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954661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2.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必修3全册同步练习:第八课寡人之于国也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 单元 第八课 寡人之于国也 2一、双基夯实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数(c)罟洿(ku)池 弃甲曳(y) 兵B孝悌(t) 饿莩(f) 养生丧(sn)死C狗彘(zh) 鸡豚(tn) 庠 (xin)序之教D衣帛(b) 畜(ch) 养 请以战喻 (y)【答案】C(A.洿:w;B.莩:pio ,D. 畜:x)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Error!B.Error!C.Error!D.Error!【答案】C(A 加:更, 夸大;B 直:只,不过,通“值” ,价钱;C 兵:兵器;D 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开放。)3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填

2、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斯天下之民至焉移其粟于河内A BC D【答案】A( 鼓,名词动用; 王,称王;树:种植; 衣,穿;丧,埋葬。)4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相同的一项是()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夫晋,何厌之有C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D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案】B(都是宾语前置)5下列各项中都属于孟子的“仁政”措施的是()养生丧死无憾不违农时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五亩之宅,树之以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A BC D【答案】B

3、6对课文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梁惠王“移民” “移粟” 的措施,并没有使人民增多,因此就向孟子提出了疑问。B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 的故事反问梁惠王,使梁惠王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C孟子在此文中一定程度地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D所谓行仁政就是要以保民为职分。【答案】B(“落入自己设下的圈套”不当)7对文章所表现出的作者的思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孟子重点批评了梁惠王在荒年所采取的移民移粟的政策。B孟子认为只有实行“仁政 ”,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他描述了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C孟子就梁惠王希望“寡人之民 ”“加多”而提出了自己的意见。D孟子委婉地批评当时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还要寻找托辞的

4、做法。【答案】B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前 372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 孔子的孙子) 的再传弟子。B孟子 30 岁左右收徒讲学。 44 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 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 梁惠王 公孙丑 滕文公离娄 万章 告子 尽心 。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D南宋时,朱熹把孟子 与礼记中的大学 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 ,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 )科举考试八

5、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答案】A( 孟子是孔伋的再传弟子。)二、文本精品阅读下列文段,完成 911 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五十者可以衣帛矣。B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C黎民不饥不寒。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答案】D( 然而:古,这样却,是两个词;今:连词,表转折,是一个词。)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填然鼓之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D弃甲曳兵而走【答案】D( 例句中 “鼓”为名词用作动词, ABC 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D 项没有活用现象。)11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孟子提出发展生产的三条措施,认为生产发展,使百姓安居乐业,这是行王道的根本。B孟子用“狗彘

7、食人食”和 “涂有饿莩”的事实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C孟子用“刺人而杀之”归罪于 “兵”的比喻,表明害民的是荒年。D文章最后一句是说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答案】C(“表明害民的是荒年”有误。)三、课外延伸阅读下文,回答 1215 题。万章 问曰:“孔子在陈,曰:盍归乎来!吾党之小子狂简,进取,不忘其初。 孔子在陈,何思鲁之狂士?”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与之,必也狂狷乎 !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 ”“敢问何如斯可谓狂矣?”曰:“如琴张、曾晳、牧皮者 ,孔子之所谓狂矣。 ”

8、“何以谓之狂也?”曰:“其志嘐嘐然 ,曰:古之人!古之人!夷 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孔子曰: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其惟乡原乎 !乡原,德之贼也。 ”曰:“何如斯可谓之乡原矣?”曰:“何以是嘐嘐也?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行何为踽踽 凉凉?生斯世也,为斯世也,善斯可矣。 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万章曰:“一乡皆称原人焉,无所往而不为原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孔子曰:恶似而非者,

9、恶莠,恐其乱苗也;恶佞 ,恐其乱义也;恶利口,恐其乱信也;恶郑声,恐其乱乐也;恶紫,恐其乱朱也;恶乡原,恐其乱德也。 君子反经而已矣 。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 矣。 ”(节选自孟子尽心下)【注】万章:孟子的门徒。狷(jun):洁身自好。 琴张、牧皮:未详。曾晳:孔子的弟子。嘐嘐(xio xio):志大言大的样子。夷:句首助词,无义。原:同“愿”,谨善。踽踽(j j):独自走路,孤单的样子。佞(nn):能说会道。慝(t) :奸邪。1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吾党之士狂简简:威仪堂堂B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掩:遮蔽、遮盖C过我门而不入我室,我不憾焉者憾:仇恨、怨恨D孔子

