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87539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脑卒中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患病率较高,约为 30%50%,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焦虑、失眠、易激惹、兴趣丧失等,严重影响卒中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及预后1 。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 PSD 的干预治疗, 并对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评价。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86 例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为首次发病,情感障碍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 版修订本( CCMD3R)中脑器质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部 CT 或头

2、部 MRI 检查证实,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无意识障碍、失语、失用、精神障碍疾病史和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男 42 例,女44 例,年龄 4079 岁,平均(55.611.5 )岁。文化程度:大学9 例,高中或中专 21 例,初中 37 例,小学 19 例。根据 SDS 结果分为干预组(心理干预+抗抑郁药物)和对照组(常规给予改善循2环、营养神经治疗) 。干预组 39 例,对照组 47 例。两组在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程度、入院第 1 天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显著性。1.2 方法1.2.1 量表测定 所有入组研究对象在入院第 1 天及治疗后第 2 周、第 4 周分别

3、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临床医生进行 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测定时由医生和患者在专门的量表评定室进行,采用同一指导语与患者交谈。量表各项目评分相加得粗分,粗分乘以 1.25 即为标准分。SDS 量表 50 分以下为正常,5059 分提示轻度抑郁,6069 分提示中度抑郁,70 分以上提示重度抑郁。1.2.2 观察指标(1)根据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观察两组病人在入院第 1 天、入院后2、4 w 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情况。(2) 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估两组病人在入院第 1 天及入院后 2、4 w 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31.2.3 干预措

4、施(1)心理干预:了解患者情感问题,帮助患者从生活习惯如饮食、吸烟、饮酒、体重及社会交往等方面进行评估,寻找危险因素,制定相应干预计划,从改变生活方式、心理慰藉、社会支持和交流方面实施。在固定时间由具有主治医师资格的同一名临床医生每周对患者进行 2 次干预治疗。 (2)抑郁焦虑的药物治疗:对于严重抑郁焦虑患者给予帕罗西汀 10 mg/d 口服。(3) 脑梗死的药物治疗:所用患者均根据病情常规给予改善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药物治疗。肢体瘫痪者给予康复治疗,由神经内科康复医师进行。1.3 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均以 xs 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2 结 果2.1 两组患者 SDS 评分比

5、较入院第 1 天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干预组经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后评分逐渐降低,2 w 和 4 w 时评分均较对照组低,4 w较第 1 天相比、2 w 与第 1 天相比、4 w 与 2 w 相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 P0.05) 。见表 1。表 1 两组病人入院第 1 天及 2、4 w4时 SDS 评分比较 (略)2.2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巴氏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均呈上升趋势,两组患者入院第 1 天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w 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均较第 1 天明显改

6、善( P0.05) 。4 w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见表 2。表 2 两组病人入院第 1 天及 2、4 w 时神经功能缺损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分比较(略)3 讨 论近年来多数研究发现 PSD 可延迟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增加脑血管病的病死率,明显影响预后。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目前认为与多种因素作用相关。(1)生物学机制。该学说认为 PSD 与脑卒中后神经递质改变有关,去甲肾上腺素和 5羟色胺水平下降时,患者出现抑郁。国内学者发现,给予文拉法辛治疗后,PSD 患者血清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 )水平较非治疗组明显降低,说明 PSD 后内分泌功能也发生变化2 。(2)反应性机

7、制。该学说认为家庭、社会、生理等多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卒中后生理和心理失衡产生反应性抑郁51 。在相关因素研究中,内向不稳定个性是 PSD 最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家庭关系可预防其发生。脑卒中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的原因有多种(对疾病的恐惧、认识的片面性、治疗效果的忧虑、经济状况的担心等),负性情绪反过来又引起躯体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神经功能恢复35 。周玉森6观察 178 例患者发现高等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差者易发生 PSD。Vataja 等7研究发现急性脑卒中的病灶位于左半球,尤其左前半球, 其发生抑郁症的机会高于右半球。但新近研究发现额叶脑卒中患者 PSD 患病率显著高于其他部位脑卒中患者,未发现

8、PSD 患病与卒中部位在左、右或双侧大脑半球显著相关,额叶卒中是 PSD 患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8 。脑卒中严重程度与抑郁发病率呈正相关,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日常生活依赖程度越高。PSD 对神经功能的康复时间及康复效果均有不良影响,其症状控制良好者,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未治疗者9 。本研究也发现,给予干预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逐渐下降,改良巴氏指数评分逐渐升高,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PSD 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本研究入选的样本量不足够大,但给予干预治疗后,SDS 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改良巴氏指数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自身前后对比 4 w 时最明

9、显,说明早期干预对于 PSD 神经功能缺损的康6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良好效果。【参考文献】1 张 威,丁素菊 .卒中后抑郁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4):3124.2 佟 琳,李作孝.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水平的变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0 ):12967.3 张 敏.脑梗死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其干预J.疾病控制杂志,2007;11(4):3867.4 王 瑾,支惠萍,范 霞,等. 脑卒中患者伴发抑郁的综合干预效果评价J.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09;6(1 ):4255.5 李 霞,贺 燕,王 昕.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

10、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8(1 ):513.6 周玉森,丁玉英. 脑卒中后急性期抑郁症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1):179.77 Vataja R,Leppavuori A,Pohjasvaara T,et al.Poststroke depression and lesion location revisitedJ.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2004 ; 16(2):15662.8 张长青,方向华,刘宏军,等. 首发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与卒中部位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3):14851.9 韦柠琳. 脑卒中后抑郁对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23(7):7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