/4 2。正常人群高血脂的发病率为2040%,我国约有高血脂症病人800万人,而且每天仍以万人的速度递增 3。慢性病不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与健康,而且给家庭、社会和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2、影响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与此同时,与经济发展同步而生的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如吸烟、酗酒、高盐、高脂肪饮食等危险因素还在不断扩延,形成对居民健康的潜在威胁。值得一提的是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证实,血脂异常是中国人群缺血性心血管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4。一,关于高血脂的一般常识高血脂是指人体血浆内的胆固醇或甘油三酯磷脂的含量高于正常值 5。严格定义应该为血脂紊乱或血脂异常,是指人体内血清脂质的浓度水平超出了正常范围,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升高,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异常减低等。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对其病因及治疗研

3、究较多 6。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继而引起众多相关疾病,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高血压、糖耐量异常、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在导致冠心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血脂异常最为重要,关键是总胆固醇(TC)和/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TC和LDL-C升高可促使动脉粥样硬化,降低TC和/或LDL-C可使粥样硬化病变减缓,甚至于部分消退。尤其是积极降低LDL-C,现已成为在防治冠心病方面降脂治疗认识上的进展和首要目标。降低LDL-C,不但可以降低冠心病事件,还可使总死亡率和脑卒中发生率降低 7。二,高血脂的病因1饮食因素1.1高胆固醇饮食:据报道

4、人群的胆固醇摄入量从每日200mg增加到400mg,可升高血胆固醇0.13mmol/L,这可能与肝脏胆固醇含量增加,受体合成减少有关。临床试验观察到健康男性青年每天饮食中胆固醇摄入量增加100mg,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增加0.38mmol/L,而健康女性青年每天饮食胆固醇摄入增加100mg,则可使血浆胆固醇水平上升0.073mmol/L 8。1.2高饱和脂肪酸饮食:饱和脂肪酸抑制LDL受体活性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促进胆固醇在肝脏合成;(2)促进无活性的非酯化胆固醇转入活性池;(3)促进调节性氧化类固醇2形成;(4)降低细胞表面LDL受体活性;(5)降低LDL与LDL受体的亲和性。1.3高糖

5、饮食:我国人群的膳食是以高糖低脂为特点,糖占总热量的76%79%,脂肪占8.4%10.6%,而高脂血症发生率为11%,且以内源性高甘油三脂血症最多见,研究表明,进食糖的比例过高,引起血糖升高,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后者可促进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和VLDL增加,因此引起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升高。另外,高糖膳食还可诱发apoC基因表达增加,使血浆apoC浓度增高,而apoC是脂蛋白酯酶的抑制因子,血浆中apoC增高可造成脂蛋白酯酶的活性降低,继之影响乳糜微粒(CM)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甘油三酯的水解,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1.4饮酒:饮酒对血浆甘油三酯水平有明显影响,在敏感个体,即使

6、中等量饮酒亦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酒精可增加体内脂质的合成率,减少氧化脂肪酸的比例,并增加酯化脂肪酸的比例,此外,酒精还可降低脂蛋白酯酶的活性,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谢减慢。2生活习惯2.1运动:习惯于静坐的人血浆甘油三酯浓度比坚持体育锻炼者高,无论是长期或短期体育锻炼均可降低血浆甘油三酯水平,锻炼尚可增高脂蛋白酯酶活性,升高HDL水平,特别是HDL2水平,并降低肝脂酶活性,长期坚持锻炼还可使外源性甘油三酯从血浆中清除增加。2.2吸烟:吸烟可增加甘油三酯水平。有研究证实,与正常人平均值相比较,吸烟可使血浆甘油三酯水平升高9.1%。2.3肥胖:肥胖可升高血浆胆固醇水平,一般认为体重增加大约可使人体内血

