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07-2008学年度学期学业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910944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西城区2007-2008学年度学期学业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西城区2007-2008学年度学期学业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西城区2007-2008学年度学期学业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市西城区2007-2008学年度学期学业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市西城区2007-2008学年度学期学业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西城区2007-2008学年度学期学业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西城区2007-2008学年度学期学业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脑不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不忘 NO.1 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 1 对 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第 1 页 共 5 页北京市西城区 2007-2008 学年度学期学业测试高一语文试卷试题1、根据要求整合相关知识,完成 110 题。(30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凌侮(r) 檄文(x) 埋怨(mn) 慰藉(ji)B尸骸(hi) 脊髓(j) 忸怩(n) 碾米(nin)C冰屑(xi) 庇护(b) 纶巾(1n) 青苔(ti)D纤细(xin) 霹雳(p) 追溯(s) 雾霭(i)(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眷属 水藻 荆棘 誓死如归B树阴 班

2、斓 皎洁 雄姿英发C保姆 漂泊 咳嗽 以德报怨D,油漆 商贾 扭扣 夙兴夜寐(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1)作为新学徒,他学得慢,不得不看师傅的脸色,在_声里挨着日子。(2)大家都不要争执,_斗胆说一句话:王大人身经百战,让我们听听他的_。(3)他做事高调,虽然出发点是好的,可总给人一种格外_的印象。A叱骂 不才 拙见 招摇 B叱骂 不才 高见 招摇C咒骂 足下 高见 招眼 D咒骂 足下 拙见 招眼(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位缺乏涵养的女演员,即便有沉鱼落雁之容貌,其演艺之路也不会走得太远。B为人要有正气、有骨气,像你这样摧眉折腰,完全不讲原则,人

3、家也瞧不起你。C学生遇到问题而又解决不了时,教师要顺水推舟,让学生自己分析并解决问题。D他当机立断,决定马上就去拿回自己的辞职信,打算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也许一诗渗透着深沉的悲痛,也充满了爱的温馨,正合乎前人对这类作品的要求,有一种哀而不伤的意味。B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一种理想。它将无疑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一份春暖花开的好心情。C艾青的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 ,流溢着刻骨铭心的爱,曾让多少人产生共鸣,又被多少人所喜爱!D经过“望尽天涯路”的彷徨;“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艰辛,使他终于迎来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开朗。(

4、)6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各句不同的一项是A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B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 雅 颂三部分,收录了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诗歌三百零五篇。其表现手法主要是“赋” “比” “兴” 。B产生于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 ,是早期文人抒情诗的典范之作,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最早著录于南朝粱代萧统的文心雕龙 。C李白和杜甫是唐诗世界中的两座高峰:李白被称为“诗仙” ,其诗风上承屈原的浪漫主义传统;杜甫被称为“诗

5、圣” ,其作品具有现实主义特色。D李清照的词以婉约为主。以南渡为界,前期作品多写描写少女、少妇生活中的细腻感情;后期作品主要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试听:010-57126666、57107777、57108888、57259999 官网:第 2 页 共 5 页( )8下列文言文句中,加点字全都为通假字的一项是为侠者极众,敖而无足数者。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 解家贫,不中訾。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振人不赡,先从贫贱始。 诸公闻之,皆多解之义。A BC D( )9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特点相同的一项是例句:遂去其贼,罪其姊子。

6、A怪之,问其故,乃解使脱之。 B乃夜去,不使人知。C是故败吴于囿。 D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 )10下列文言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式特征,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A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 B郭解, 善相人者许负外孙也。C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D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2、阅读窦娥冤节选(一)(二),完成 1113 题。(12 分,每小题 4 分)(一)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 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 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 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 软,卸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

7、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 只落得两泪涟涟(二)耍孩儿 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 实的冤情不浅,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 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二煞 你道是暑气暄,不是那下雪天, 岂不闻飞霜六月因邹衍?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免着我尸骸现;要什么素 车白马,断送出古陌荒阡?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欺,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做什么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 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到你山阳县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11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8、”一句中, “合” “糊突”的意思分别是什么?窦娥的态度反映了窦娥对自身遭遇有着怎样的认识? (4 分)_ _ 12苌弘化碧、望帝啼鹃等几个传说,对于表达窦娥的内心思想感情有何作用? (4 分)_ 13窦娥最后寄期望于天地显“灵圣” ,并相信“皇天也肯从人愿” ,结合全文来看,这与其在滚绣球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否冲突,应该如何理解? (4 分)_ 3、按照要求完成 1415 题。(16 分)14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8 分,每空 1 分)(1)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_。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2)_,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3)_,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

9、桑树颠。(4)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_。(5)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_,不尽长江滚滚来。(6)_,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7)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_。(8)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_,怎敌他、晚来风急?15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8 分)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脑不忘 NO.1 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应试班或 1 对 1,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先后自选座位。第 3 页 共 5 页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死生寄 书长不迭,况乃未休兵(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3 分)A首

10、联从视觉和听觉写边塞的凄凉:戍楼上更鼓声断,人却步履匆匆,还在赶路;秋天的边地传来孤雁的哀鸣,B颁联写客观实景:白露已至,放眼看去,眼前的霜露开始变白;那天上的月儿,大概总也比不上故乡的明亮。C颈联上句是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旬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两句写得伤心折肠,折射出战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D尾联中“长”是“一直、总是”的意思,这两句是说平时寄出的书信尚且无法到达,更何况是在战争还没有停止的时候呢!E全诗语意多处照应,如“未休兵”照应“断人行”: “寄书” “不达”照应“无家”: “问死生”照应“弟皆分散”等等。(2)这首诗写到了“戍鼓” “雁” “露” “月”等事物,请从

11、中选择一种,简析其中所传递出来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5 分)_ _ 4、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619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崔知温,许州鄢陵人。初为左千牛,累转灵州都督府司马州界有浑、斛薛部落万余帐,数侵掠居人,百姓咸废农业,习骑射以备之。知温表请徙于河北,斛薛不愿迁移,时将军契?苍何力为之言于高宗,遂寝其奏。知温前后十五年上,诏竟从之,于是百姓始就耕获后斛薛入朝,因过州谢曰:“前蒙奏徙河北,实有怨心然牧地膏腴,水草不乏,部落日富,始荷公恩 ”拜伏而去。知温四迁兰州刺史,会有党 项三万余众来寇州城,城内剩兵既少,众大惧,不知所为知温使开城 门延贼,贼恐有伏,不敢进。俄而将军权善才率

12、兵来救,大破党项之众善才因其降,欲尽坑之,以绝后患。知温曰:“弗逆克奔,古人之善 战诛无噍类, 祸及后昆又溪谷峥嵘,草木幽蔚,万一变生,悔之何及 ”善才然其计又欲分降口五百人以与知温,知温曰:“ 向论安危之策,乃公事也,岂图私利哉!”固辞不受党项余众由是悉来降附。累迁尚书左丞,转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兼修国史。后迁中书令,永淳三年卒。注契?宓何力,人名。 噍类,活着的人。( )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数侵掠居人 数:多次。 B遂寝其奏 寝:压制。C因过州谢曰 过:经过。 D知温使开城门延贼 延:延请。 ( )17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能够表现崔知温“有胆有识”的一项是知温前后十五年上,诏竟从之。 然牧地膏腴,水草不乏,部落日富。知温使开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