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四年级教案

上传人:oq****t 文档编号:1993058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四年级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美术四年级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美术四年级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美术四年级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美术四年级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美术四年级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四年级教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 1 课:教室一角 教案一、教材分析教室一角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拥有的学习活动空间,也是分享学生学习成果的快乐园地,需要时常布置与美化,教室一角常常是小学生班队生活的重要阵地,往往设置有班队活动角。本单元学习的设置正是配合日常班队活动角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制作、布置的美术学习与实践。教室一角学习活动方式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透过美术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布置教室一角的设计素养,提高学生布置教室一角的动手能力,教室一角可以提升班队活动的质量和班队活动角的精美程度。它的意义在于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中队活动紧密相关,设计制作为学生日常班队生活所需,制作布置为学生日常班队活动所用,体现“物

2、以致用”的学习理念。“活动一” 为好书推介。 “活动二”为队角布置,这里的队角布置主要定位于队角布置方案的设计和队角中相应物件的制作。“活动三”为课程图标设计,该课时的学习主要定位于课程表的图标设计与组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用相关的形象图案表现课程的特征,进行图标设计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训练学生的形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培养动脑动手进行创意创造的设计意识;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教育学生参与美化环境、热爱班级、热爱学习,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集体成就感。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队角、课程的特征。2、教学难点:直观而形象,简

3、洁而美观的设计队角、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三、教学时数:2 课时四、课型:绘画五、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标记课程如:1-2 数学)、班级课程表底纸(划出切口以便插接图标)、范画上色工具、剪刀六、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内容:队角布置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用相关的形象图案表现课程的特征,进行图标设计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 训练学生的形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培养动脑动手进行创意创造的设计意识;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教育学生参与美化环境、热爱班级、热爱学习,增强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和集体成就感。二、教学重点:用简洁明了美观大方的图案表明队角的特征。教学难点:直观

4、而形象,简洁而美观的设计队角、各门课程图标;集体合作作业的组织课型:绘画教学准备:课件、学生工作纸(标记课程如:1-2 数学)范画上色工具、剪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及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参观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策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布置方案。那如何设计布置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二、了解队角1 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 (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 课件出示:教材上的队角图片2 为了表现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3 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

5、目内容。课件出示:咨询箱、工具箱、中队日志等4 这个队角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吹塑纸、彩纸、图片等)三、探 究 设计方法1 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 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 (学生表达创意) 课件出示:各种范图2 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 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课件出示:正误两种设计3 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课件出示:教材的设计草图4 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布置方案? 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尝试草图设计训练) 教师针对问题进行演示示范湘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 2 课:花手帕 教案一、教材分析染缬,开始于秦汉时

6、期,是唐代最为发达的一个印染品种果。从制作方法上古代印染工艺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绞缬(今称为扎染)、蜡缬(今称为蜡染)、夹缬。印染的图案纹样神奇多变,色泽鲜艳明快,图案简洁质朴,具有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本课的设计汲取了染缬这一民间艺术的营养,并将其与学生生活相联系,巧用身边易取之材料,仿民间艺术染制一方花手帕。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以吸水性较强的纸为媒材,凭借折叠构成的原理,利用纸纤维的吸水性能和渗透作用,从而形成既有一定格律和节奏,又色彩鲜艳,变化生动活泼,呈现四方连续纹样的一方纸手帕。本课既能提高儿童学习美术的爱好,又能与传统教育紧密结合,使学生既把自己学到的,头脑中积累的图案形

7、成学有所用,同时也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美术知识和民间传统艺术。教材中呈现了纸手帕的制作基本过程和方法:1、折。将方形生宣纸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折叠,如田字格、米字格(主要的方法)、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2、造型设计。学生随意染制一两幅纸手帕后引导学生分析制作要领:色彩不宜过多,35 种即可;角、边、中心等位置上的染色可决定图案的形成等。3、染制。染制分浸染和点染两种,还可运用撞水法,即用清水点已经染了色的地方,用水将色挤向四方,从而显出淡色斑痕4、干后打开,呈现作品。教材中呈现的几幅纸手帕作品,在折法、染法、色彩搭配等方面均有其独到之处,教师可引导学生欣赏分析。二、学情分析花手帕

8、的制作主要有两个重要的活动,一是“折”,二是“染”。在折的过程中,重点要求在“米”字形,“田”字形的基础上折出各种形状,怎样折出多种形状,教师可采取分小组自主探究的形式,相互交流,目的是在于给学生之间提供不同的学习对象,听取不同的看法意见,分享彼此的经验,拓宽学生思路,寻找出多种折叠方法,达成教学目标。在染的过程中,主要难点在于染色时间的控制上,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可采用与学生一起数数的方式,通过控制染的时间的长短,利用对比试验让学生感受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掌握染

9、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四、教学重点: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教学难点: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五、教学时数:2 课时六、课型:绘画制作七、教学准备:方形渲纸,颜料,毛笔等八、教学步骤:第 1 课时一、教学内容:活动一(制作纸方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教学难点:掌握

