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叶黄杨叶斑病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865782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大叶黄杨叶斑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浅谈大叶黄杨叶斑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大叶黄杨叶斑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大叶黄杨叶斑病(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大叶黄杨叶斑病大叶黄杨是园林上常用的观叶常绿小灌木,具有许多优点,但叶斑病的发生,会引起植株提前落叶,造成秃枝,甚至死亡,严重地影响了大叶黄杨的正常生长和观赏效果。 症状:发病初期,叶上有黄色小斑点,渐渐地变为黄褐色,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病斑直径为 2 毫米至 10 毫米,病斑后期为灰褐色或灰白色,边缘色深,病斑上着生许多小黑点,严重时病斑连成一片,叶片枯黄脱落。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等形态在病叶或落叶上越冬,为初侵染源。孢 子由风雨传播。次年春季随着气温回升,分生孢子产生,由气孔或剪口、伤口侵入。在河北唐山地区一般 6 月份开始侵染,7、8 月份为侵染盛期,在 8 月中旬出现症状,8

2、月中下旬至 9 月份发病严重,病斑扩大,出现落叶。发病的轻重与气温及降雨的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高温多雨霉湿的年份发病严重。 大叶黄杨叶斑病易与介壳虫、蚜虫等相伴 发生,使植株病势加重。在管理粗放、排水不畅、栽植过密、通风不良时易导致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本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从植株的 选择、栽植、管理上下功夫增强植株抗病性。在发生病害时要治早、治小、治好,抑制其发展。 1消灭侵染源:冬季清除病落叶,进行焚 烧或深埋,消除侵染源。2栽植、育苗时, 选择健壮的植株,提高抗病性。3加强养护管理:选择排水良好、肥力适中的地块,以利于植株生长,增 强树势,提高抗病性。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发病率。4化学防治:病原菌侵染初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此时对大叶黄杨进行药物防治,可以很好的控制病害进一步发展,常见化学药剂有 1的波尔多液,75的托布津 1500 倍液,50的多菌灵、75的百菌清 500 倍液。化学药剂宜交替使用,每隔 7 至 10 天喷洒一次,连续 2 至 3 次效果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