10、以为德之贼贼:残害 的人【答案】C(应为“遗憾,不满意”)13以下五句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批评“原人”的一组是()非之无举也孔子以为德之贼恶利口,恐其乱信也居之似忠信言不顾行,行不顾言A BC D【答案】B(批评原人的内容在文中第 6 自然段,第句实际上是批评狂放之人的。)1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孟子的弟子万章,对孔子身在陈国却思念鲁国的狂放之士感到不解,认为是错误的。B孔子在交友的过程中,首选中道之士,次而选狂放之士,再次选狷介之士;对于乡原之士深恶痛疾,不与交往。C孟子认为狂放之士虽然胸怀大志,并能讲一番道理,但他们的行为却常常不能与他们的语言相一致。D孟子认为,孔子身在陈国

11、却思念鲁国的狂放之士是正确的。【答案】A( 万章只是不解,并没有认为是错误的)15翻译下列句子。(1)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_(2)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_【答案】(1)责备他却举不出错误,斥骂他却没有什么可斥骂的,他只是混同于流俗,迎合于污世。(2) 道正就会使百姓积极;老百姓积极起来,就没有邪恶了。参考译文:万章问道:“孔子在陈国说:何不回去呀!我的门徒志大狂放,进取不忘根本。 孔子在陈国,为什么思念鲁国的狂放之士?”孟子答道:“孔子说过:遇不到言行中庸之士同他交往,一定能(结识)狂放之人和狷介之士吧!狂放的人能进取,洁身自好的人有不做的事情。 孔子难道

12、不想结交中庸之士吗?不能一定得到,所以只想那次一等的人。 ”“请问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做狂放的人?”答道:“像琴张、曾晳、牧皮这样的人,就是孔子所说的狂放的人了。 ”“为什么说他们是狂放的人呢?”答道:“他们志向远大说话夸张,总说:古代的人!古代的人!考察他们的行为,却不能跟语言相符。狂放的人又不能得到,就想得到不屑 于做不干净的事的人而跟他交友,这就是狷介之士,这又是次一等的了。孔子说:经过我的大门却不进入我的屋子,我不对他不满意,那只有好好先生吧!好好先生,就是残害道德的人。 ”问道:“什么样的人就可以称他好好先生呢?”回答说:“(好好先生批评狂放之人说)为什么这样志高言大呢?话语不照应行为,

13、行为不照应话语,就只说古代的人,古代的人!( 又批评狷介之士说 )行为为什么这样孤独冷落? (又说)生在这个社会,为这个社会做事,能好一些就可以了。 光滑玲珑献媚世人的人,这就是好好先生。 ”万章说:“全乡的人都叫他老好人,他也无处不表现出是个老好人,孔子认为他是残害道德的人,为什么呢?”回答说:“非难他却举不出什么错误;责骂他却没什么可责骂的,他只是混同于流俗,相合于污世,居家好像忠厚诚实,行动好像方正纯洁,众人都喜欢他,自己也认为做得正确,但不能进入尧舜的道德规范,所以是残害道德的人 。孔子说过:厌恶似是而非的东西,厌恶狗尾草,怕它弄乱了禾苗;厌恶巧言谄媚,怕它弄乱了道义;厌恶夸夸其谈,怕

14、它弄乱了诚实;厌恶郑国音乐,怕它弄乱了雅乐;厌恶紫色,怕它弄乱了红色;厌恶好好先生,怕它弄乱了道德。君子(使一切事) 回到正道罢了。道正百姓就会积极,百姓积极,就没有邪恶了。 ”四、高考热点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不久之前,吴某经营的“平安”号货船(吴某已在保险公司为船只投了保) 在装货时翻船沉没。吴某随后与某打捞公司签订了沉船打捞合同,约定打捞总费用 7 万元,合同并附有补充条款“打捞完毕先付打捞费 1 万元,余款由保险公司理赔时一次性付清” 。打捞公司将船打捞出水,吴某支付了 1 万元打捞款。后来,保险公司以事故损失不属承保范围为由拒绝吴某索赔。吴某以此为由拒绝支付余下 6 万元打捞费给打捞公司。于是打捞公司将吴某告到法院。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吴某认为,自己与打捞公司签订的合同属于附条件生效的合同,该合同补充条款约定“余款由保险理赔时一次性付清” ,由于保险公司还没赔款,所以该条款生效期还未到,因此拒绝支付剩余打捞费用。站在打捞公司的立场上,你将怎样对吴某的观点进行辩驳?请拟写一段有利于打捞公司的辩词。答: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