10、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课型:绘画制作教学准备:方形渲纸,颜料,毛笔等教学过程:一、 欣赏感量l 教师出示浸染纸手帕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提问:它们与我们甲时用的手帕有什么不同?它有何特点? (图形的对称美、色彩的浸润美)2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学习制作一方浸染纸手帕。3 板书课题:花手帕(一)纸手帕二、方法指导1 请一名学生上台将折叠好的宣纸随意染上不同的颜色。提问:通过观察,你能说说制作纸手帕需要哪些步骤吗? (小结板书:折纸,染纸)2 折法启示:教师提问:你能折出不同形状来吗?学生尝试后,教师小结:田字格、米字格是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可以稍有变化。折出的形状影响到染的纹样的形

11、成,辐射状、折扇形折叠法、任意折叠、揉纸团法等也可以尝试。3 染法示范:教师示范:点染、漫染纸张,展开形成纹样。师生共同分析、小结染制纸手帕的要点:A注意画面色彩的控制,应以一种颜色为主,色度要有深浅的变化。B染色时要注意时间的控制,浸在彩色水中的时间长则吸色多、染色的面积大,反之则少、染色的面积小。4 教师示范打开作品,进行展示。提示:纸吸水后十分脆弱,稍不小心就会揭破,前功尽弃,可以用吸水性强的纸或其他材料将水分基本吸干,再小心翼翼地展开.三、观察分析1 欣赏纸手帕作品(优劣对比)。提问:你喜欢哪块纸手帕? 为什么?2 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四、自主表现I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纸手帕,将作业纸

12、采用不同的方法折叠,然后在彩色水中浸染或点染,制作2_4 块美丽奇特的纸手帕。2 教师随堂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提请注意,浸染得好的应叫学生适可而止。小精灵儿童网站五、分析交流I将学生作品张贴展示。2 提问: 你最喜欢哪一块? 说说你的理由?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第 2 课 时教学内容:活动二(扎染一块花手帕)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染缬工艺的特点和历史,以及图案的基本知识。过程与方法: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在实际操作中感受色彩的变化与韵味。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和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教学重点: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要领。教学难点:掌握染缬的基本方法和

13、要领。课型:绘画制作教学准备:方形渲纸,颜料,毛笔等教学过程:一、 尝试表现1 欣赏上节课优秀作业,回顾基本制作方法和步骤。2 导人新课,提问引导思考:制作纸手帕染前要先折。那么,制作布手帕在染前,你准备将布料做怎样的处理?3 学生讨论、尝试。4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仿效民间艺人的手法,制作扎染手帕。5 板书课题:花手帕(二)布手帕二、方法指导1 观看短片,了解民间扎染的发展、制作过程、方法,以及民间扎染作品欣赏,画面配讲:扎染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之一,主要盛产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其制作方法是把布料用绳线捆扎后,再用染料煮染。凡是扎了的部分染料进不去,这样就保留了布料原有颜色的面貌而

14、形成图案,因此叫扎染。在机器印染术出现之前,人们的服饰花纹、家居用品等就是用这种手工工艺制作而成,至今在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扎染作坊,如湘西凤凰、云南大理、贵州等。扎染作品色彩朴实、自然、大方,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味。2 教师模拟民间扎染作坊师傅的身份,示范、讲解课堂制作扎染花手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捆扎布料。浸染布料。展开呈现。三、观察分析1 将扎法图示和染出的图案两两对比欣赏,从中明了制作扎染手帕的关键所在:扎的方法、位置、松紧等直接影响扎染纹样的样式,扎、染前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先进行设计。2学生开书欣赏书中作品。四、创作表现1 学生动手制作扎染手帕。2 教师随堂巡视指导。五、评析交流1

15、 将学生的扎染作品悬挂在教师课前牵扯的铁丝或绳线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2提问:你是如何做出扎染手帕的?有小窍门吗? 你最喜欢哪一块? 说说你的理由。再给你一块白布,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成花手帕?湘美版小学美术第七册第 3 课:纸品乐陶陶 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利用各种纸材进行艺术造型的有趣活动。采用的材料是皱纹纸搓、捏成的纸团、纸绳,或较厚的等宽纸条,并根据材料性能运用合适的工艺手段进行构思、设计和制作。所表现的形象装饰性较强,能够产生浅浮雕的效果。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

16、。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作风。二、教学重点: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教学难点: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三、教学时数:2 课时四、教学准备:各种颜色的纸绳、粘胶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活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纸团、纸绳粘贴画的方法技能,能制作一幅装饰画;了解单个物体组拼成图案的形式美法则及浅显的艺术规律。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养成精心制作的良好习惯和一丝不苟的作风。教学重点: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教学难点:能运用卷、折、压、扭等基本方法、技能,制作一件纸条工艺品。教学准备:各种颜色的纸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