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京津冀一体化调查问卷分析

琴****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2.50KB
约5页
文档ID:19866220
京津冀一体化调查问卷分析_第1页
1/5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及作用—“京津冀一体化”调查问卷的分析与思考摘要:京津冀一体化是重大国家策略目前,随着客观条件日趋成熟、国家积极推动,三地协同发展正式步入了快车道本文是对“京津冀一体化”调查问卷结果的分析与思考在相关背景介绍基础上,探讨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必然性以及阻碍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因素最后,主要针对一体化的实施及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关键字:京津冀一体化 必然性 阻碍 影响1. 背景早在 2001 年,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就提出大北京规划,引起众多反响;2004 年,国家发改委组织京津冀有关城市负责人,就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一些原则问题达成“廊坊共识” ;2005 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京津冀应在多方面协作;2006 年,“十一五”规划中收入了京津冀区域发展问题,国家发改委正式启动京津冀都市圈规划的编制;2011 年 3 月,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 真正的进展出现在 2013 年,习近平提出北京、天津应谱写“双城记” ,并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2014 年,习近平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京津冀一体化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 [1]。

京津冀一体化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其实质是将原来多个相互分割、自我封闭运行的独立经济区域,消除壁垒,形成一个在大区域内开放分工、优势互补、良性运行的系统 [2]它不仅能促进三地更好更快地发展,而且对周边地区的未来发展以及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都会有巨大而持续的影响此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京津冀一体化也将带动社会保障、医疗、教育、生态等多方面的完善进步,它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不言而喻2. 京津冀一体化的必然性为了了解大家对京津冀一体化的看法与未来展望,我们小组制作并发放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 90%的人支持京津冀一体化, 70%以上的人看好未来十年京津冀一体化的前景通过进一步征询大家对京津冀一体化的意见和看法,不难看出:大家都迫切期待一体化能早日实现,以解决现阶段三地多面临的诸多问题确实,京津冀三地因地缘上接近而面临着许多共同问题,一体化便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其中,最显而易见的莫过于目前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由于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广,单个地区采取的治理行动很容易因周边污染的传输抵消其成果,这就迫切要求三地打破行政管辖边界,进行区域整体协调和管理,才可能促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的整体改善。

此外,在更广范畴内的经济转型与升级,则使得这三地对于融合发展有着更高期望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张占斌教授认为,在当前经济的下行压力之下,京津冀都有着转型压力,如果发展得好,这一区域可能成为增长的动力当然,除了共同面临的问题外,三地各自面临的问题也急待通过优势互补来解决,如北京需通过一体化来缓解大城市病,河北需通过一体化发展经济,改变落后现状等正因如此,京津冀一体化是推动三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大家的共同期待3. 京津冀一体化的阻碍因素自 2004 年达成“廊坊共识”至今,尽管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已提出许多年,但却仍没有实质性进展,北京、天津与河北三地间纠葛于利益、规划与未来间的博弈,让这一美好的愿景在很长时间里,都被揶揄为“京津竞争、河北苦等”阻碍京津冀一体化的因素很多,如“行政区划” 、 “经济发展水平差距” 、 “公共资源配置” 、 “生态环境” 、 “思想观念”等等通过调查发现,大家普遍认为前三者是主要的阻碍因素确实,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公共资源配置不均等,尤其是河北相较于京津两地,使得河北在一体化过程中似乎将不可避免地扮演拖后腿的角色,京津两地自然不愿做亏本生意此外,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差异使得产业对接难度加大,就目前情况看,京津冀基本没有形成配套的产业链,包括联系紧密的京津区域在内,能够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企业不多,大部分配套的产业链主要目的是把本地区企业消化掉 [3]。

而对于北京与天津两地而言,存在竞争关系不清,产业重叠严重的问题:北京是我国的首都,具有较强的产业配套能力,而天津是北方最大的工业基地;同处在京津冀区域内,二者经济实力接近两地在以往的政策制定上却存在着严重的趋同现象,导致各自产业结构自成体系,相互之间在资源、项目、投资等方面展开激烈的竞争,使重复投资和重复建设等现象严重 [3]而在京津冀一体化工程中,北京与天津之间的密切合作将起到主导作用只有二者积极配合,带动河北齐头并进,才能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行政区划”与“传统思想观念”共同作用,也是导致一体化难以进行的重要因素其实京津冀三地在行政级别上并没有区别然而长期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北京中心主义”为倾向,北京作为首都,在三地协同关系中自然占据了主导地位和更大的话语权中国管理科学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张乃剑也曾表示:“京津冀经济区发展落后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市之间相互封闭,各自为政,缺乏整体的发展理念,资源配置不合理中国的官本位思想涌入到了城市的行政管理中,使得京、津两座城市(尤其是北京)多有‘老大’思想,而不像广州、上海那样与周围的城市是弟兄般的合作伙伴关系 ”[4]因此,破除门户之见和区划藩篱,对于京津冀三地实现同等地位地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六班 学号:30112071593而前面提到的“生态环境”并不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阻力,相反,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恰恰对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看来,确实存在许多主、客观因素使得京津冀一体化难以推进,这就急需三地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寻找区域合作共赢的利益机制实现京津冀一体化,对北京而言,其关键在于如何实现城市功能的区分和转移,即首都核心功能的集中实现和非核心功能的疏散转移;对天津而言,关键在于提升区位主体意识,即切实将自身置于同北京对等的地位,通过谈判、协商等规范的横向意见沟通和交换机制分掌三地协同发展的主导地位及话语权 [4]对于与京津两地差距较大的河北而言,更应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进一步抢抓机遇,突破发展瓶颈,提升发展平台,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举措,通过发展弱化行政区划,实现与京津两地对等的地位 [6]4. 京津冀一体化的实施及影响京津冀一体化提出多年也耽搁多年如今,习总书记一再强调京津冀一体化的重要性并针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在加强顶层设计、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和推进市场一体化进程等七个方面提出了相应要求。

