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平行班)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879336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2.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平行班)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平行班)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平行班)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平行班)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平行班)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平行班)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高安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平行班) 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安二中 2015-2016(下)高一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B 卷命题人:陈爱连 审题人:林秋英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Na:23 K:39 Mg:24 Al:27第卷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2015 年 8 月 12 日晚上,天津滨海新区发生危险化学品爆炸事件据报道,在仓库中存放有金属钠,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钠保存在煤油中 B钠着火可以用水浇灭C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D钠的焰色反应呈黄色2. 新型镁合金被大量应用于制笔记本电脑的外壳、竞赛自行车的框架等,这些实际应用充分体现了镁合金的下列哪些优

2、异性能 ()熔点低;硬度大;密度小;导电性强;延展性好;耐腐蚀A B C D3. 下列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电子为 8 电子结构的是( )APCl 3 BBF 3 CH 2O DPCl 54.在 KClO3+6HCl=KCl+3Cl2+3H2O 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原子个数比是()A1 :6 B5:1 C6:1 D1:55.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强弱:HIHBrHCl B非金属性:OSSeC还原性强弱:FClI D碱性强弱:KOHNaOHLiOH6 反应 C(s)+H2O(g) CO(g)+H2(g)在一个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改变

3、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少量的 C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 C保持体积不变,充入 H2 使体系压强增大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 N2 使容器体积增大7.一定量的甲烷燃烧后得到 CO、CO2 及水蒸气,混合气共重 49.6 g,通过无水CaCl2 时,CaCl2 增重 25.2 g,则 CO2 的质量为( )A12.5 g B10.5 g C13.2 g D24.4 g8.以下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SiO2SiF4 B Al2O3Al (OH)3 C FeFeCl2 D NaNaOH9在 Al2(SO4)3 和 MgSO4 的混合液中滴加 NaOH 溶液,生成沉

4、淀的量与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原溶液中 Al2(SO4)3 和 MgSO4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A. 1 : 2 B. 3 : 1 C. 3 : 2 D. 2 : 110. 将一定量的 Cl2通入一定浓度的苛性钾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已知反应过程放热),生成物中有三种含氯元素的离子,其中 ClO 和 ClO 两种离子 3的物质的量(n)与反应时间(t)的变化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l 2和苛性钾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可能发生不同反应B反应中转移电子数为是 0.21 NAC生成物中 Cl 的物质的量为 0.21 molD原苛性钾溶液中 KOH 的物质的量

5、无法确定11.下列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离子半径:Na +Mg2+Al3+Cl ;原子半径: NaMgAlClB稳定性:HFH 2ONH3CH4 ; 还原性: HF KOHMg(OH) 2NaOH ; 金属性:CsKMgNaD酸性:HClOH 2SO4H2CO3;非金属性 ClSC12.短周期(前三周期)元素 X、Y、Z、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 3 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 2 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 与 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X 元素可以与 W 元素形成 XW2 和 XW3 两种化合物BY 元素的单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

6、 O2、N 2、CO 2 反应C 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形成化合物时一般为+4 价DX 与 Y、Z 与 W 都属于同一周期13.某无色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 Cl2、O 2、HCl 、SO 2、NO 2、NO、NH 3 中的两种或多种将此无色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气体很快变为红棕色,该无色混合气体遇浓盐酸未看到明显现象下列关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有 SO2、NH 3 和 NO B一定没有 Cl2、NO 2、NH 3 和 O2C可能有 Cl2 和 O2 D一定有 NO 和 HCl14.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向碳酸氢镁

7、溶液中滴加少量石灰水:Mg2+ +2HCO3 +2Ca2+ +4OH =Mg(OH)2+2CaCO 3+ H 2OB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生成 Na2FeO4 : 3ClO + 2Fe(OH)3 = 2FeO42 +3Cl + H2O + 4H+C向 NaAI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CO2制取 AI(OH)3AIO2 + CO2 + 2H2O = AI(OH)3+ HCO 3D漂白粉主要成分 Ca(ClO)2,Ca(OH) 2在空气中失效: ClO + CO2 + H2O = HClO + HCO315.一定温度下,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 2 + 3H2 2NH3 ,下列

8、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体系的压强不变 体系的密度不变 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不变 反应速率 V(N2):V(H2)1:3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一个 NN 键断裂的同时,有 2 个 NH 键的断裂 C(N 2):C(H2):C(NH3)=1:3:2A. B. C. D. 16、将3.2g铜与30 mL10mol/L的硝酸充分反应,还原产物为NO 2和NO ,反应后溶液中含a mol H,则此时溶液中所含 NO3的物质的量为( )A0.1a mol B(0.1a)mol C(0.05a)mol D2a mol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9、52 分)17.(共 10 分)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1)将钠、钾、镁、铝各 1mol 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2)向 Na2S 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 Cl 的非金属性比 S 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3)仪器 B 的名称为,干燥管 D 的作用为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 A 中加浓盐酸,B 中加 KMnO4(KMnO 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 ,C 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 C 的现象,即可证明从

10、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 溶液吸收尾气(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NCSi,则在 A 中加、B 中加碳酸钙、C 中加溶液观察到 C 中溶液 的现象,即可证明18.(15 分)有 A、B、C 、D、E、F 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 A 原子核内无中子; B 和 C 原子有相同的电子层数,且 B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两倍,A 和 D、C 和 E 分别同主族,D 的单质在足量 C 单质燃烧生成淡黄色固态化合物,F 与 E 相邻试根据以上叙述回答:(1)元素名称 A_,B_, C_,D_,E_,F_;(2)F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3)用电子式表

11、示下列物质:D 单质在足量 C 单质中燃烧生成的化合物: ;属于 化合物(填“离子”或“共价”) ;B 的气态氢化物: ;属于 化合物(填 “离子”或“共价”) ;(4)用电子式分别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BC2 的形成过程_;D2C 的形成过程_。19 (12 分) 在锌与某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中,实验员得到下面的结果:锌的质量(g)锌的形状 温度() 溶解于酸花的时间(s)A 2 薄片 5 400B 2 薄片 15 200C 2 薄片 25 100D 2 薄片 35 50E 2 薄片 45 25F 2 粉末 15 5(1)写出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反应是 反应(填“放热”或“吸

12、热”);(2)仔细观察 AF 的实验数据对比,你可以得到关于温度影响反应速率结论,用此结论,计算:55时,2g 锌薄片溶解于酸中需花 s。(3)对比结果 B 与 F,解释结果 F 那么快的原因: 某可逆反应在某体积为 5 L 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在从 04 分钟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X、Y、Z 均为气体) 。(1)该反应的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开始至 2 分钟时,X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每消耗 3molX,同时消耗 1molY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Z 的浓度不再变化 d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4)由下图求得平衡时 Y 的转化率为 。来

13、源20.(15 分)化学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密切相关,掌握有关的化学基础知识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I】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电池就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各种各样的电池的发展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请回答下列有关化学电源的问题:(1)下列有关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_ 。A.锌锰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碳棒变细 B.氢氧燃料电池可将热能直接转变为电能C.甲烷燃料电池工作时甲烷在负极被氧化 D.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材料是高纯度的二氧化硅(2)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 c(SO42-)减小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甲池中的阳离子向乙池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3)航天技术上使用的氢一氧燃料电池具有高能、轻便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氢一氧燃料电池有酸式和碱式两种,它们放电时的电池总反应式都可表示为 2H2+O2=2H2O。酸式氢一氧燃料电池的电解质是酸,放电时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可表示为_,放电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 pH 将_(填“ 变大” 、 “变小” 、 “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