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体会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96266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体会【摘要】 目的 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及治疗,以达到及时有效地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缩短流行时间,杜绝传播、传染的目的。方法 环境消毒,隔离传染源,治疗感染者,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结果 流行时间 46 天,58 例患者均获痊愈。结论 通过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控制治疗,可以达到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缩短流行时间,杜绝传播、传染的目的。 【关键词】 流行性腮腺炎 预防控制 治疗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呼吸道传染病,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肿痛,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

2、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笔者对辖区内一所出现疫情的小学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采取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现将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6 年 4 月,调查总数 826 人,男 451 人,女375 人。发病 58 例,年龄最小 7 岁,最大 12 岁。其中男 45 例,女 13 例。所有发病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耳部疼痛及腮腺肿大等症状和体征。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特点,确定为校内腮腺炎发病流行。1.2 流行病学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2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为主,患者以学龄儿童为主。此次腮腺炎的发病流行,主要原因是由学生

3、缺乏对该病的免疫力。教室通风换气不充分,学生相互密切接触,在发生首例病例和疫情流行趋势时,学校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向卫生部门报告,没能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致使本病在校内流行。1.3 处理措施 (1)对学校教室进行全面消毒,对患病学生进行调查随访,核实诊断疫情。 (2)积极治疗者,隔离传染源:对患病学生禁令居家隔离治疗或住院治疗。治愈前,不得进入学校上课或进入公共场所,以免传播、感染他人。患者治愈返校时,须接受卫生部门的健康体检。 (3)加强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对教室每天进行空气消毒,搞好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阻止病毒在空气中传播。 (4)开展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对没有患过流行性腮腺炎的学生

4、,动员接种腮腺炎疫苗。 (5)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工作: 卫生部门每天对学校进行调查,进一步核实腮腺炎发病数,核实诊断,了解掌握患病学生治愈及返校上课等情况。学校加强传染病疫情的预警报告,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卫生部门,同时配合卫生部门采取必要措施,对可疑病例进行隔离观察、治疗,防止疫情蔓延。辖区医疗单位加强对疫情的监测报告,每天学校进行走访、调查,了解情况,及时汇报,每天定时向区卫生局和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疫情。1.4 结果 流行时间 46 天,58 例患病学生均获痊愈。2 体会3对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和教育,宣传传染病防治知识,增强民众对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及预防意识,合理开展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及蔓延扩散,确保民众身心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