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19818314 上传时间:2017-11-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涟水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调研历史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 学年高二调研测试历 史 试 题(考试时间:100 分钟) 2015.7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 3分,共 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 ”这里的“温情脉脉”是指他主张A克己复礼 B人性本善 C实施仁政 D以法治国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 ;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 ;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

2、外巡时随身携带。材料不能说明A.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B.秦朝处理国事有内外区别之分C.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的体制 D.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3西方学者威廉斯说:“中国政府中文武官吏所由产生的这种著名的考试制度,虽在古代的埃及或有类似的制度,但在古今任何一个大国中都可算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制度” 。对材料所述制度评述正确的有有利于养成良好读书风气保证了选拔的相对公平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A B C D4苏轼曾经感慨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 、 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发生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宋朝A造纸术不断

3、完善 B彩色套印技术使用 C统治者重视儒学 D活字印刷术的采用5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下列最能够印证他们观点的艺术作品是A 女史箴图 B 步辇图 C 清明上河图 D 墨梅图6. 在中国古代, “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7道光帝时“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 ,这一历史现象的出现与下列哪一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 8 页,包含选择题(第 1

4、题20 题,共 20 题) 、非选择题(第 21 题第 26 题,共6 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准确。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 0.5 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条约的签订有关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8郑观应曾说:“西人立国,

5、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下列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正确揭示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B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政体C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体制 D指出中国无法赶超西方9近代的某次谈判中,伊藤博文出上联相难:“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李鸿章对曰:“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 “帝王度量”的结果是A禁止反帝 B协定关税 C割地赔款 D允许驻军10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演说到:“群起解除专制,并非仇满,实欲合全国人民,无分汉、满、蒙、回、藏,相与共享人类之自由。 ”对其主张理解最准确的是A反对专制统治,主张民族平等 B推翻满族统

6、治,实现三权分立C反对专制统治,推翻满族统治 D强调五族共和,共倡自由平等11北大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面旗帜,历史上涌现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风流人物。曾在同一时期任教的辜鸿铭主张:忠于中国之政教;刘师培主张:君政复古;陈独秀主张:民主科学等。他们共同执教的时期最有可能是A洋务运动期间 B戊戌变法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新文化运动期间12.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 1937 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是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13.毛泽东在给朱德、刘少奇的一封信

7、中写到:“陈谢纵队本月休整协同边区兵团开辟西北局面。山东自歼七十四师后,局面已稳定,现正计划新的攻势作战。刘邓本月休整,准备月底出击。 ”该信件写于解放战争中的A战略反攻开始前夕 B三大战役开始前夕C重庆谈判开始前夕 D渡江战役开始前夕14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 191 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 4 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B少数贵族独享民主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15 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超过的,处高利贷者四倍于超过额的罚金” 、“对于自

8、己承认或经判决的债务,有三十日的法定宽限期” 。此规定最能说明该法律A保护贵族的既得利益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C不允许高利贷的存在 D一定程度保护平民利益16有学者认为中国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意大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艺术内容上体现了共同的倾向,这一“共同倾向”主要是指A世俗化 B理性化 C人性解放 D现实主义17这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下列选项中属于他们主张的“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信仰得救 D社会契约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写道:“他们认为与自然界一样,

9、政治活动中最强者是得胜者,好战的程度决定了谁将在国际生存竞争中获胜。 ”你认为“他们”的认识受到下列哪一科学理论的影响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理论 D相对论19 “工业革命之所以在英国开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在十六七世纪中这里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工业化的社会政治结构、心理状态和价值尺度。 ”与文中的“有利”因素形成没有直接因果关系的是A文艺复兴运动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宗教改革运动 D “日不落”帝国建立20瑞士学者荣格这样评述某部小说:“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的那么

10、透。 ”材料反映该流派作品的主要特征是A反传统和反理性 B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C注重“自我感受” D反抗保守陈旧的主题思想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第 21 题 13 分,第 22 题 15 分,第 23 题 12 分,第 24 题10 分,第 25 题 10 分,共计 60 分。21 (13 分)中国的思想文化源远流长,蓄积深厚。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民众生活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他(孔子)以“仁”做为礼乐精神的内核, “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 ”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

11、体而言,是为了“爱人” ,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材料二 韩愈是唐中后期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当时皇帝崇信佛教,耗费大量财富。韩愈力加谏阻 当时士大夫热衷于辞藻绮丽、对仗工整但空洞无物的骈体文,朝廷亦将之作为选才重要标准。韩愈首倡“古文运动” ,主张文章应仿先秦散文, “文以载道” 。在他看来,由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孔子、孟子依次相传的“道” ,在孟子死后失传,他承担起了重续“道统”的责任。韩愈提倡的“道统”就是孔孟的仁义道德思想,同时也作了一些新的阐释。他一面讲博爱,一面又讲“义” 。他所说的“义” ,主要是指“君臣、父子之道” ,旨在论证儒家的仁义道德是

12、惟一合法思想,为其反佛提供理论根据。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材料三 有一道学,高屐大履,长袖阔带,纲常之冠,人伦之衣,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时遇刘谐。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 ”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纸烛:灯笼) ”其人默默而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李贽自称)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李贽焚书卷三请回答:(1 )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内

13、涵的?归纳 “礼”的价值追求。 (3 分)(2 )据材料二,指出韩愈提倡古文运动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韩愈对儒学发展的作用。 (4 分)(3 )材料三反映了李贽怎样的思想观点?(1 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思想产生的原因。(3 分)(4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主要原因。 (2 分)22 ( 15 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浪高过一浪。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

14、炮,而在无人无才,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鹜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 ,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何欤?刘光禄遗稿郭嵩焘 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材料二 二十多年前草写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时候,我所看见康氏的著作不过是现在所看见中的一小半。他的思想,我既不能有全面的认识,也不曾作深入的剖析。因此我的论断不免有舛误的地方。例如我说:“康氏以立宪为保皇之手段,故其所号召者为假民权。托孔子以为变法之口实,故其所号召者为假维新。 ”多看他的著作,细研他的思想之后,我发现这个论断几乎与真相恰相反背。现在我认为这两句话可以改为“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