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卷

上传人:琴**** 文档编号:19848610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答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课程期末试卷论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1、请结合给定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其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 个 代 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科学发展观回答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发展观的新跨越。每

2、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社会主义如何发展的问题,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断发展和创新。(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什么?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它必然体现社会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另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作为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 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三是在 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社会主义国家

3、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调控下对 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2、谈你对“坚持的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句话的认识。答: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段论述,实际上表明了党的思想路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确立的思想路线;邓

4、小平同志把解放思想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又把与时俱进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统一起来,使党的思想路线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这一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本身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具有高度的统一性。要解放思想,就不能脱离客观实际,就要实事求是;要实事求是,就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不断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才能与时代发展同步,才能实现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路线的论述,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3、下面是有关我国所有制结构变化的材料:据国家统计局的一份研究报告测算,1997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4 772.4亿元,其中公有经济实现56 676.2亿元,非公有经济实现18 096.2亿元,分别占整个国民 经济的75.8%和24.2%。在公有经济中,国有 经济实现31 295.6亿元,集体经济实现 25 380.6 亿元,分 别 占国民经济的41.9% 和33.9% 。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经济实现增加值6 517.1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 的8.7%,其中国有成分4 860

6、.2亿元,集体成分 1 656.9 亿元,分别占国内生 产总值的6.5% 和2.2% ,混合经济 中的公有经济比 1996年增加了 1.7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分别增加了1.5个百分点和0.2个百分点。测算资 料表明,公有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 中长期处于绝对优势的状况发生了明显变化,非国有 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58.1%,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0.9%上升到1997年的24.2% ,成为保 证整个国民经济持 续发展的重要力量。请根据材料回答:(1)概要说明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变化。答: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

7、民经济中的绝对优势产生变化,非国有经济的比重上升。(2)说明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变化。第 3 页 共 6 页答: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仍然处于主体地位,但国有经济的绝对优势有所改变,非国有经济的比重在不断上升。(3)说明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变化。答: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的比重不断上升,作用不断增强,使其成为保证整个国民经济不断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4)说明国有经济地位的变化。答: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下降,它在国民经济中的绝对优势有所改变,非国有经济的比重有所上升,说明所有制结 构的变化,我国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样化,国有经济对 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由量转变为质,更加体现在控制力上。4、材料

8、1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 强法制。必 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材料2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 行依法治国,建 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 ”材料3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9、、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 贸组织的新形势,加 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 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请回答:(1)结合材料1,说明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答: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继承了

10、毛泽东高度重视民主的思想,肯定了民主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又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民主的思想,提出了把民主同法制结合起来的观点。这是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认识上的一大突破。只有使社会主义民主形成、上升为法律,并使这种法律和制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获得切实保障。 (2)比较材料3和材料1、2,说明我们党在依法治国方面的进步。答:与以前相比,我们依法治国的目标更加明确,依法治国的措施更具体和具有可行性,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更为可贵的是,提出了要依法行政,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党员和干部特别

11、是领导干部更要遵守法律,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结合三个材料,说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答:1. 依法治国同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完全一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宪法和各种法律,把党的主张变为国家意志,实现党的主张、国家法律与人民意志的统一。这样就把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同依法治国统一起来了。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方式的重大发展,也是党更加成熟的表现。2. 实行依法治国,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制将人民的民主权利以及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民主生活、民主结构、民主形式和民主程序,用系

12、统的法律和制度固定下来,并确保其实施。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不受破坏和损害,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得到实现,保证全国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事业的权利,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实行依法治国,保障人民民主,既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有序进行。3. 实现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主体的活动,市场体系的维系,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国家对市场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在对外经济交往中,也需要按国与国之间约定的法则和国际惯例办

13、事。实行依法治国,就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这种内在要求,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势,推动生产力不断发展。第 5 页 共 6 页4. 实现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看,从封建专制国家,到资产阶级民主法制国家,体现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吸收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是中国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保障,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实现依法治国,是中国迈向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5. 实现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社会稳定、人民安定团结是各

14、项事业顺利发展的前提。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需要几代人艰苦奋斗才能实现的伟大事业,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矛盾,前进的道路上也必然还有不少矛盾和困难。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局面,就必须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各种破坏、犯罪活动能受到有力打击和有效控制,各种人民内部矛盾能得到正确有效地处理。要做到这一点,最关键最靠得住的办法就是实行依法治国。 5、材料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 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 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

15、国共产党领导 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 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摘自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材料2:韩国队历史性地打入了四强,舆论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韩国队进入四强主要依靠裁判的帮助;一种认为,韩国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主要还是 靠自身的实力。这种时候,有个人的声音我们可以听听,他就是青岛颐中队主帅李章洙。26日,记者在青岛颐中队俱乐部里采访 了这位典型的韩国人。记者:

16、韩国队本次世界杯中体现出的顽强的意志品质及韩国强大的球迷拉拉队都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而这种民族自尊心和求胜欲望从您身上也能体现出来,您曾说过输球会 难受得吃不下饭, 对这 种现象,您如何理解?李章洙:这并不是韩国民族精神的首次体现,很早以前就有过这方面的例子。1999年 韩国经济危机时,韩国的家庭妇女们就纷纷 捐出自己的金银首饰。 这是韩国民族精神的体现。对于我们而言, 这没有什么特别的,而是很自然 应该去做的事情。(摘自徐燕华:李章洙为韩国队感到骄傲:民族精神使我们创造奇迹, 2002-06-27)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什么是民族精神?答: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长期的 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 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等 共同特质,是指民族传统文化中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2)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答:中华民族精神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