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原先困扰于各自利益的三省市,终于可以坐下来积极推进协作,开始漫长而值得期待的转型之路各有需求的京津冀,抛下包袱,摆出了“三厢情愿”的合作姿态如前所述,京津冀一体化意义重大,在交通、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各领域均会带来极大影响,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以下将从离百姓生活最近的方面出发,探讨一体化将带来的影响4.1 交通调查问卷中曾让大家对实现一体化的领域按由易到难排序(含公共交通、经济、教育、生态环境等) ,其中公共交通排名榜首相对而言,交通领域实现一体化所面临的阻力和难度确实是最小的,在习近平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讲话中,也明确了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的思路北京市交通委主任刘小明表示,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将尽快研究发布《北京交通发展纲要》 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北京将与民航、铁路、邮政等部门协调联动,提高设施互联互通水平,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而河北纳入京津冀一体化中的各城市定位也基本明确:廊坊市主动开展临空经济区总体定位、产业定位和发展策略研究;保定市围绕北京新机场建设,积极争取和规划了廊涿城际铁路等新改建 14 段交通对接项目,着力打造“30 分钟交通服务圈” ;张家口积极推进京张交通同城化、搞好京张生态廊道建设。

2015年保津城际铁路通车,将实现北京、天津与保定三地间高铁仅需 40 分钟的美好愿景推进京津冀高铁、高速公路、轻轨等交通的对接,不仅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更是实现其余各方面一体化的重要基础4.2 房地产京津冀一体化对老百姓来讲,最为关心的问题当属和民生密切相关的房价问题,一体化无疑会对三地的房地产业带来重大影响接受调查的大多数人认为一体化后北京的房价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超过 68%的人认为房价一定会将,其余人不确定) ,而天津和河北房价则会上涨(超过 80%的人认为房价会涨,其余人不确定) 可以想见,随着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将来北京的部分功能外输,很多人就没有必要在周边地区买房,再到北京上班了,完全可以住在河北并在河北就业,北京房价下降将是必然趋势人大代表、北京市常务副市长李士祥回答京津冀一体化对北京房价影响的问题时也表示“随着政府扩大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北京房价会回到一个合理的理性空间,我们是有这个信心的 ”总的说来,京津冀一体化利于这些地区的房地产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区域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更趋科学 [5]4.3 产业联动和置业流向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实现:京津冀地区的城市各自发挥地区优势,分工合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各要素根据市场规律在各城市自由流动,实现各城市职能优势互补、平等合作、协调发展。

未来发展中,可以把北京打造成知识型和服务型城市;把天津打造成重要工业基地和港口城市,承接北京的部分产业;把河北省打造成资源密集型重化工业区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群,同时接受来自京津地区的产业转移 [3]产业的迁移将为天津、河北等地带来大批企业进驻、产业升级、经济腾飞,加之交通配套的全面打通,天津及河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潮而高新技术人才及其他各行业的人才涌入天津和河北,而不再挤破头进驻北京调查结果也显示,76.27%的人认为京津冀一体化将为天津与河北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此外,一体化实现后大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在天津就业(66.1%天津、27.12% 北京、6.78%河北) 虽然愿意留在河北工作的人仍占少数,但随着一体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河北的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一定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进驻河北4.4 缓解“城市病”随着北京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人口无序增长,交通拥堵,雾霾频发且强度加大,正在陷入城市病高发高危期虽然北京市的城市化水平高达 87%以上,但城市化发展质量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六班 学号:30112071595不高,北京整体处在亚健康状态,具体表现为北京的城市化成了“算出来” 、 “比出来” 、“耗出来” 、 “染出来” 、 “拆出来”和“挤出来”的城市化。

北京需要通过京津冀一体化逐步释放交通、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使城市回归健康状态北京“去中心化”也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提,北京需要将一些资源分配给天津、河北两地,更多得承担起政治中心、科教中心和研发中心的职能这样不仅利于天津、河北的发展,也能使其自身减负,提高城市化发展质量5. 结语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向前推进,全国各省市从经济到各领域都取得了极大发展,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更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与之相比,京津冀的发展明显落后,三地独立发展已难以满足客观现实需要事实上,三地的发展是相互的,解决好北京发展问题,必须纳入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的战略空间加以考量,以打通发展的大动脉,更有力地彰显北京优势,更广泛地激活北京要素资源;同时,天津和河北的发展也有赖于北京的推动和支持,应连同北京的发展一道来考虑因此,为实现三地更好更快发展,弱化行政区划、形成发展联动整体、推进三方协同合作势在必行我们也期待着,京津冀一体化能切实解决三地独立发展的瓶颈,整体提高区域经济水平,为百姓带来更多福音!参考文献[1] 刘少华. 京津冀一体化提出十年难推行[N] 人民日报 2014[2] 颜廷标 崔巍. 京津冀一体化的内部互动与优势互补[J] 领导之友 2004,3: 28~30。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