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上传人:舍子 文档编号:198340 上传时间:2016-12-0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程复习方略)2015年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章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相互作用 力与平衡 第 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知识点 1 形变、弹性、胡克定律 ( 1)产生:由于 _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 _,即 G=_。可用 _ 测量重力。 ( 3)方向:总是 _的。 (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 _分布和 _有关。 地球 正比 簧测力计 竖直向下 质量 形状 ( 1)定义:发生 _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而对与它接 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力。 (2)产生的条件: 物体间直接 _; 接触处发生 _。 (3)方向:总是与物体形变的方向 _。 弹性形变 接触 弹性形变 相反 ( 1)内容:在 _内,弹性体(如弹簧)弹力的大小与 弹性体伸长

2、(或缩短)的长度成 _。 ( 2)表达式: F=_。 _,由弹性体自身的 性质决定,单位是 _,用符号 _表示。 的 _,不是弹性体形变以后的长度。 弹性限度 正比 度系数 牛顿每米 N/m 变化量 知识点 2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对比 名称 项目 定义 产生 条件 静摩擦力 两 _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接触面 _ 接触处有 _ 两物体间有_ 滑动摩擦力 两 _的物体间的摩擦力 接触面 _ 接触处有 _ 两物体间有 _ 相对静止 相对运动 粗糙 压力 相对运动趋势 粗糙 压力 相对运动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公式 f= 为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两个物体

3、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名称 项目 大小、 方向 作用 效果 静摩擦力 大小: _f_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 _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 _ 滑动摩擦力 大小: f=_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 _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 _ 0 反 N 相反 相对运动趋势 相对运动 【 思考辨析 】 (1)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 (2)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 ) (3)物体所受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形变方向相同。 ( ) (4)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 ( ) (5)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 ) (6)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 ) (7)静摩擦力一

4、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 ) (8)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 ( ) (9)正压力越大,摩擦力可能越大,也可能不变。 ( ) (10)动摩擦因数与接触面积有关,相同材料的两物体接触面积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 ) 分析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1)错;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质量分布均匀且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 ,其重心就在其几何中心 ,但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质量分布均匀的圆环,其重心在其圆心, (2)错;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与受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同, (3)对;

5、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4)错;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弹力的方向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应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5) 对;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方向无关,故摩擦力既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6)、 (7)错;静摩擦力发生在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相对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 (8)错;静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的大小无关,滑动摩擦力随正压力的增大而增大, (9)对;动摩擦因数仅与接触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积无关,( 10)错。 考点 1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 【 考点解读 】 法” (1)条件法:

6、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 ;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思想方法 (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 (4)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否发生形态的变化,若发生形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 常见的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簧两端的弹力 与弹簧中心轴线重合,指向弹簧恢复原状的方向 轻绳的弹力 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7、面与面接触的弹力 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 点与面接触的弹力 过接触点垂直于接触面 (或接触面的切面 )而指向受力物体 杆的弹力 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根据胡克定律进行求解。 (2)根据力的平衡条件进行求解。 (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 典例透析 1】 如图所示,轻绳 =10 0 , 10m/: ( 1)轻绳 ( 2)横梁 端的支持力大小及方向。 【 解题探究 】 ( 1)分析结点 确绳中拉力和横 梁支持力的特点: 绳 _。 横梁对 _ _。 ( 2)请画出结点 提示: 相等 平衡 力 【 解析 】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拉

8、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取 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 1)图中轻绳 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 g=10 10N=100N ( 2)由几何关系得: g=100N 方向和水平方向成 30 角斜向右上方 答案: ( 1) 100N ( 2) 100N 方向与水平方向成 30角斜向右上方 【 互动探究 】 若图中横梁 绳 端 ,如图所示,求: ( 1)轻绳 ( 2)轻杆 端的支持力。 【 解析 】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与物体相连的细绳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取 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 1)由 = 10 10N=200N。 ( 2)由平衡方程得: 解得: = 73N 方向水平向右。 答案: ( 1

9、) 200N ( 2) 173N,方向水平向右 3【 总结提升 】 轻绳和轻杆弹力的分析技巧 分析轻绳或轻杆上的弹力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 1)轻绳中间没有打结时,轻绳上各处的张力大小都是一样的;如果轻绳打结,则以结点为界分成不同轻绳,不同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可能是不一样的。 ( 2)轻杆可分为固定轻杆和有固定转轴(或铰链连接)的轻杆。固定轻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弹力方向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判断;有固定转轴的轻杆只能起到 “ 拉 ” 或 “ 推 ” 的作用,杆上弹力方向一定沿杆。 考点 2 静摩擦力的分析与判断 【 考点解读 】 静摩擦力有无及方向的四种判断方法 利

10、用假设法判断的思维程序如下 : 思想方法 从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反推它必须具有的条件,分析组成条件的相关因素中摩擦力所起的作用,从而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 此法关键是先判明物体的运动状态(即加速度的方向),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 F=定合力,然后通过受力分析确定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此法的关键是抓住“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 典例透析 2】 如图所示, 的盒子, 用细绳相连,跨过光滑的定滑轮, =30 的斜面上, 于静止状态。现在向 地加入沙子,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则 在加入沙子的过程中 (

11、) 3 解题探究 】 ( 1)未加沙子时,试分析 说明其所受摩擦力的性质及方向。 受力情况: _、 _、 _。 摩擦力的性质及方向: _, _。 ( 2)满足什么条件时, 提示: 盒子 的重力 时, ( 3)若所加沙量继续增多, 提示: 加入沙量继续增大时, 摩擦力沿斜面向上,摩擦力随所加沙量的增大而增大。 重力 绳子的拉力 摩擦力 静摩擦力 方向沿斜面向下 【 解析 】 选 B。对加入沙子前和加入沙子后两种情况,分别隔 离 进行受力分析知:绳子拉力 的重力 误; A=加入沙子后 总质量 M 增大,故 N 于未加沙子时,重力 的下滑分力 = = 以 动的趋势, 着加入沙量的增大, 重力的下滑分力也增大,摩擦力减小。当 M0 = ,摩擦力 f=0;若继续增大沙量, 势,其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并且逐渐增大,故 C、 错。 3123434【 变式训练 】 如图所示 ,两个等大的水平力 作用在 上 ,A、 B、 状态。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 ,A、 1,B、 2,3,则 ( ) , , , , 【 解析 】 选 B。以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