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日语一二册的语法总结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836995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2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日语一二册的语法总结3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新编日语一二册的语法总结3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新编日语一二册的语法总结3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新编日语一二册的语法总结3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新编日语一二册的语法总结3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日语一二册的语法总结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日语一二册的语法总结3(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编日语一,二册的语法总结(这是 3 部分)第三课 病気一、传闻助动词“”该词用在用言、助动词终止形后面,意思是“听说、据说” 。e.g:上海雪降。听说上海还没有下雪。 若是需要表示出信息的来源,则完整的句子是:天気予報、上海雪降。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来源后面用的是。二、():例示、这样(那样)的我们在第二册第一课里面曾经学习了作为比况助动词的用法,这里的就是他体形的用法(我理解为定语的用法) ,而是连用形的用法(我理解为副词作状语的用法) 。注意一下,()前面是体言、或者是动词连体形。e.g:好?君人。你喜欢什么样的人啊?你这样的。下面的例句是动词连体形接的用法。誰問題。谁都会作的题。 三

2、、体言:感到由于这是人体感受的用法,所以该体言只能是和感官有关的名词。比如感觉、味道等等。这个语法没有特别的技术含量,我们直接看例句好了。e.g:恐感。感到可怕。四、:决定。这两个词组使用在动词连体形后面,均表示决定。区别在于,前者是表示个体的决定做或者不做什么,后者是表示组织比如公司等的规定做或者不做什么。我们来具体的学习一下:1、该用法有三个表现形式:即现在时态,表示说话人自己决定怎么样。:即过去时态,表示自己或者别人决定怎么样。:表示该规定的行为早就发生,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主体规定。简单地来说,我们只用记住这是表示决定的含义,至于是表示谁的打算,是不是说话人本人,完全可以从句子中看的出

3、来,所以这三个表现形式看看就可以,不必去 s 记。e.g:朝早体操。 2、:团体的规定運動会来週土曜日。已经规定好了运动会在下周六举行。五、在两个有接续关系的句子之间,若前一句是否定,则用这两个接续方式。表示不而。1、我们先来看形容词谓语句的接续:e.g:靴。这鞋子不紧脚,正合适。可能有些朋友对于第一册还没有打下坚实的语法基础,我就来解释一下形容词谓语句,日语是谓语放在最后,该谓语不一定非得是动词,也可以是体言、形容词和形容动词结句。所谓形容词谓语句就是形容词作谓语结句。这是两句话靴(形容词的否定) 。靴接续到一起的。其接续正是将形容词变为。2、形容动词和体言谓语句的接续:e.g:町静、賑。这

4、条街不宁静,而是很热闹。人李、王。那人不是小李,而是小王。 可以看出,其接续是,可以省略。这也是由于形容动词和体言作谓语结句是。3、动词谓语句的接续。e.g:朝飯学校行。没吃早饭就去学校了。李行、王行。小李没去,小王去了。和都可以在动词谓语句的接续中用到,但是很明显的区别在于,在使用的时候,主语是不一样的。另外也可以看出,更多的是表示的并列,而除了并列的含义以外,还可以表示没有做前面的事情是后面事情的前提(去了学校,前提是在没有吃饭的情况下。 )总结一下:一、传闻助动词“”二、():例示、这样(那样)的三、体言:感到四、:决定。五、来做作业吧!记住写计划哈!1、听老师说,你的日语不错。2、像这

5、次的痛还是第一次。3、这道菜什么味道?4、我决定今天起戒烟。5、别担心体重,多吃点吧!答案:1、先生話、君日本語上手。 2、今度痛初。3、料理味。4、今日。5、体重心配、食。今天我们就可以把新编日语第二册第三课结课了。现在开始上课一、定语:由于 在用言连体形和体言后面,表示原因和结果。不过常常是消极的原因。e.g:元気熱。没有精神是由于发烧的原因。雨濡。因为下雨,全身都淋湿了。大家除了注意上面句子中用言连体形和体言的用法外,也要注意一下上面两个句子,一个是原因在后,一个是原因在前。其表达方式要注意。二、推量助动词接在体言、形容动词词干和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说话人根据客观事事物的状态、事实、迹

6、象或者传闻进行客观推测。翻译成:仿佛,好像。可能大家在上一讲刚学了传闻助动词,觉得有些容易混淆,其实是很容易分开的。是据说,描述信息源来的消息,但是并不含有自己的观点,而作为好像、仿佛,这是说话人自己的判断,可以不涉及消息源。另外,是形容词型的助动词,也就是说其变化和形容词的变化一样。e.g:男!给我像个男人点!前面也可以有、与之呼应。在表示否定的时候,为。本。 这书好像不好看。三、:接在动词、形容词终止形和名词、形容动词词干后面。当用汉字写成知(虽然很少写汉字) ,从后面的知就可以看出这是表示不确定的意思,所以他的含义就是:也许,可能。相当于的用法。e.g:彼来年日本行。他也许明年去日本。在

