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参赛-梅兰芳学艺-纪琴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879346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部参赛-梅兰芳学艺-纪琴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梅兰芳学艺-纪琴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梅兰芳学艺-纪琴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梅兰芳学艺-纪琴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育部参赛-梅兰芳学艺-纪琴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部参赛-梅兰芳学艺-纪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部参赛-梅兰芳学艺-纪琴(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2 课时教学课题 梅兰芳学艺教学目标:(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梅兰芳的艺术魅力和伟大人格。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激励学生不轻易向困难低头、屈服的顽强精神,并能逐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与品质。(二) 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解“注视” 、 “紧盯”体会梅兰芳勤学苦练;对比“没有神儿”和“世界闻名”懂得勤能补拙的道理;补充资料更深刻地体会“大师”的含义。(三)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2、会用“因为所以” “终于”说一句话。3、学习生

2、字 “盯” “视”教材分析梅兰芳学艺是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着重写一些名人故事,主要通过一个事例来突显名人的某一精神。 梅兰芳学艺讲述了梅兰芳面对自身天资不足,勇于练习,最终战胜自己,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课文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梅兰芳的成功是勤学苦练的结果。正反对比,前后映衬,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编者写梅兰芳,没有写他人生中最光彩的时刻,如在美国演出获得成功,如蓄须明志拒绝演出等等,而是选取了其小时候刻苦学艺之事,在围绕“学艺”一词写时,也没有高、大、全地写他如何如何地不怕困难地坚持学艺,而是从很小的一个角度:练眼力方面去写。因

3、此教学本课时既要关注学段目标,还要关注编者意图:梅兰芳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做的事情其实我们也能够做到,只要我们认准目标,不向困难低头,每天坚持一点就能走向成功。此外如何通过一个点去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是我们这节课的一个关键之处,如何将梅兰芳这个人的形象丰满生动起来呢?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给学生一个活生生的梅兰芳,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教学重点:识写生字、理解“注视、紧盯” 、 用“终于”说话。教学难点:知道梅兰芳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梅兰芳的勤学精神。教师准备:教学之前,教师用百度在网上搜索梅兰芳京剧唱段视频以及梅兰芳扮演旦角的精美剧照,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搜索梅兰芳的相关材料进行资料补充,

4、为理解“大师”作准备。教学方法:朗读贯穿全过程,在读中悟,以悟促读是教学梅兰芳学艺一课的主要方法。运用情境表演法、查阅百度百科、联系生活、补充资料理解词语。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认识大师。1、听京剧,播放一段梅兰芳京剧唱段。2【百度视频】http:/www.tudou.co m/programs/view/Oa56ykvp1rA/这就是京剧,“京剧”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化,这个唱段选自梅兰芳的木兰从军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2、认识大师。 (出示梅兰芳照片) 【百度百科】http:/ 理解“大师”:你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师吗?小结:是啊,绘画本领特别高的人叫绘画大

5、师;摄影技术十分高超的人叫 摄影大师。能把魔术变得出神入化的人叫魔术大师。梅兰芳的京剧表演艺术十分高超,就叫(课件点击词语变红: 京剧大师) 。B 理解“世界闻名”:梅兰芳的表演不仅中国人爱看,就连外国人也爱看。在全世界都有名,这就叫“世界闻名” 。齐读。过渡:梅兰芳在学习京剧的道路上,是一帆风顺吗?其实,一开始他就遇到了挫折,困难。二、整体感悟,品读“眼神”(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指导读好“没有神儿” 。 (板书:没有神儿)师补充资料:【百度图片:,梅兰芳小时候照片】http:/ ,有点近视,眼珠转动不太灵活。而且一见风,就会流眼泪,所以师傅对他很失望。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理

6、解“不是唱戏的料子” 。联系生活实际, “料子”是什么意思?出示“料子”的几种解释进行选择 【百度百科】http:/b 为什么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呢?相机出示:因为( ) ,所以师傅说他不是唱戏的料子。师傅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是因为( ) 。师:不同的句式可以表达同样的意思。看来同学们已经真正读懂这段话了。加上动作、表情练读。3过渡:可是后来,人们却这样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指名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句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板书:会说话了)眼睛怎么会说话呢?(教师联系学生实际来引导理解:老师的眼睛也会说话,当有小朋友上课做小动作时,老师的眼睛会说?当小朋友

7、字写得好,老师的眼睛会说?)小结:像这样能够用眼睛准确生动传神地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这就叫“眼睛会说话” 。2、出示文中两句话,进行比较:师傅说他的眼睛没有神儿,不是唱戏的料子。人们都说,梅兰芳的眼睛会说话了。 对比读。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自读第二自然段,划出相关的句子。3、交流相关句子: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他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游动的鱼儿。日子一长,他的双眼渐渐灵活起来。A 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法?(勤奋刻苦)从哪儿感受到的?B 交流:“紧盯” 、 “注视” 。学“盯” (口诀:小丁丁,眼睛盯着丁。 ) “视” 。 (书空)理解: “紧盯” “注视”是什么

