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合并麻痹性肠梗阻5例治验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987208 上传时间:2017-07-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心梗合并麻痹性肠梗阻5例治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急性心梗合并麻痹性肠梗阻5例治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急性心梗合并麻痹性肠梗阻5例治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急性心梗合并麻痹性肠梗阻5例治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急性心梗合并麻痹性肠梗阻5例治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心梗合并麻痹性肠梗阻5例治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急性心梗合并麻痹性肠梗阻 5 例治验【关键词】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是临床上的疑难病、常见病,此病一般发病骤急,病死率很高,若再合并肠梗阻,则病情就更严重,危险性更大,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5 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 例患者,全为住院病人,男性 4 例,女性 1 例。年龄最大的 69岁,最小的 49 岁,其中广泛性心梗 2 例,前间壁心梗 2 例,下壁心梗 1 例。职业:干部 2 例,工人 2 例,家属 1 例,其中 1 例属第二次心梗,心梗后出现麻痹性肠梗阻都在 1020 天之内。 2 治疗方法及效果 患者一旦明确诊断急性心梗后,即按急性心梗处理及护理,除了西医上常规采

2、取的卧床、吸氧、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的监测和止痛、溶栓、扩冠与其它对征处理外,中医根据患者舌苔脉象和体征,辩证分析,对症下药。在积极治疗心梗的同时,对并发肠梗阻患者,运用通腑泄浊、攻积导滞的原则,应用大承气汤加味,煎汤 150ml日服一剂,另加同方,煎荆 300ml,保留灌肠,以达泻结通便,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为了避免伤正,中病即止,5 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 3 典型病例 患者齐某,男性,69 岁,退休干部。 2患者因胸闷气憋,心前区似绞痛感 1 天,于 2009 年 4 月 12 日急诊入院,化验检查:Bsl5.8mmolL,尿糖(+)血BUN11,Cr192,LDH481L,周围血象WB

3、C8.4109L ,N84,心电图示:下壁、前间壁、右室广泛性心梗。 患者面色苍白,神志恍惚,甲唇紫绀,双下肢浮肿,汗自出极度衰弱,舌质暗,苔黄腻,脉沉细数兼滑,证属痰浊中阻气滞血瘀,在扩冠、止痛、抗感染及支持疗法同时。中药以清化热痰,祛瘀通络为治则,拟温胆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日服一剂,经抢救治,患者心梗病症缓解稳定。 5 月 2 日,患者腹胀。 欲便不能,无排气,小便频而尿量少,腹部无明显压痛,叩之呈鼓音,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示;全腹均有气液平,外科及其它科室会诊,诊断:急性心梗合并麻痹性肠梗阻,糖尿病,肾功能不全。 在积极治疗心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学中“六腑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的原则,

4、运用通腑泄浊,攻积导滞的大承气汤加味:厚朴30.0,莱菔子 30.0,枳实 10.0,桃仁 10.0,赤芍 15.0,木香 6.0,炒槟榔 9.0,大黄 9.0(后下) ,芒硝 9.0(分冲),煎汤 150ml,日服一剂,服 2 剂后,可闻有微弱的肠鸣音,但腹胀不减,即临时予上方煎汤 300ml 保留灌肠,半小时后排出大便少量,呈颗粒状,次日再以上方灌肠一次,一小时后。排出大便 500g 以上,导尿31500ml,腹胀顿消,肠鸣音恢复正常,中病即止,以免伤正,5 月4 日,停标治本,继以祛瘀通络,行气活血为治则,治疗心梗。6月 10 日,患者康复,带药出院,门诊随访半年,健康状况良好。 4 讨

5、论 急性心梗即祖国医学所指的“真心痛”范畴, 灵枢决气篇甘: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可见病情之凶险。而肠梗阻乃为中阳受阻。气机痞满,气血运行不动,多为正气虚衰,外邪侵袭所致,其表现为正虚邪实,属祖国医学所指的“肠结” 、 “关格” 。 急性广泛性心梗本来就是危险的病症,对于一位老年体虚且伴有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危险性就更大,再加上肠梗阻,无疑成了雪上加霜,治疗上难上加难。 徐大椿有言:“实邪之患,攻不可缓” 。本着急则治其表,缓则治其本的原则,驱邪是当务之急,考虑到患者虽年老体弱,但此时实邪为盛,不攻则邪盛为患,在严密观察的情况下,大胆攻下。即选用理气止痛

6、、通理攻下的大承气肠加味,以达既攻毒祛邪又调益正气,增加人体抵扰力。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使危难患者得以康复。临床用药体会,无论是梗阻或是任何原因引起的腹胀腹痛或者是肾功不全,此方用之皆效。 据现代医学研究报导,大承气汤有以下功能:增强胃肠运动力,促进腹膜吸收。增加肠血流量,改善肠缺血现象。抑菌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等。解4热、抗炎、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利胆保肝作用。对肾功衰竭有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灏珠,主编.心血管病新理论与新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子彬,郑宗锷,张传玉,主编 .充血性心力衰竭学.第 1 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 3张泽灵,主编.心脏内科主治医生 400 问.第 1 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4王吉耀,主编.内科学 .第 1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5黄峻,黄祖瑚,主编.临床药物手册. 第 4 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