7、动漫和日剧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 “” ,其实这就是该用法的口语形式:“不知道、说不定吧” 。四、用言连用形:不得了、得难以忍受的当用汉字写作“堪” ,也就是不堪的意思,所以该用法表明出了前面的用言厉害程度很深,让人受不了。注意用言连用形是形的变化,所以在某些动词接行的时候,会浊化成,至于是那些动词,我在第一册学习动词的行变化的时候已经说过很多次了,相信大家有这方面的基础。另外,在形容动词的时候,也是要变成。e.g:彼負悔。输给他,遗憾的很。人顔見。看着他的脸都觉得心烦的不得了。 (这个男的真悲哀)五、決決()和否定结句相呼应,表示:决不、一定不。这也是个没有技术含量的固定搭配,直接上例句:

8、e.g:、決忘。我一定不会忘了你。总结一下!一、定语:由于二、推量助动词三、:四、用言连用形:不得了、得难以忍受五、決作业来咯!1、没有出席会议是因为不知道。2、这好像是小李写的文章。3、明天也许是个好天。4、肚子饿的不行了。答案: 1、会議出席知。 2、李書文章。3、天気。4、。第四课 食事一、体言体言该用法与我们在第二课所学的()是一样的,不过那个是专门针对于形容词和形容动词,这里是体言。含义均是表示人为促使某事物发生变化,把什么进行怎么样的变化。e.g:中国、米飯食。在中国,一般是用米做成饭来吃。子供医者。想把孩子培养成医生。二、体言体言 该语法的形式和上面很类似,但是含义却由于变成了而

9、有所细微的变化。我们在新编日语第一册里面学到过体言的含义是表示“作为” ,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出该用法的意思是:把作为,把当做。一般情况下,一和二在语法上进行互换是可以的,但是二更强调当做什么来对待,这点在语感上是有区别的。e.g:王一番友達李紹介。把小王作为最好的朋友介绍给小李。三、提示助词:表示概指该用法可以用在体言后面,表示随意指出一个实例。e.g:顔色。気分悪。你脸色不好,是不是不舒服?注意一点,我们在以前学到的用法时候,这个词是有“即使也、连都”的含义,表示极度的实例,这就很容易和这个语法混淆,这里是表示随意的举例。具体是表示极度的举例还是普通的例子,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判断,单纯就一

10、个句子是不太容易得出答案的。四、限:不一定、未必其实很容易记忆这个语法的含义:限是限制,有限的意思,那么其否定也就是没有限制,也就是不一定就这样、未必的意思了。该语法接在简体句后面。e.g:簡単見、限。也可以使用必和后面的限相呼应。 e.g:看上去简单,但未必马上就可以做。酒好人必酒強限。五、格助词:表示评价书上写的是表示比较、评价的基准,我觉得其实写成评价就足够了,表示对该体言进行说话方的评价:这方面怎么怎么样。或者我们可以直接理解为对象也可以说的通的。e.g:本一年生。这书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太难了吧。用提示出该主题,可以省略的。中国方酒強。中国的这几位酒量很强啊。总结一下:一、体言体言二、体

11、言体言三、提示助词:表示概指四、限:不一定、未必五、格助词:表示评价 作业来咯!1、似乎明年要把这建筑物改成图书馆。2、还有时间,喝杯咖啡怎么样?3、并不一定没有那种事。4、这儿买东西方便一、形式名词作为一个名词,也就是体言,具有名词的特性,也就是前面是用言连体形或者是体言。其含义有以下三种:1、趁e.g:若勉強。趁着年轻,请你多努力点。2、之中,表示范围e.g:三人彼一番若。三人中他是最年轻的。3、前为动词持续体,即的形式的时候,表示在作这件事情的时候,发生了另外的事情。e.g:話 idea 浮。 交谈中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其实这三个含义都可以归为一个大的方面,就是中,大家只要记住这点再根据上

12、下文来翻译一般都可以正确理解的。二、表示完了的条件该语法主要用于口语,假定该事项实现以后,就怎么样。类似于动词的假定形、的用法。但是也是有区别的,主要是表现了若前面一个动作发生完了,则怎么怎么样,有种接续的感觉。具体各种可以表示假定的词语区别这个帖子里面写的很详细,大家可以去看看:http:/ 19 课讲到的变化是一样的,在那里我讲的比较详细,大家可以去看看,这里就不再具体去说了:http:/ 但前面若是给出了具体的做饭,肯定句结尾,则表示劝诱。e.g:。这么作就可以了。四、简体句聞:听说、据说。聞是聞的进行时,前面用接出听的具体内容。表示听说。这句话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我们直接看例句好了。e.g:日本人酒好、仕事終一緒酒飲聞。据说日本人爱喝酒,工作结束后常在一起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