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845395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会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卷(选择题,共 36 分)一、基础知识(18 分,每小题 3 分)1选出加点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A. 长篙(ho)漫溯(s) 彷徨(png) 挥斥方遒(qi)B. 河畔(pn)青荇(xng) 颓圮(j) 浪遏飞舟()C. 百舸(k) 慰藉(ji) 忸怩(ni)亘古不变(gn)D. 舵手(du) 憧憬(chng) 火钵(b) 残羹冷炙(zh)2选出字形有错误的一项( )A. 仇怨 迷茫哀怨冷漠 B. 笙箫 意气斑澜凄惋C. 窗扉 苍茫青苔天伦 D. 保姆 踟蹰涌现沉淀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 )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笔力传神,寥寥数语,就将众多人物的性格 得淋漓尽致。 美国

2、一直强烈反对解除对华武器禁售令,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 大陆与台湾统一。 我们必须看到,当代文化的这种转向 与电子传媒的兴起息息相关,但促成这种转向的实现还有更为深刻的现实动因和社会背景。A塑造 阻止 纵然 B刻画 阻止 固然 C刻画 阻挠 固然 D塑造 阻挠 纵然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汉字英雄”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播出后,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人们对其内容和形式评头论足,赞赏有加。B在杜甫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历时七八年、祸及半个中国的安史之乱,造成了人民的生灵涂炭。C峨眉山是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其巍峨磅礴,重峦叠嶂,山山有奇景,十里不同天,真是秀色可餐。

3、D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势必造成网络歌曲创作质量的鱼目混珠。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提高, “霸王”类词语逐渐兴盛起来,如浴霸、麦霸、学霸等。B与博客相比,微博以 140 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C专家建议,近视患者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如今的手机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因而成为人们生活的贴身伴侣,用来尽显个人品味。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要讲词的欣赏,不能

4、不提到“境界”的艺术理论问题。 。他认为,像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矣。他认为,词有境界为佳,否则为不佳。究其实际,仍然是中华文学艺术美学观念中的“传神”的要求。“境界”一词,虽非王国维所创,但专用它来讲词学的,自以他为代表。这乍看像“炼字”之说,细析时, “闹”字写春花怒放时的景色。后来他又以“意境”一词与之互用。A B C D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9 分,每小题 3 分)作为一种时尚, “文身”备受当今年轻人的欢迎。 实际上, 这一风尚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就已经出现,被称为“ 刺青”。在唐代之前,刺青最初并非为了纯粹的时尚审美需求而出现,而是与一种对犯

5、人惩罚的手段墨刑有着密切的关系。墨刑又称“黥刑” ,是中国古代五种刑罚之一。 “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其具体做法,先在犯人的脸上或额上用刀刻出文字或 图案,再染上墨,把它作为受刑人的标志。墨刑是五刑中最轻微的一种,然而,即便如此,在“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古代,子女不能随意损害其身体,墨刑也就成为对有罪之人的 严厉惩罚,能使其蒙受终生的耻辱。墨刑的由来与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关,但不同的是 这种刑罚毫无审美功能,反而带有震慑、警戒、 惩处的意味,它作为刑罚一开始就与违 法乱纪者联系在一起。段成式酉阳杂俎中记载,唐代中晚期,首都长安乃至全国范围内就已经出现了街肆恶少纯粹出于自愿、在身上黥

6、刻文字或图案的“ 刺青”现象,当时刺青的方法几乎和今天的文身无异。就工具而言,刺青多是用针刺于表皮,而非以刀刻划;就身体部位而言,刺青者倾向于刺在臂上或身上等可被衣服覆盖之处,而非在 脸上或额头 等显而易见的部位;就文字或图案而言,刺青因出于自愿而带有 较强的个人喜好色彩或趣味性,刺青的内容,除了山水之外,还有人选择一些印章、与个人 经验有关联的诗句或具有神秘色彩的 图案。曾有一个街卒在自己身上刺了三十多首白居易为众人熟知的诗歌及相应的插图,荆客陈至把此人唤作“白舍人行诗图”,话虽 似刻薄,然而十分形象,令人忍俊不禁。仅就这一类文身而言,实际上是无伤大雅的,无非是为了自娱,同时又引起他人的关注