7、胆固醇升高25mg/dl,其机制:(1)肥胖促进肝脏输出含载脂蛋白的脂蛋白,使LDL生成增加;(2)肥胖使全身的胆固醇合成增加,引起肝内胆固醇池扩大,抑制LDL受体的合成 9。3年龄、性别效应有资料显示,年龄本身可使血浆胆固醇增加0.78mmol/L左右,老年人LDL受体活性减退,其机理可能是随年龄增加胆汁酸合成减少,使肝内胆固醇含量增加,进一步抑制LDL受体活性。在4550岁前,女性的血清胆固醇含量低于男性,随后会高于男性,可能是由于体内雌激素减少所致,已知在人类和哺乳动物,雌激素能增加LDL受体的活性。三,高血脂的治疗1.非药物疗法主要针对环境因素,即纠正不良生活习惯(1)戒烟限酒,绝对戒

8、烟,少量饮酒,每日红葡萄酒50ml。(2)清淡饮食,少食高动物脂肪及高糖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及植物油类食物,少食动物内脏,多食鱼类,每餐勿过饱,粗细粮搭配,提倡低盐及高纤维素饮食。(3)运动疗法: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可提高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从而降低TG及LDL-C水平,并增加HDL-C水平。运动处方包括5个基本要素,即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的持续时间以及运动实施的时间带和实施频率。原则是必须体现个体化 10。提倡有氧运动,根据每个人的运动耐量,逐渐摸索合适的目标心率。尽量每天运动一次,每次30分钟,多动少食,减轻体重。(4)心理平衡,勿急躁易怒,多增加健康的社交活动心情舒

9、畅。32.药物治疗2.1目前常用的调脂药物主要有两大类。(1)他汀类:抑制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HMG-CoA还原酶,常用的有辛伐他汀,普伐他汀及洛伐他汀等,主要降低LDL-C水平,同时可轻度降低TG和升高HDL-C水平,用于TC升高为主的高血脂,或TG轻度升高后混合型高血脂者。(2)贝特类:增加脂蛋白脂酶活性,加进VLDL分解并减少合成。常用药:非诺贝特,吉非罗齐等,主要降低TG水平,兼降低TC和升高HDL-C水平。用于TG升高为主的高血脂或TG显著升高的混合型高血脂患者。他汀类药潜在的肝脏毒性可影响其长期使用。常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反应、肌痛、皮疹及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多可恢复。短期应用是安全的,

10、长期应用本类药物,应定期监测血转氨酶和肌酸激酶,如前者升高至正常值3倍,后者升高到正常值10倍以上,必须及时停药。本类药物不宜与烟酸类及吉非贝齐等合用,以免引起严重的肌肉和肝、肾功能损害。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忌用,贝特类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腹胀、腹泻等,偶有肌痛、皮疹及转氨酶升高。肝、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娠忌用 11。2.2“生命网”工程 12:近年来,由欧美及一些亚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生命网”(Hear care Network)工程,旨在培训冠心病患者学会以控制血脂为主,并且全面控制冠心病其他危险因素的二级预防知识。通过一定的程序,让病人学会自我防病治病知识。我国从1998

11、年底开始已在北京、上海、广州及武汉等大城市相继开展,取得初步成绩。生命网工程使血脂革命的最新科技成果在更大力度上转化为病人的自觉行动。2.3其他:应用较少的外科治疗、血液净化疗法及还未成熟的基因治疗都将为高血脂的治疗发挥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李淑芬.我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里程碑-世界银行供求卫健康促进项目介绍料R,1995.2江萍,赵根明,孙建平.上海市长宁区社区人群高血压和高血脂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的KAP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01,4(8).3吕俊湘.高血脂的健康教育J.医学信息报,2009,22(5):764.4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协作组.(冠心病与脑卒中综合风险的评价与干预研究)国

12、人缺血性心血管病发病危险的评估方法及简易评估工具的开发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2):893-901.5林伯南.高血脂病人九忌,china academic journale 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6刘迎利,李建科.高血脂的病因及治疗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7).7孔泽峰.从血脂异常控制现状谈高血脂危害J.中国医师杂志,2005.48赵水平,高脂血症的病因及分类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7,5(14):289.9DeenkeMAetal.Excessbodyweight.AnunderrecognizedcontributorTodislipidemiainwhitnJ.ArchInternMed,1994;154:401.10陈曦,范建高.非酒精性肝病的运动疗法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8):9781.11厉有名.降脂药物应用在脂肪肝治疗中的矛盾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2):1271.12胡大一,顼志敏.如何正确诊治高血脂J.中级医刊,2000,4(35):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