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当求其本——裘昌林医案1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95862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病当求其本——裘昌林医案1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治病当求其本——裘昌林医案1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治病当求其本——裘昌林医案1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病当求其本——裘昌林医案1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病当求其本——裘昌林医案1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治病当求其本 裘昌林医案 1 则【关键词】 治病求本;头痛;更年期综合症;病案;裘昌林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了“治病必求于本”的重要思想,金 张元素亦在医学启源中提出:“ 大凡治病者,必先明其标本,标者末,本者根源也。 ”这里所说的标是疾病的症状,是表现在外的;而所说的本是指引起疾病的根本原因,是隐藏在内的。即所谓的“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 。明朝张介宾也曾言“起源之因,便是病本。 ”又云“本为病之原,标为病之变,病本惟一,隐而难明,病变甚多,显而易见。 ”指出了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唯一的,隐藏于内,很难明确;而疾病的症状却可以变化多端,且表现在外,显而易见。针对疾病纷繁错杂的证候,辨证求因

2、,审因论治是一个很难的过程。若医者一味的见寒治寒,见热治热,忽略疾病的本质,临床效果一定不好,甚至会导致疾病的失治误治,延误病情。笔者有幸随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裘昌林老先生业诊,略举头痛病案一例,以冀临证举一反三, 去伪存真。患者,女,56 岁,2007 年 12 月 6 日至我院就诊。当时病史: 反复头晕头痛近 4 年,加重 2 月。头痛以胀痛为主,发作严重时伴恶心,无呕吐,休息后可好转,四肢活动正常,头颅 CT 正常。查体:2颅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对答切题,BP126/84mmHg。予头颅多普勒(TCD)检查,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当时医生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治疗上以改善脑供血为主,

3、予甲磺酸二氢麦角碱改善脑循环;敏使朗(倍他司汀) 扩张毛细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尼莫通舒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中成药天舒胶囊活血平肝。治疗 2 月余,未见明显疗效。后患者于 2008 年 2 月 11 日至裘师处求诊。详细询问病史后,裘师指出,患者头痛 4 年余,加重 4 月。痛时以胀痛为主,严重时伴发恶心,有高血压病史 10 余年,TCD 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刻下患者烦躁不安,询问平时有潮热出汗,心悸心慌,脾气急躁,且常感口苦,睡眠不好,两便正常,胃纳尚可。追问病史,诉去年 10 月份停经。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裘师诊断其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即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症,属心肾不交,肝失疏泄型。治疗

4、上拟交通心肾,辅以疏肝解郁,拟方如下:柴胡、丹皮、焦山栀各 10g,黄连 6g,肉桂 2g(后下 ),酸枣仁、紫贝齿、紫石英、夜交藤各 30g,柏子仁、合欢皮、知母、茯苓、地骨皮各15g,淫羊藿、山萸肉各 12g。全方以交泰丸交通心肾为主方,辅以温肾助阳、疏肝解郁、宁心安神、清热除烦之品。2008 年 2 月 16 日复诊,头痛、心慌、脾气急等诸症明显改善,睡眠亦明显好转,舌尖边偏红,苔薄黄脉弦。治疗按前法,原方加减继服,月余后痊愈。3按:本例患者以头痛为主症,且 TCD 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一般临床医生极易直接按 TCD 结果诊断为脑供血不足。事实上,脑供血不足只是结果,它可以有许多原因引

5、起。正常人在紧张等生理状态下,更年期患者长期夜间睡眠不足时,都可以出现脑血管痉挛,导致脑供血不足。该患者治疗 2 月余病情未见好转,故至裘师处,详悉病史后得知其头晕头痛加重时适逢经水断流,且伴有潮热出汗,心悸心慌,脾气急躁,夜寐不安等,均为较典型的更年期症状。患者年过半百,经水适断,肾阴不足,阳失潜藏,虚热内扰,而见潮热汗出。又因肾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故心肾不交,而致心火偏亢,故见心烦易怒,夜寐不安等症。乙癸同源,肾精不足,精亏不能化血,导致肝肾阴虚,肝失柔养,肝阳上亢,故见脾气急躁,头痛而胀。概言之,其以肾虚为本,故治疗上以温肾阳、养心阴,交通心肾为主,使其心肾得交;佐以平肝潜阳、解郁除烦,怡其心志,安其神明使其夜寐得安,头晕头痛心烦诸症俱减。药对病因则迅速见效,患者服药月余即痊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