7、,并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唐代以后,有的刺青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带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标志。 水浒传里宋代梁山好汉史进,虽然正是凭着身上的九条青 龙文身得到了 “九纹龙”的美称,但他在身上刺“青龙”这一图案本身就暗含了某种令人不安的意图。当局者对将具有政治敏感性、僭越色彩的称号文在自己身上,并借此煽动群众以图不轨的文身者的 态度是十分严厉的。刺青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黥刑,但从对身体发肤的侵害上 讲,与黥刑同 样应当作为一种刑罚。身体的神圣性使其拥有者不能随意对其进行损害,除非有罪受惩;无罪而自行损害身体,无疑是一种大不孝,这种行为本身便是 对传统伦理观念的挑衅。一个可以损害神圣身体的人,对他

8、人也会造成威胁,甚至可能是有害的,因为这种行为本身包含了危险性和潜在的敌对情绪甚至仇恨。因此,在古代社会,刺青还被认为是一种跳出伦常的“异端”行为,在这一点上,刺青也不同于今天的时尚文身。 摘编自文史知识2012 年第 2 期)7.下列关于唐代“刺青”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唐代“刺青”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与古代的刑罚有关,第二阶段才成为几乎和今天的文身无异的风尚。B到唐代中晚期, “刺青”现象基本在全国范围出现, “刺青”的群体是街肆恶少,他们黥刻文字或图案完全出于自愿。C它在使用的工具、所在身体部位、刺出的文字或图案所体现的个意愿、具体内容等方面均不同于古代“

9、墨刑” 。D以诗句为内容的刺青,是为了自娱,同时还能引起他人的关注,既无伤大雅,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A唐代之前的“刺青”与后来为了纯粹的时尚审美需求而出现的“刺青”并不一样,而与作为处罚手段的“墨刑”关系密切。B在古代, “墨刑”能成为一种使有罪之人蒙受终生耻辱的严厉惩罚,是因为这种刑罚能损害有罪之人“受之父母”的身体。C 水浒传里梁山好汉史进身上的刺青图案,表明宋代的刺青已经变成了一种在某种程度上带有反抗、叛逆色彩的标志。D如果有人想借助文在身上具有政治敏感性或僭越色彩的称号去煽动群众图谋不轨,会受到当局者十会严厉的惩处。

10、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审美的功能,墨刑的由来虽然与原始社会的文身习俗有关,但它一开始就和违法乱纪者联系在一起。B唐代街卒“白舍人行诗图”刺青的内容,除了体现了这个街卒的个人喜好,还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当时“刺青”的内容自由而随意。C从身体的神圣性上说,只有有罪的人才可自行损害身体,并以此作为受惩方式,因此,刺青是应该作为一种刑罚而存在的。D一个在身上刺青的人,是一个无视身体神圣的人,这样的人是一种“异端” ,是具有危险性和潜在敌对情绪甚至仇恨的人。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2 题。 (9 分,每小题 3 分)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

11、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 逮,乃请蕲 狱掾 曹咎书抵 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徭役及 丧, 项梁常为主 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籍 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

12、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 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 ”是时桓楚亡在泽中。 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 处,独籍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 ”守曰:“诺。 ”梁召籍入。须臾,梁 眴籍曰:“可行矣! ”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 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 前时某丧使公主

13、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众乃皆伏。于是梁为会稽守,籍 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栎(yu)阳:秦置栎阳县,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蕲(q):秦置蕲县,汉属沛郡。狱掾(yun):狱曹的属吏。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阴:暗中B毋妄言,族矣 族:灭族C梁以此奇籍 奇:感到不一般D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 谕:明白、知道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B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C梁乃召故所知豪吏 乃不知有汉,无论

14、魏晋D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籍的爷爷是为秦将王翦所杀的楚国大将项燕。项氏世世代代做楚国大将,其姓氏源于他们的封地名。 B项籍小时候对习字和剑术并不感兴趣,直到他的季父项梁传授他能够胜过众人的兵法,他才认真学习。C项籍跟项梁一起去观看秦始皇游览会稽郡时,项籍说的话表达了他想建功立业、主宰天下的雄心壮志。D项籍配合项梁杀死了会稽郡守之后,又一连杀一百来人。起事成功后,项梁做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第 II 卷 (非选择题 114 分)四、 (28 分)13请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2 分)(1)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4 分)译文: (2)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 ”(4 分)译文: (3)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以此不任用公。”(4 分)译文: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