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95222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的保护作用【摘要】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小鼠局灶性脑梗死 (CI)的保护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 OMT 预处理组。用线栓法制作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术前 30 min 腹腔注射 0.9%生理盐水 4 ml,OMT 组腹腔注射 OMT 35 mg/kg。记录小鼠清醒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TTC 染色测定梗死体积,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 SOD 活性,TBA 法测定 MDA 含量,TUNEL 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OMT 组小鼠术后 24 h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梗死体积缩小,SOD

2、活性升高,MDA 含量减少,神经元凋亡减轻。结论 OMT 可能通过提高 SOD 活性起到对小鼠局灶性 CI 的保护作用。 【关键词】 脑梗死;氧化苦参碱;保护作用氧化苦参碱(OMT)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及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1,2 ,一直用于病毒性肝炎及免疫调节方面的治疗,但在脑血管疾病方面尚无尝试。本实验制作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观察 OMT 对脑梗死(CI)小鼠神经功能缺损、梗死体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探讨 OMT 对 CI 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2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动物与分组 健康成年雄性昆明小鼠 45

3、 只,体重3540 g,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动物中心提供,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 OMT 预处理组,每组 15 只。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恒冷箱冷冻切片机 (Leica,德国) ,倒置荧光显微镜(Nikon,日本),紫外分光光度计(CE2041,北京)。主要试剂:SOD、MDA 试剂盒由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一步法 TUNEL 凋亡检测试剂盒由江苏碧云天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1.3 模型制作及给药方法 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制作参考文献3 。小鼠以 10%水合氯醛(300 mg/kg)腹腔注射麻醉,仰卧固定,常规备皮、消毒后颈部正中切口,分离暴露右侧颈总动脉及颈内外动脉,结扎颈

4、总动脉近心端及颈外动脉起始部,颈总动脉靠近分叉处套线备用,动脉夹暂时夹闭颈内动脉。在距离颈总动脉分叉处 2 mm 左右处剪一小口,插入单股尼龙线( 长 3 cm,直径0.104 mm,于 1、2、3 处分离标记)约 11 mm,有轻微阻力时停止,扎紧缝线,剪掉多余线栓,缝合并再次消毒皮肤。假手术组除不插线外,其余步骤相同。术中用白炽灯加温维持小鼠肛温约 37。OMT 为陕西慧科植物开发有限公司,纯度 98%,生产批号SF20061215,临用时以蒸馏水制成混悬液。OMT 预处理组在手术3前 30 min 腹腔注射 OMT 35 mg/kg。各组小鼠均在手术后 24 h处死。1.4 观察指标 (

5、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清醒后对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4 。 0 级为无神经功能缺失症状 ;1 级为左前爪不能完全伸展;2 级为轻轻向后牵拉鼠尾并将后肢提起,左前爪抓力明显减低;3 级为运动自如,但牵拉鼠尾时会向左侧倾斜或转圈 ;4 级为向左侧倾斜或划圈运动;5 级为刺激后运动;6 级为刺激无运动,伴有意识障碍;7 级为死亡;07 分别为 07 分。选取 15 分小鼠进行相应指标检测,每组 15 只。(2)红四氮唑(TTC)染色测定梗死体积:3 组大鼠中每组各取 5 只,手术后 24 h 快速断头取脑,-20冷冻20 min 后行 1 mm 厚冠状切片,立即置于 1%TTC 溶液中 37 恒温

6、避光孵育 30 min,正常脑组织为红色,梗死为白色。染色的切片经扫描后接入电脑。用 ImagePro 软件进行图像分析,计算梗死体积百分比。(3)SOD 活性以及 MDA 含量测定:每组小鼠各取 5只快速断头取脑,冰盘中分离出右侧额顶部脑组织,滤纸吸干水分,称重后制成 10%组织匀浆, 4 3 500 r/min 离心 10 min 后取上清液,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含量,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4)TUNEL 法测定细胞凋亡:每组小鼠各取 5 只,术后 24 h 经麻醉后迅速开胸,暴露心脏,经左心室插管至升主动脉,剪开右心耳,先用 0.1 mol/L 预冷 PBS 100 ml 灌注至清澈,