8、意思? 体验:(紧盯)师用带有红外线笔手指着上空,对小朋友说,天空有一只鸽子,看你能不能盯住它,老师用手在空中从左边向右边画圈,小朋友的眼珠子迅速的跟着转动。(注视)向下看。下边是一个大水池子,里面有很多鱼。你们看那一条师说到这里,有右手指着“水池“,指尖忽而东,忽而西,忽而快,忽而慢,学生的眼珠则随着老师手指的方向快速转动,仿佛在跟踪一条游动的鱼。谈感受:小朋友们,刚才你们紧盯了一只鸽子,注视了水底游动的鱼儿,有什么感觉?(非常辛苦。 )指导朗读:读出辛苦。过渡:真够辛苦的!这样的练习是一天吗?是两天吗?哪儿看出的?C 交流:常常 日子一长。梅兰芳练了整整十年,三千六百多个日子。梅兰芳练得很

9、辛苦,练得很勤快,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勤学苦练” 。 (板书:勤学苦练)但即使再苦,梅兰芳还是坚持练习。指导朗读。D 练习背诵。 (加上动作、表情和老师比赛背诵)4(三)学习第 3 自然段。1、正是因为梅兰芳的勤学苦练,才有了如此的成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 、你从哪个词语能够体会这份艰辛?理解“终于“。3、口语训练: 其实,在我们的课文中也有许多像梅兰芳这样不放弃,坚持自己理想的例子。经过拼命练习,小鹰终于( ) ;经过反复观察研究,达尔文终于( )经过( ) , ( )终于 ( ) 。 (说自己取得进步的事例)小结:你看,只要我们向梅兰芳一样认准目标,不向困难低头,每天

10、坚持一点就能走向成功。 三、迁移运用,总结升华1、我们来欣赏这位大师在舞台上的风采。课件播放梅兰芳精美剧照。同时配乐【百度音乐】http:/music.baidu.co m/song/2001412?pst=sug师:梅兰芳的扮相是多么秀美,眼睛是那样的传神。这是霸王别姬中的虞姬, 【百度图片】http:/ww 【百度图片】 http:/ 【百度图片】http:/ 【百度图片】http:/ ) 3、我知道小朋友都想成才,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也都有些不足,成长的道路上也可能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我相信你们会和梅兰芳一样勤学苦练,我们小朋友一个个也会成为大师。四、拓展延伸,再悟“大师”1、梅兰芳之所以

11、成为世界著名的京剧大师,其实不仅是因为他具有高超的演技,还因为他具有高尚的品质。2、讲述蓄须明志的故事。 【百度知道】http:/ 【百度知道】http:/ 。 板书:14、梅兰芳学艺 没有神儿勤学苦练会说话了教学反思:1、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就在文本中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如在教学中在理解“料子”一词的意思后,梅兰芳为什么不是唱戏的料子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说,再变化句式“是因为”,以此训练使学生明白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如:用“终于”说话。先联系学过的课文进行填空再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话,这样循序渐进,促使全班学生

12、都能掌握这个句式。再如:梅兰芳通过自己的勤奋刻苦战胜了自身的不足,此时此刻,你能用上我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夸夸梅兰芳吗?学生有的用成语、有的用诗句、有的用名言,这样水到渠成的生成才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2、理解词语,方法灵活多样利用插图。理解“没有神儿”通过看图清楚地知道梅兰芳小时候的眼睛眼皮下垂,不够灵活。表演法。“紧盯、注视”采用情境表演的方法,直观形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联系生活法。理解“眼睛会说话了”,先激活学生体验,创设情境,平时老师的眼睛怎么说话的?从而明白“会说话”是用眼睛来表达喜怒哀乐。查阅法。对于“料子”的理解,学生很容易将其理解为做衣服的料子,于是教师进行百度百科查阅,提供

13、几种词义供学生选择,降低理解词语的难度。3、以价值引导作为落脚点,凸显课程目标。如何通过一个点去了解一个活生生的人,这是我们这节课的一个关键之处,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关注“紧盯”“注视”这几个词,那么最终除了得出“勤学苦练”的品质之外,就无法去拓展文本了。如何将梅兰芳这个人的形象丰满生动起来呢?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6给学生一个活生生的梅兰芳,是我们课堂教学的追求,我紧紧抓住“京剧大师”一词,引导对比“眼睛没有神儿眼睛会说话了”到成为“京剧大师”,让学生明白梅兰芳就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做的事情其实我们也能够做到,只要我们认准目标,每天坚持一点就行。这就是告诉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我们长大成功的基石。进而补充关于梅兰芳的一些资料,使学生对大师梅兰芳有一个比较丰满清楚的认识,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外去继续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