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导航)2015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98718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海导航)2015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学海导航)2015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学海导航)2015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学海导航)2015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学海导航)2015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海导航)2015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海导航)2015年高三物理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2章 相互作用 第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节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考点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例 1 : 如图甲所示 , 用铁架台 、 弹 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 1 ) 为完成实验 ,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_ _. ( 2 )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 : _ _. ( 3 ) 图乙是弹簧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 x 的 F x 图线 , 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_ _N/ m . 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由于 _ _ _ ( 4 ) 为完成该实验 , 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 A 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 , 以弹力为纵坐标

2、 , 描出各组 ( x , F ) 对应的点 , 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 B 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 C 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 , 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 , 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 D 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 1 个 、 2 个 、 3 个 、 4 个 钩码 , 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 , 并记录在表格内 , 然后取下钩码 ; E 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 , 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 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 , 如果不行 , 则考虑二次函数 ; F 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 G 整理仪器 请 将 以 上 步 骤 按 操 作 的 先 后 顺

3、 序 排 列 出来 : . 【解析】 ( 1 ) 根据实验原理可知还需要刻度尺来测量弹簧原长和形变量; ( 2 ) 根据实验原理,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弹簧的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 ( 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 ) ; ( 3 ) 取图象中 ( 0. 5 , 0 ) 和 ( 3. 5 , 6 ) 两个点,代入 F 得 k 200N/m ,由于弹簧自重的原因,使得弹簧不加外力时就有形变量 ( 4 ) 根据完成实验的合理性可知先后顺序为 答案: ( 1 ) 刻度尺 ( 2 ) 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 ( 或与对应的长度 ) ( 3 ) 200 弹簧自重 ( 4 ) 【变式训练

4、1 】 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关系的实验 他们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 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 , 并逐个增加钩码 , 测出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 所得数据列表如下 : ( 重力加速度 g 9.8 m / ( 1 ) 根据所测数据 , 在坐标纸图乙上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 度 x 与钩码质量 m 的关系曲线 ( 2 )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和关系曲线可以判断 , 在 0 范围内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关系满足胡克定律 这种规格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26 N/m . 【解析】 ( 1 ) 这是一个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的问题,利用有关数据作出弹簧指针所指的标尺刻

5、度 x 与砝码质量 m 的关系曲线,如答案图所示 ( 2 )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 0 4. 9N 范围内弹力大小 与弹簧伸长量关系满足胡克定律,计算得到劲度系数大小为 26 N/m . 答案: ( 1 ) 如图所示 考点 2: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例 2 : 在 “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 实验中 , 现有木板 、 白纸 、 图钉 、 橡皮筋 、 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 ( 1 ) 为完成实验 , 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 , 先测量其劲度系数 , 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 : 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 k _ _ N/ m . ( 2 ) 某次实验中 , 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 , 其读数 为 N

6、, 同时利用 ( 1 ) N , 请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 3 ) 由图得到 _ _ N. 【解析】 ( 1 ) 根据表格数据描点,然后连成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直线的斜率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k 10 2N/m 55 N/m . ( 2 ) 读出弹簧秤的读数为 (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 ;以 O 为顶点, 画出两弹簧的绳套方向就是两拉力 方向,再确定并画好力的标度,画出 两拉力的图示,以两拉力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 线,即合力 ( 3 ) 用刻度尺量出合力的长度,根据确定的标度算出合力的大小 答案: ( 1 ) 如图所示 55 ( 2 内均可 ) ( 2 ) 说明:有效数

7、字位数正确, 0. 02 内均可 ) ( 3 ) 说明: 均可 ) 【变式训练 2 】 某同学在做 “ 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 ” 的实验时 , 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 O 点以及两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 如图 ( a ) 所示 ( 1 ) 试在图 ( a ) 中作出 2的合力图示 , 并用 F 表示此力 ( 2 )( 多选 ) 有关此实验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 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 , 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 C 两次拉橡皮筋时 , 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 O ,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 D

8、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 , 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 3 ) 图 ( b ) 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 , 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 ? ( 力 F 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 ) 答: 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 . ( 4 ) 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 , 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 至少写出两种情况 ) 答: 见解析 . 【解析】 ( 1 ) 以 对角线为所求的合力 ( 如图所示 ) ( 2 ) 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橡皮筋的拉力的合力为零,它们之间不是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B 错误;结点位置不变,合力不变,当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改变时,另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必须都改变,故 D 错误;正确的选项为 A 、 C. ( 3 )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可以与橡皮筋拉力的方向有偏差,但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结点的拉力与橡皮筋拉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 故甲同学实验得到的结果符合实验事实 ( 4 ) 作图时两虚线没有分别与 2线平行 ( 任选其二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