7、再用预冷 4%多聚甲醛灌注 150 ml。断头取脑, 37 4%多聚甲醛后固定 4 h,流水漂洗4过夜,5%、10%、15% 、20%、25%、30% 梯度蔗糖脱水直至沉底,用冰冻切片机做连续冠状切片,片厚 6 m。切片经室温晾干,用含有 1% Triton X 100 的 PBS 洗涤 35 min,按照 TUNEL 检测试剂盒说明书配制检测液,在样品上加 50 l 检测液,37 避光孵育 60 min,孵育至 45 min 时加入 DAPI 复染。PBS 避光洗涤 38 min,油封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染色阳性的细胞。每组 5 张切片,每张切片取 5 个互不重叠的视野计算染色阳性的细胞百

8、分比。正常细胞核为蓝色,凋亡的细胞胞核为黄绿色。1.5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 结 果2.1 各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假手术组小鼠未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0 分);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较为明显(4.910.52)分 ,OMT 预处理组神经症状明显减轻(2.580.37) 分(P0.05)。2.2 各组梗死体积比较 假手术组未见病灶(0),模型组以及OMT 预处理组梗死灶主要位于右侧颞、顶叶皮质以及基底节区。其中模型组平均梗死体积百分比(50.783.96)%较 OMT 预处理组(30.822.97)%明显增高(P0.05)。52.3 各组 SOD 活性以及

9、 MDA 含量比较 模型组 SOD 活性(55.325.69)U/mg较假手术组(70.824.78)U/mg明显减低(P0.05),OMT 预处理组 SOD 活性(61.233.24)U/mg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 MDA 含量(15.684.57)nmol/mg较假手术组(6.482.37)nmol/mg 明显增高(P0.05);而 OMT 预处理组 MDA 含量(7.382.56)nmol/mg则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2.4 各组细胞凋亡比较 假手术组仅见少量凋亡细胞,凋亡率为(1.420.13)%;模型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凋亡率为(55.673.57)%,远远高于

10、假手术组(P0.05)。经 OMT 预处理后凋亡细胞虽然高于假手术组,凋亡率为(35.193.24)%,但仍远远低于模型组(P0.05)。3 讨 论本研究采用线栓法制作小鼠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更符合临床常见的 CI 发病过程。模型制作成功后梗死部位大多位于右侧颞顶叶皮质以及基底节区。脑组织富含磷脂,梗死后组织缺血,大量的自由基形成,引起生物膜上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破坏5 。因此有效清除自由基是减轻脑缺血损伤的靶点之一。SOD 能催化 O2 发生歧化作用,是清除6细胞内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关键酶之一。脂质过氧化产物 MDA 含量可以高度反映神经

11、元的毒性效应,作为主要的自由基清除剂,SOD 的含量升高可阻止过氧化反应引起的组织损伤。在本实验中脑组织血液循环中断后 24 h 小鼠出现大面积脑梗死,SOD 活性下降,MDA 含量升高,大量神经元凋亡。给予OMT 预处理后,可提高 SOD 活性,降低 MDA 含量,从而使凋亡神经元数量减少,梗死体积缩小,发挥保护神经元的功能。以上结果提示 OMT 可使神经元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加强,抗脂质过氧化能力提高,提示升高 SOD 活性可能是其减轻脑组织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参考文献】1 Lu LG,Zeng MD,Mao YM,et al.Oxymatrine therapy for chronic

12、hepatitis B: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and placebocontrolled multicenter trialJ. World J Gastrgenterol,2003;9(11) :24803.2 Zheng P,Niu FL,Liu WZ,et al.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oxymatrine in dextran sulfate sodiuminduced colitis of rats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5;11 (31):749125.3 席刚明,汪华侨,魏国耀,等. 小鼠颈动脉系解剖与测量在局灶性脑缺血模型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04;26(3):1713.4 Xi GM,Wang HQ,He GH,et al.Evaluation of murine models of permanent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4;117(3):393403.5 吴 江. 神经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50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