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脑不忘)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910071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脑不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脑不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脑不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脑不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脑不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升初至高三 1 对 1中高考小升初应试班 实验学校理科实验班复读班2 年制高中第 1 页 共 3 页北京市宣武区 2009-2010 学年下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24 分)(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创伤 chung 细菌 jn 徇私枉法 xnB. 恪守 g 沉疴 k 心广体胖 pnC. 悄然 qio 谙熟 yn 相形见绌 chD. 摒除 bng 慰藉 ji 自怨自艾 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 分)A. 绵里藏针 流言斐语 耳濡目染 B. 披星戴月 莘莘学子 提纲挈领C. 白璧微暇 病入膏肓 虎视眈眈 D.

2、故技重演 海市蜃楼 遗笑大方(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李白的古体诗梦游天姥吟留别 ,通过描绘梦游奇景表现了傲岸不群的人生态度。B. 苏轼在游沙湖中记叙自己与一位医术高明的聋大夫结识,并同游清泉寺的经历。C. 阿房宫赋选自唐代贾谊的樊川文集 。此文借古讽今,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D. 六国论的作者苏洵、 伶官传序的作者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两家。( )4. 在横线上默写原句。 (10 分)我欲因之梦吴越,_。_,送我至剡溪。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_,_,咏而归。秦

3、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5. 翻译画线的文言句子。 (8 分)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_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 )_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_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_ 二、阅读与鉴赏(共 36 分)(一)阅读文言文伶官传序 ,完成 610 题。 (共 14 分)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 之将终也,以三矢 赐庄宗 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

4、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 见贼 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忧劳可以 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岂独伶人也哉?【注】晋王:李克用,庄宗之父。因出兵镇压黄巢起义有功,被唐朝皇帝封为晋王。庄宗:李存勖,袭晋王之位。征战十多年,攻破燕地、大破契丹兵、灭后梁,称帝,建立后唐。死后庙号为庄宗。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2 分)智慧热线 010-57108888 教育搜索 免费试听、随时退费,按报名先后自选座位。第 2 页 共 3 页A.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原来。B. 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盒子装。C. 君臣相顾 顾:看。D. 举天下之豪杰 举:全,所有的。7. 下列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 及凯旋而纳之

6、 B. 而告以成功 C. 仓皇东出 D.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A.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B.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C. 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D.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9. 对晋王临终时赠给庄宗“三矢”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 晋王用“三矢”代表自己未实现的三个遗愿。B. “三矢”代表晋王的三个敌人:梁、燕、契丹。C. 晋王希望庄宗用这三支箭射杀仇敌,替父报仇。D. 晋王赠箭的目的是激励庄宗奋发图强成就霸业。10. 阅读下面的材料,

7、完成后面的答题。 (6 分)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 问谏议大夫褚遂良:“ 当年,虞舜制造漆器托盘,夏禹雕 镂案板,竟有十几位臣子轮番劝谏。对于装饰食物器具这类小事,何必苦苦相 谏?” 褚遂良的回答让唐太宗十分满意。请你引用伶官传序中的某个观点并结合自己的思考,简要回答唐太宗的这个问题。(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1 题(6 分) ;选做 12 题(8 分) 。浣溪沙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 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 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 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46 岁的苏轼谪居黄州时,因病结识了一位耳聋的名医。苏轼病愈,与聋大夫同游清

8、泉寺,作此词。子规,又名杜鹃、布谷。白居易在醉歌一诗中感叹黄鸡催晓、白日催年、朱颜易逝。11. 以下两道小题,任选一道做答。 (6 分)上片描绘的暮春景象是什么?这些景象给词人带来哪些不同的感受?词人从自然景象中获得的感悟是什么?体现了词人怎样的精神气度?12. (附加题,选做)请按要求在横线上默写你熟悉的苏轼的诗词文句。 (8 分)诗:_,_。词:_,_。_,_。文:_,_。(三)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 1315 题。 (共 16 分)灯祭迟子建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 盏灯。 那灯是不寻常的 。从门外雪地上捡回一个玻璃罐头瓶,然后将一瓢 滚开的水倒 进瓶里, “啪”的一声,玻璃瓶底

9、均匀地掉下来,灯罩便诞生了。用废棉花将灯罩擦得亮亮的,亮到能看清瓶中央飞旋的灰尘为止。圆形的底座,木制,有花纹,面积比灯罩大一圈。在灯罩边缘对称地钻两个眼,穿上铁丝当提手儿。再从底座中心钉透一根钉子,固定住半截红烛。待到夜幕降 临时, 轻轻拿下灯罩, “嚓”地点燃蜡烛,再敛声屏气地扣下灯罩,提着这盏灯就觉得无限风光了。小升初至高三 1 对 1中高考小升初应试班 实验学校理科实验班复读班2 年制高中第 3 页 共 3 页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 单是做灯罩,要 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这些瓶子不是被激碎了,就是瓶底没有完全断裂,再不就是怎么擦都不亮。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

10、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里,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提着灯揣着一盒火柴走东家串西家。每到一家都将灯吹 灭,听人家夸 这灯有多好看,然后再心满意足地擦根火柴点燃它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 烛烧 得只剩下一汪油了。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 腾没了吧?”“全给丢在路上了,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 ”“还真顾家啊。 ”父亲打趣道。再看那盏灯,一汪蜡烛油上斜着一束蓬勃芬芳的光,的确亮丽之极。过年时,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里外外都是光明。高高挂在杆子上的是红灯,灯笼穗长长的, 风一吹,刷刷响。安闲坐在低处的是冰灯,它被放在窗台上,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这些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

11、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 给我的灯美丽。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 头的。而因 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那年除夕,别人家的院子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啊?今年腊月廿六我赶回家中。腊月廿七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 过年。我 们去看父亲,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捎)了些钱。然后我们一边 召唤着父亲回家过年一边离开墓地,都到姐姐家来了。一 进门母亲就抱着小虎从里屋出来了。姐姐的孩子小虎,刚过周岁,非常漂亮,我们都喜欢他。我点着小虎的脑门说:“把你姥爷领回来过年

12、了。 ”小虎乐了,他一乐大家也乐了。当夜小虎哭个不休。母亲千般万般地哄,他却仍然嘹亮地哭着,直到天亮。姐夫说:“可能咱爸跟到这儿来了,夜里稀罕小虎了。 ”说得跟真事似的。父亲没有见到他的外孙,而他生前又是极端喜欢孩子的。父亲怎么会路过女儿的家门而不入呢?而他一进门就看见小虎,当然舍不得离开了。正月十五到了,这天是我的生日。二十八年前,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父 亲送我一乳名:迎灯。如今我再也迎不来幼时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走在冷寂的大街上,我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他的灯是玻璃的,六角形,还贴着 “福”字。我立刻买下一盏。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独自来到父亲的墓地,我“

13、嚓”地划根火柴,周 围的夜色颤动了一下。 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文章有删改)13. 作者在第一段中为什么说“那灯是不寻常的”?(4 分)14. 请联系前、后文,简要分析作者在第段写“小虎乐了,他一乐大家也乐了”有哪些用意。 (6 分)15. 联系全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说说作者为什么在正月十五这一天买下一盏灯。 (6 分)三、写作(40 分)16. 阅读下面材料,请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是现场直播。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说错了敬个礼,做错了对不起,有多少人羡慕你,有后悔的权利。这世界属于你,只因为你年轻”以上两则材料,也许使你产生一些思考,也许其中的一则让 你感触颇深。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 800 字左右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