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3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9818355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为学校发展献言献策李海燕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性,存在的很多问题,并不是个人可以解决的了的。诸如生源差,家长素质低下等。但一个学校要发展,校长的办学理念是导向,要积极为老师创设成长的氛围与空间。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应该是关键,然后,才能够给孩子们提供或创造良好的成长空间,同时,教师也要有能力做家长的引领者,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性。这样,学校的精神面貌才会得到改善。埋怨与逃避不能解决问题,软件的攀比也只能让我们的心更加浮躁。因此,从一个学校的内核出发,我这样为学校的发展献言献策:一、提升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感俗语说:“忙,心亡也。”当忙碌成了教师的生活主线,教师的生活状态便是极糟糕的了。因为忙,便会找

2、借口,便会埋怨。如今的浮躁风气,使得教师坚守自己的教室更加困难。因此,学校领导应增强教师的教育生活的幸福感。诸如:有条理地安排学校工作,能做减法就做减法,给教师自由地时间,可以读书,可以写作,可以静心地守在教室。可以创设属于大家的节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或者定期卡拉 ok,到郊外采风游玩散心改变单调的生活路线,提升教师的生活品味。二、创设条件,促使教师自身专业成长(一)、引领教师专业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过半的内容都是关于阅读的。教师拥有的一桶水,已经远远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教师拥有的应该是一片汪洋大海,知识是动态的,广袤无边的,自己必须有更多的储备,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每

3、学期可以给老师推荐 12 本经典教育专著,(当然,当老师的阅读成为习惯后,便可以遵循自己的阅读地图,自己寻找自己需要的书籍了。)人手一本,发书的时候可以有个不小的仪式,说明这是件很隆重的事情,我们要认真对待。然后自由阅读,不需要下任务做读书笔记之类的,可以在书上作批注,一个月举行一次读书交流,结合教学实际来讨论,要提前设置问题。学期末把书收起来,以校长为主,检查教师的阅读批注情况,以此促进老师们的阅读能力。假期可以写出读后感或心得,评出优秀进行奖励。(二)、鼓励教师养成写教育叙事的习惯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剂。写作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阅读或做法的梳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只有做得好,才能写得好。

4、读书、写作、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循环链条。很多老师总以自己不会写找借口,其实教育叙事的写作,要的不是文采,不是措辞,而是记录,简单的记录,自己做了什么,教室里发生了什么,客观的呈现出来即可。刚开始不必有字数要求,100 字也好,200 字也罢,重要的是先有意识,先养成习惯。学校可以设置奖励措施,以激励老师们前行。(三)、打造高效课堂课堂是教师的主阵地。教学效果不在拼时间,也不在题海战术。首要的是,教师是否把握教材,是否认真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是否有解读教材的能力,是否一节课是以教学目标为主,是否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可以就一节课多次打磨,每人准备一节课,然后听,听后评,评后反思,再讲,再听,再

5、评,在反思,如此重复,打造出一节拥有自己个性的课,然后培养出学校的学科带头人。对这些老师进行重点培养,给他们更多的机会,阅读、写作、课堂相结合,锻炼,打磨。(四)、给教师创造机会,让老师们走出去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教室也一样,总是呆在自己的教室,时间久了,便会停滞不前,如井底之蛙,目光短浅,也不会有创新。因此,多出去看看,多接受前沿的思想,多听讲座,你会发觉自己的思路会打开,外面的世界很丰富多彩,各种前沿思想会打乱自己的思维,使得自己的固有的思想得到冲击,使得自己重新构建自己的教育生活。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现阶段的小学教育,不排除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太多的小学老师都把大

6、量的时间用在了围绕书本打转,或在题海中无休止地机械地翻腾,而忽视了习惯的培养,孩子身上缺少了太多的灵气,也制约了孩子将来的发展。去成都研修的路上,我和修武第二实验中学的薛校长也聊了这个话题,他建议小学老师在小学阶段做好两件事便是为孩子们造福:一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二是养成热爱阅读的习惯。(一)、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还有很多老师处于穿新鞋走老路的状态。太多的老师仍处于主导地位,一言堂的课堂无所不在。学生在课堂上没有思考,没有动力,只是被灌输。所以,多读些名师的课堂实录,多积累自己的课堂经验,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聆听,学会思考,学会安静。(二)、课下拓展学生

7、的阅读面说起孩子们的阅读,在应试压力相对于较重的初中,杨校长仍坚持要孩子们每天阅读,把每节课 40 分钟压缩为 35 分钟,多余的 5 分钟汇集起来成为一节阅读课,或安静地醉心阅读,或老师做阅读导读,或进行读书交流,但绝对不允许把这节课变为文化课。我们班现在每天中午饭间进行中午午读。2:002:20,20 分钟,不写任何作业,不做任何与阅读无关的事。每到这时,外边无论多么嘈杂,教室里却静谧安详,孩子们端坐扶书,一手拿笔,或圈,或画,或点,或批注,我也会趁此翻开自己的书进行阅读,这是很让人享受的时间。但也有弊端,诸如有孩子打扫卫生,有孩子晚到,有科任老师喊个别孩子补作业等,还需想办法协调,以使阅

8、读成为必需。(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很多时候,实践活动最能看出孩子的能力或者个人素养,从活动中也能锻炼孩子的多方面能力。所以,开展各种活动,让孩子彼此之间互相镜照,纠正自己的某些行为,寻找最好的自己。四、重视家长的教育工作很多时候,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一)、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教育修养水平教育学的知识,就像法制知识一样,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知晓。可以给家长分组,一二年级为一组,三四年级为一组,五六年级为一组,有专门老师讲课,给家长提供一些实际建议。我们老师必须拥有强大的专业知识,拥有引领家长

9、的能力。(二)、让每个家庭都过“书籍节”“书籍节“,其实就是一个普通日子的命名。在“书籍节”这一天,家长给孩子买一批小小的藏书(1020 本),在别的节日里,也给孩子们买书,让书作为最好的礼物,每逢节假日,带着孩子到书店去坐坐,去闻闻书香的味道。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长的教育修养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书籍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有何种地位。是的。如果家长热爱和尊重书籍,孩子们就会热爱他们。家长是孩子们的镜子。(三)、组建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我们的教学,让家长成为班级的主人,发挥家长的正能量,这也是家长资源的运用。可以把积极性高的、有较高教育修养的和生活经验丰富的家长,吸收过来组成班级委员会,参与班级事务管理,让他们成为班级的一份子,比如组织活动,买书等等。也可以每年级吸收一位进入校务委员会,让他们参与决定学校的一些问题。学校的发展,需要我们提升个人专业素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祝福我们育新小学拥有教育的活力,蓬勃向上,走得更高,更远,过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